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廣州南沙:以圖南之志擘畫新藍圖

  • 2025-02-06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五港聯動”全力打造“未來發展核”

  2025年是南沙建區二十周年、自貿試驗區建設(運作)十周年、《南沙方案》第一階段目標中考之年以及“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南沙作為廣州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新引擎以及“未來發展核”,迎來新機遇。

  大國重器“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建成入列,助力實現“打穿地殼、進入地球深部”的科學夢想;全年新設企業數同比增長165.7%、增速全市第一;15%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累計兌現紅利超12億元……隨著《南沙方案》重大利好效應加快釋放,南沙改革開放動力活力持續迸發,產業發展向新向實。新的一年,南沙胸懷“圖南之志”,向海南拓圖強,持續激發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力推“五港聯動”,加快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全力打造“未來發展核”,擘畫“灣區之心”新藍圖,沖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高地,奏響高質量發展新樂章。

47bc626cdcaa693cc14b.jpeg

南沙胸懷“圖南之志”,向海南拓圖強。

  《南沙方案》迎“中考”年

  重大利好效應加快釋放

  南沙是灣區的南沙、中國的南沙,更是世界的南沙。2022年國務院高規格出臺《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南沙方案》),賦予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歷史使命,為南沙劃定了2025和2035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今年是南沙交出第一份答卷的關鍵之年。

  記者獲悉,當前南沙全區正以《南沙方案》為牽引,全面激活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系統推進海港、空港、數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聯動”,在新起點上全面推進南沙開發開放,全力打造未來廣州新核心、灣區發展新引擎。

a4102cf698afb6022ed8.jpeg

海港、空港、數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聯動”。

  一批極具含金量的政策紅利效應持續釋放:《南沙方案》《南沙意見》《南沙條例》《南沙措施》等有序實施,《南沙方案》15%企業所得稅、港澳居民個人所得稅優惠、高新技術重點行業企業進一步延長虧損結轉年限等優惠政策累計兌現紅利超12億元。落地“外國旅游團乘坐郵輪入境15天免簽”“外國人240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經由南沙客運港口岸入境外國旅客同比增長近10倍。同時,南沙還針對不同產業領域推出“制造業十條”“強芯九條”“網數九條”“南沙總部經濟政策”等專項支持政策,精準匹配企業發展需求。

  一批重大平臺、項目正在南沙落地生根:《南沙方案》劃定的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三大先行啟動區,已成為深化與港澳融合發展的橋頭堡,落地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新鴻基慶盛樞紐站場綜合體等標志性合作項目。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大灣區)、大灣區場景創新中心、“雙碳”服務中心掛牌運作。港科大(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揭牌運營,啟動全國首個機構跨境養老服務國家級標準化試點,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加快建設,更好服務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大灣區科學論壇等國際盛會接連不斷。

  科技產業創新融合

  新設企業增速全市第一

  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時不我待!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南沙是大灣區科學創新的重要“極點”。新年伊始南沙出臺一系列新政,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新質生產力,為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1月2日,2025年首個工作日,南沙將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大會作為開年第一會,發布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互補雙強的一攬子政策,其中《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政策意見》聚焦海洋科技、空天科技、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符合南沙實際特色的創新賽道,突出產業創新的核心方向,同期發布的“雙倍增”政策以真金白銀,扶持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做大做強;1月25日,南沙率先推出《廣州市南沙區強信心增動力開新局若干措施》,強信心、增動力,奮力推動經濟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新年不斷出臺的新政,向全社會釋放南沙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夯實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根基,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信號。

  “全國第一根智慧燈桿就在南沙萬達市民廣場,智慧燈桿現在風靡全國,可以說南沙引領了全國之先。”廣州軟件應用技術研究院理事長袁峰對南沙對科創支持力度深有感觸:“我們跟隨南沙一起成長,也得到了這片土壤的孕育和精心滋養。”廣州軟件院自2011年落地南沙以來,已形成“1個研究所+6個孵化企業”的中科系團隊,孵化企業之一中科凱澤在大灣區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金獎,被評為廣州市種子獨角獸企業。

  如今,南沙正高標準建設南沙科學城,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海洋科創領域,大國重器——我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建成入列,助力實現“打穿地殼、進入地球深部”的科學夢想;海洋工程裝備領域,南沙擁有中國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人工智能領域,自動駕駛企業小馬智行登陸納斯達克;集成電路領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生態,晶科電子在港交所上市,位列港股6年多來超購倍數排名之首;生物醫藥領域,聚焦眼科、醫療器械、合同研發生產、細胞和基因治療等賽道開展前沿技術創新;航空航天領域,南沙是大灣區的重要陣地,國內首個全產業鏈商業航天產業化基地賦能航天產業化在廣東跑出加速度,正在打造火箭制造、衛星研制和航天應用產業集群……

  一系列支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拔節生長,創新發展動能積厚成勢。數據顯示,南沙累計已建成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9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創新中心34家,集聚高新技術企業近1300家、專精特新企業超1100家。2024年南沙全年新設企業數同比增長165.7%、增速全市第一。

  高端資源加快匯聚

  面向世界雙向奔赴

  長達68天的史上最大海邊燈會——大灣區燈會正在進行中,絢爛彩燈和宜居環境讓南沙出圈,吸引了包括港澳游客在內的大灣區居民前來打卡。過去一年,“灣區之心”魅力盡顯,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灣區馬拉松、草莓音樂節、風暴電音節等刮起一股南沙旋風,帶動住宿餐飲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保持雙位數以上快速增長。

  “作為一個四年內來南沙近100次的香港居民,我應該有資格向大家道一聲:歡迎來南沙。”1月15日,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顧問梁振英在南沙發出呼吁,希望更多的港澳人士通過南沙這個重大平臺融入大灣區發展,分享機遇和未來。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高端要素集聚。南沙作為粵港澳合作的三大平臺之一,正全力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面向世界的南沙,成為一座吸引著海內外投資者雙向奔赴之城,助力共建高端資源匯聚的新廣州。

  去年以來,南沙持續釋放“把企業作為城市發展第一資源”的信號,推出“優化企業服務16條”,首次召開全球招商引資引智大會,吸引企業、人才加速聚集“灣區之心”。與此同時,國家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在南沙加快建設,大力支持香港及全球的物流貿易、會計、法律、保險、咨詢管理等方面的企業進駐,更多的海外企業通過南沙進入中國市場。

  在南沙,無論是企業家還是科學家,都將站上灣區之心“C位”,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南沙建設全省唯一的國際化人才特區,“國際化人才特區新九條”立足灣區面向世界多層次引才育才,對全職高層次人才獎勵最高300萬元,對于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分別給予3萬—12萬元的補貼,對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稅超過15%的部分予以補貼。港式國際化社區加快建設,營造趨同港澳的公共服務環境,近年來南沙累計落戶了近3400家港澳企業,集聚了1.1萬名港澳居民。一批海內外產業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技能工匠、高校畢業生和創新團隊落戶南沙,近三年國家重大人才項目入選數約占廣州全市三分之一,近五年高層次人才數量年均增長100%;2024年香港科技大學(廣州)48名教授入選全球2%頂尖科學家榜單。

  一座人人心向往之的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正在“灣區之心”崛起,也為南沙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