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綠美廣州 數說生態

“綠美”共享,打造駟馬涌、荔枝灣高質量濱水空間

  • 聽全文
  • 2024-06-21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廣州荔灣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老的駟馬涌、荔枝灣涌滋養這片土地,這里配套成熟、生活便利、充滿老城煙火氣,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

  荔灣22條街道,面積最小的僅0.3平方公里,最大的有9.5平方公里,人口最少的3000多人,最多的近10萬人,南北片區之間由于不同的歷史背景,在土地、人口及資源稟賦、發展水平上存在較大差異,對基層治理服務的質量和精細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近兩年,荔灣區聚焦“百千萬工程”,全域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提升共治共享水平,實施駟馬涌濱水環境整治工程、荔枝灣涌濱水環境整治工程,在全市率先實現網格員專職化全街道全覆蓋,有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綠美”共享,打造駟馬涌、荔枝灣高質量濱水空間

  沿著廣州千年古河道駟馬涌漫步,你會在1.8公里的河岸看到廣州人最松弛的生活場景:有人在碧道散步、慢跑,有人在涌邊廣場打球、鍛煉,有人在綠蔭下話家常、曬太陽,還有人遛鳥、遛狗、踩滑板……在剛剛過去的端午龍舟季,人們還能在兩岸近距離觀看澳口村、南岸村扒龍船的熱鬧場景。

  城市與水,共生共榮。駟馬涌是廣州千年古河道,其興衰與人的活動息息相關:兩千年前,它是古荔枝灣所在地;一千多年前,它是水路要道,見證無數迎來送往;改革開放后,隨著城市發展變遷,它淪為黑臭水體;近年來,經歷持續的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又恢復水清岸綠。

  近年來,隨著水環境治理不斷深入,荔灣區將治水工作從水質改善逐漸向濱水環境優化延伸,努力讓治水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群眾。2023年7月,在鞏固提升水環境治理成果的基礎上,荔灣啟動實施駟馬涌濱水環境整治工程,全線項目在 2024年春節完工。

  駟馬涌流經荔灣彩虹街、南源街兩個人口密集的片區,老城區居民對寬敞、新凈公共空間有迫切需求。整治工程將灌木雜亂、人車混行、高低錯落、空間狹小、居民親水活躍度并不高的駟馬涌兩岸,改造為疏林草地、視野開闊、人車分流、動線連貫、空間舒適安全的高質量濱水空間,最大限度滿足群眾交通出行、運動休閑、游憩娛樂的生活需求。

  考慮沿線社區、村落、學校和業態場所、歷史遺跡,增設澳口村口小廣場、大榕樹廣場、社區文化活動廣場、運動廣場等各類主題廣場11個;開辟水安全主題園、龍舟文化平臺、遛鳥長廊、彩虹梯田、匯龍小學門前海綿城市建設示范點等濱水節點;形成3.54公里漫步環線和2.72公里跑步道,實現慢行系統全線貫通,將荔灣路、彩虹橋文化廣場、周門北路、匯龍小學、澳口社區以及涌邊其他社區等新舊街約、社交空間串聯起來。

  一系列改造讓駟馬涌兩岸不僅是生態景觀、休閑場所,更為社區、村落舉辦文化活動,青少年學生和社會團體舉辦徒步、志愿巡河、科普教育活動等提供空間,使駟馬涌的內涵從生態徑、生活徑向科普徑、教育徑、文化徑延伸。

  坐落在涌邊的匯龍小學持續推動河長制進校園,帶動了人人參與治水的社會氛圍。荔灣區水務工程建設管理中心主任鞠暉介紹,匯龍小學門口的空地是特地騰出來、修整過,用作學校“小河長”活動場地;南岸路涌口段,打造了一個觀賞平臺,供人們站在平臺上近距離觀賞龍舟。

  綠美生態,惠潤民生。富力新居小區居民鄧玉燕說:“改造前,涌邊路不好走,不常來,現在每天上午我都要來這里,走走停停拍拍照。前陣子,我遇到一位從白云新市坐車到這里拍藍花楹的街坊,還給他介紹了這條涌。家門口變得這么漂亮,有人專程前來,這讓我特別自豪。”“每天都走,早上是買菜路過、晚上是飯后散步,生活在涌邊幸福感滿滿!”住在富力路路口的街坊黃麗娟說,今年農歷三月初三澳口村慶,五月初五澳口村、南岸村扒龍船,她還專程把親戚叫來湊熱鬧,再逛一逛駟馬涌。

  綠美生態,共治共享。從黑臭水體變成親水樂園,駟馬涌的轉變離不開政府及沿線居民、學校、企業等的多方守護。回顧“樂行駟馬涌”志愿服務成立11年來的歷程,隊長慕容燊林感觸很深。“一開始,我們只是單純地拿起紙、筆、相機,去記錄、了解身邊的這條涌,2010年后,我們關注到河涌黑臭問題,想通過一些監督方式改變這條涌。2013年我們成立‘樂行’志愿隊,引導隊員多往樂觀的角度、建設性的方向去做,共同推動駟馬涌水質向好。”他說,如今,駟馬涌水清岸綠,“樂”是相聚涌邊鍛煉的“樂”,也是志愿隊為水環境改善做出貢獻的“樂”。

  去年底,荔灣區還啟動了荔枝灣涌濱水環境整治工程,通過開展空間優化、駁岸修補、功能照明、綠化美化、文化標識等,對沿岸濱水環境進行優化改造提升,打造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西關水客廳”。今年初,荔枝灣涌位于廣醫三院的最后一處斷點被打通,實現全線貫通,串聯起一條市民游客宜游宜憩的高質量濱水生活空間,擦亮西關荔枝灣名片。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