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百千萬 共話新花城”2024年網絡大V行活動引來巨大關注度
近日,廣州市委網信辦聯合廣州市百千萬指揮辦開展“幸福百千萬 共話新花城”2024年網絡大V行活動,邀請涉及農業、旅游、文化、社會等領域的網絡大V來穗走訪。活動深入廣州花都塱頭村、增城荔湖公園、從化越秀田園綜合體、白云種業之都等重點項目,從綠美生態、縣域經濟、科技創新等多角度讀懂“廣州樣本”,全方位展示廣州市“百千萬工程”工作成效。
截至4月19日,活動網絡傳播量近1.5億次,主話題連續3日登上微博熱搜榜第3位,“#突然讀懂了廣州這座城#”子話題也沖上熱搜。參加活動的來賓紛紛表示,廣州的農村在迅速蝶變,新質生產力正在廣州落地轉化。
資源利用
廢棄礦坑成旅游勝地 “生態包袱”變“美麗資源”
發展鄉村特色文旅,讓市民在山水之間找到了愜意棲居的新型生活方式,讓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是廣州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成效。
作為2023廣東文化和旅游優秀案例,越秀風行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是從化區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文旅標桿案例之一。該項目借助高質量發展大會、項目聯合招商大會等活動推介,由越秀集團等國企“栽苗”,盤活農村閑置資源,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吸引民營企業投資“育苗”,培育了可持續發展的多元業態。此外,“國企+民企+強村公司+合作社+農戶+手藝人”的富民興村機制,成功推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另一方面,增城區的一個成功案例則展示了如何從廢棄的自然資源中重建生態環境,詮釋如何讓“生態包袱”轉化成“美麗資源”,帶動當地富起來。森林海旅游度假區是廣東省級旅游度假區,2015年,增城區派潭鎮主動牽頭,引入社會資本力量,對廢棄采石坑進行14項生態系統修復,先后投入7000萬元對廢棄采石坑進行14項生態系統修復。在建設規劃上,該度假區依托溫泉、廢棄礦湖、原始森林等自然資源,打造了集高端溫泉酒店、房車營地、嬉水樂園等多種休閑業態于一體的綜合型旅游度假區,形成“酒店+白水寨”“酒店+民宿”等一站式通票,緊抓“百千萬工程”內核,以實踐成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圖為增城區森林海旅游度假區。
文化傳承
“互聯網+市場”帶來新創意 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活動期間,大V探訪團走進了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塱頭村、馬嶺村與竹洞村,欣賞“活態化”古村,領略鄉村振興生動實踐之美。
在推進“百千萬工程”過程中,廣州花都探索出一條政企村聯動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2021年9月,花都區創新實施了“政府+企業+村集體”的合作模式,以古村文化振興為核心,提升花都區的區域造血能力,打造出獨具文化傳承底蘊的產學研一體化文旅目的地和鄉村振興新引擎。
竹洞村是一座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嶺南傳統村落,栽種盆景也有百年多歷史。竹洞盆景暢銷海內外。小小的盆景還曾登上中法元首非正式會晤主場外交大舞臺。
花都區竹洞村以盆景聞名。
廣州市花都區電子商務商會秘書長伍松介紹,目前他們正在推廣“微景智成”系統,免費向當地農民開放使用。在這個系統里,農民可以通過AI技術設計、生成、展示盆景,還可以通過一句詩,一分鐘生成9幅富有寓意的盆景設計圖。使用者還能根據需求不斷修改,最后根據設計圖制作盆景。該系統還能通過拍攝視頻的方式,自動生成盆景立體模型,用以銷售展示。由此,村民一個個成為“造景大師”,大大提升了綠色鄉村產業的文化賦能。
科技創新
“技術強”帶動“產業強” 數字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州市白云區重點打造了廣州種業之都啟動區,首期投資超3000萬元,已建設成集種業研發、辦公、展示、交易、產業孵化等功能一體的種業科技與產業集聚區。
當前,廣州種業之都已聚集種業行業領軍企業、注冊持證種業企業分別達8家和90家,匯集15個專業研究機構107個專家團隊。以“百千萬工程”為牽引,《廣州市白云區種業之都2023年提質增效實施方案》的有效實施大力推進了廣州種業之都的高質量發展。知名博主@玉龍小段在探訪時表示:“在技術研發與科技創新的支持下,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項目落地等程序得到了充分實踐,讓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種子‘超級聚集地’。”
把科技研發充分運用到蔬菜種業全產業鏈中,是廣東省良種引進服務公司(以下簡稱“廣良”)聚焦“百千萬工程”持續深耕的亮點成效之一。作為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中國蔬菜種業信用骨干企業,廣良在蔬菜種業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通過聯合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院企共建“嶺南特色蔬菜研究院”等舉措,廣良將科研成果無縫轉化等真正落到實處,以種業引領帶動蔬菜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打好種業翻身仗”貢獻廣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