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靚靚靚,融園入城花城更美
廣州初步形成“森林圍城、綠道穿城、綠意滿城、四季花城”的綠色生態格局,未來還將實施森林提質增綠,繪就“樹蔥蘢、道千里、惠萬民”的實景圖。
漫步于廣州市內唯一一條穿行于白云山林冠間的空中游覽步道,抑或自在觀賞“植物界的大熊貓”——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華蓋木”,嶺南園林的自然美學時時縈繞身旁……今年先后開園的云溪植物園和云蘿植物園,不僅為各類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產保育環境,也在為市民的綠色生活賦能。兩座植物園“雙星閃耀”,呈現出城市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動樣本。
拼搏故事:兩座植物園“開”進白云山
云蘿植物園開園不到半個月,植物愛好者小漫已經3次到訪,每次去都能認識很多之前不認識的植物品種。除了名聲在外的幾個當家品種,小漫覺得食蟲植物區域也很有吸引力,“很喜歡食蟲植物的小巧、智慧,可以在那里體驗食蟲植物在大自然中跟動物的互動,觀察食蟲植物為引誘、捕捉昆蟲而長出來的特殊器官或分泌出的黏液。”
周末到公園盡享綠意,是不少廣州街坊早已習慣的生活方式。云蘿植物園開園,又為公眾解鎖了一個欣賞廣州美景的角度。“之前在南門遠遠看到這個木棉花觀景臺,但爬白云山一直沒找到過去的路。終于‘破案’了!原來在云蘿植物園里邊。這里看晚霞感覺也好美。”“這里有繽紛的花海、幽靜的綠蔭小道,還有充滿生機的水生植物……在這里,你可以靜靜地享受陽光灑在身上的溫暖,聽風輕輕拂過樹葉的沙沙聲,讓所有的煩惱都隨風而去。”在網絡平臺上,還有眾多網友在詢問如何前往云蘿植物園。
云蘿植物園講解員溫敏瑤表示,園內有女王鹿角蕨、“五雀”簕杜鵑、猴面包樹三大“鎮園之寶”,還有廣州市內唯一一條穿行于白云山林冠間的空中游覽步道——木棉道。漫步木棉道上,可以多角度、近距離接觸不同花色的木棉和開花喬木,恰如一次與大自然的親密約會。
“云蘿植物園不僅是一個植物展示場所,更像是一個精心雕琢、活靈活現的自然博物館。里面植物的豐富度、新穎性以及專業性都很不錯。”小漫說。
今年8月開園的云溪植物園,小漫也去過好幾次。云溪植物園保育展示了各類植物1320種,為華蓋木、水松、廣西火桐等珍稀瀕危植物營造了一個適于生存的新空間。“我經常下午去云溪植物園,人比較少,我喜歡云溪的那條溪谷徑,里面也有很多珍稀植物,有華蓋木和金光閃閃的廣東含笑,還有廣東人比較熟悉的涼茶材料破布葉。”小漫說,照著植物科普故事牌去找找里面的植物挺有意思,她以后還會經常到植物園去,認認植物,看看科普介紹,享受愜意時光。
記者觀察
開創城園融合之路 打造和諧共生美麗樣板
為推動構建國家植物園體系,打造美麗中國廣州樣板,廣州近年來致力開創“城園融合”之路,全面構建從國家植物園到城市公園再到社區綠地,涵蓋植物資源收集保護和生態科研科普宣教功能于一體的植物遷地保護網絡體系。云溪植物園和云蘿植物園作為“城園融合”體系的典型代表,為講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廣州故事開辟了新空間。
今年以來,廣州推進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高水平推進森林質量優化提升工程、高標準推進綠美廣州示范點建設、高質量推動綠美家園共建共享,聚焦遷地保護、科學研究等方面,助力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同時,廣州致力完善保障性苗圃建設,以新建郊野公園、山地公園為契機,打造綠美廣州精品示范點,還在全省率先印發鄉村綠化技術指引,提升美化活力精品綠廊,加力保護修復古樹名木,全覆蓋推進綠化美化工作。
如今,廣州已初步形成了“森林圍城、綠道穿城、綠意滿城、四季花城”的綠色生態格局,未來還將實施森林提質增綠,推進森林步道建設,把“樹蔥蘢、道千里、惠萬民”愿景目標繪成實景圖。
數說綠美廣州
自揭牌至2024年9月,華南國家植物園新增收集活植物7596號、2449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70種、珍稀瀕危物種359種。
推進白云山、海珠濕地、大夫山遷地保護示范區建設。云溪植物園開園一個月接待游客7.8萬人;海珠濕地片區完成方案編制;截至今年9月,大夫山片區新增榕屬植物86種近4000株、總量達101種14000余株。
截至目前,廣州已完成森林提質增綠23.95萬畝,建設水鳥生態廊道1891.5畝,建成森林步道207公里、綠道5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