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芯”悅目看智造
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領域,廣州以粵芯、奧松、增芯、芯粵能等制造企業為牽引,構建以黃埔區為核心的綜合性半導體聚集區,增城區聚焦智能傳感器和芯片制造、南沙區重點打造寬禁帶半導體的“一核兩極”產業格局以及“芯片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終端應用”為一體的產業體系,集成電路產業鏈和生態體系愈發完善。2024年,廣州集成電路制造行業實現產值262.75億元,同比增長7.19%。
數字時代的廣州,既可賞“芯”,亦能悅目。
賞“芯”者——粵芯、奧松、增芯、芯粵能……廣州企業為國創“芯”、步履不停,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第三極”核心承載區蓬勃發展;悅目者——視源、華星、樂金、創維……廣州新型顯示龍頭企業集聚,造就全球領先的超高清顯示產業集群。
今年年初,廣州將超高清視頻與新型顯示產業、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列入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新興支柱產業與戰略先導產業。近日,在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媒體調研行中,記者通過走訪3個現場案例,揭秘廣州賞“芯”悅目的產業“底色”。
視源:智造全球1/3液晶顯示主控板卡
“目前,全球每三臺液晶電視,就有一臺用的是視源的液晶顯示主控板卡,經過我們與國內,特別是廣州同行的共同努力,中國液晶電視已經占據了全球產業的制高點。”作為廣州超高清視頻與新型顯示領域的龍頭企業,視源股份黨委書記、首席戰略資源官段宇自豪地介紹自家的拳頭產品。
除了暢銷全球的液晶顯示主控板卡外,該公司還不斷拓寬主營業務,依托在音視頻技術、信號處理、電源管理、人機交互、應用開發、系統集成等電子產品領域的軟硬件技術積累,公司建立的教育數字化應用及服務提供商希沃(seewo),已成為全球教育數字化領域的知名品牌。
其中,希沃教學大模型于2023年10月正式亮相,這是一款整合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能夠充分解決教育領域應用需求的教育垂類大模型。視源股份未來教育集團(希沃)軟件平臺總監劉霄翔介紹,希沃可以幫助老師快速精準準備課件、能看、能聽、能讀,適應語數外等各類課程場景。截至目前,希沃已經覆蓋全國超81%、多達20萬所中小學的280萬間教室,有超1000萬教師在使用希沃的軟件平臺,僅僅是平臺上的課件共享交流量就超過了10億份。
此外,該大模型還已擴展了多模態理解能力。如今,希沃教學大模型已隨同公司的液晶顯示主控板卡一起跨洋出海。視源的海外業務發展迅速,已占公司整體營收的三成。
“視源擁有專利1萬多件,平均每位員工擁有1.3件,這正是我們最硬核的實力。公司20年來的快速發展,同樣得益于廣州市和黃埔區持續的政策加持。”段宇介紹。
視源股份崛起的背后,是近年來廣州積極推進超高清視頻與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落地見效。如今,黃埔區已形成以華星、樂金、視源、創維為代表的全球領先超高清顯示面板(模組)生產基地,增城區圍繞超視界等項目積極布局上游電子化學品及材料專區,南沙區依托奧翼電子和文石科技布局彩色電子紙領域,越秀、海珠、天河等區積極布局數字內容制作,加快構建各具特色、協同聯動、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2024年,廣州超高清視頻與新型顯示產業實現產值2065.2億元,比增7.9%,其中樂金光電、樂金中國、超視界、華星光電、樂金廣州、維信諾等6家重點企業合計產值比增21.73%。
粵芯:國產大模型將大力帶動芯片需求
在粵芯半導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二期生產車間內,自動化物料搬運小車在廠房的天花板上來回穿梭,光刻、蝕刻、擴散、薄膜,充分體現著高水平的智能制造能力。
粵芯半導體CEO陳衛介紹,粵芯半導體一、二期車間已具備月產能4萬片能力,芯片主要應用于手機、家電、工業控制等領域,粵芯是廣東省最早全面進入規模量產的12英寸芯片生產平臺,實現了廣州自主培養集成電路制造從“0”到“1”突破,也全面激活了廣州的集成電路生態。
粵芯半導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粵芯半導體三期項目已于去年12月28日通線投產,一至三期全部建成后,粵芯將實現月產12英寸晶圓8萬片的生產能力,有力滿足大灣區制造業的功率分立器件、電源管理芯片、混合信號芯片、圖像傳感器、射頻芯片、微控制單元等芯片需求。
“隨著以DeepSeek為代表的國產大模型集體爆發,我們認為,這將會大力帶動芯片的需求量。”陳衛介紹,粵芯與時俱進,正在AI領域進行積極產業布局,主要集中在AI邊緣芯片領域比如電機驅動、傳感器、電源等,主要應用在機器人、手機、電腦和汽車等方面,粵芯期待與各位行業同仁一起努力,在新一輪人工智能革命浪潮中體現廣州作為。
目前,以粵芯公司3公里產業半徑構建全球最密集的AI芯片生態圈,集聚47家上下游企業,聯合頂尖高校年孵化專利超120項,獨創“院士+工程師”體系,年輸送半導體人才300余名。
陳衛介紹,企業與中山大學等廣州高校開展深入產學研合作,還與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大學等合作定制“粵芯班”,加速培養廣東急需的集成電路制造領域人才,“我們也經常跟隨省、市、區相關部門,到外地招引人才,粵芯對人才的需求多種多樣,包括微電子、材料、化學等專業,芯片制造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支撐。目前每年,我們將需求人才500名以上。”
粵芯半導體自投產以來,連續三年復合增長率為40%以上,隨著粵芯三期正式投產,今年的產值還有望實現更大的飛躍,預計今年同比增長率將突破50%以上,研發投入強度35%以上。
奧松電子:以傳感器開啟萬物互聯之門
“在全屋智能時代,智能傳感器能夠實現智能、安全和節能的目標,傳感器隨時感知室內環境,對家電進行智慧化調整,打造健康舒適的居家環境。在新能源汽車內,智能傳感器能幫助駕駛人自動調節車內空氣環境,對車廂內溫濕度、有害氣體含量等情況進行檢測,提升駕乘安全和舒適體驗。”廣州奧松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新準告訴記者,在數字化時代,傳感器作為數據采集的核心,是開啟萬物互聯之門的智能鑰匙。
奧松電子展示各類傳感器產品
憑借在MEMS(微機電系統)智能傳感器領域的全產業鏈創新實力,奧松電子正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注入新質生產力。
陳新準介紹,奧松電子擁有先進的傳感器芯片制造和封裝測試量產線,正在建設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產業基地,實現了溫濕度、氣體、流量等40余款智能傳感器的量產,廣泛應用于智能工業制造、光伏儲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產品遠銷歐美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