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聚焦2025廣州兩會
“10+1”!民生實事“加量”出爐
  • 聽全文
  • 2025-02-24 09:43:37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廣州市2025年民生實事反映時代所需、社會所望、群眾所盼

  2月23日上午,廣州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閉幕會。會議現場宣布了廣州市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票決結果。值得關注的是,由人大代表進行無記名投票選出的廣州市2025年民生實事,今年“加量”了,最后兩項因贊成票相同一并入選,形成了“10+1”件民生實事。

  力度和覆蓋度也在“加碼”,4件教育相關實事入選的同時,基層治理、就業創業、全民健身等不同維度的民生實事也加入了清單。多位人大代表表示,廣州民生實事工作反映了時代所需、社會所望、群眾所盼,讓群眾“盼的事”變成政府“干的事”。

4247733e8a76dbc3d706.png

  4件民生實事涉教育 為優質教育“加碼”

  在公布的廣州市2025年民生實事中,有4件涉及教育提質。在“加強校外供餐食品安全監管”中,強調在春、秋季開學期間開展全市轄區內校外供餐單位全覆蓋檢查;在“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方面,明確全市100%街(鎮)建有普惠性托育機構;針對“普通高中學位供給再擴大”,提出全市再新增普通高中學位1萬個以上;對“促進鄉村少年兒童素養教育提升”,推動城鄉“結對”,為鄉村兒童提供音樂、美術等400節素養課程……4個教育相關項目均亮出了目標,有力度有“數”。

  “去年的民生實事也看重教育,有一件就是‘推進學校建設,增加普通高中學位供給’,實際去年廣州新增普通高中學位1萬個,順利完成目標。”市人大代表、暨南大學經濟學院財稅系副教授魏朗說,今年繼續把它作為民生實事,說明這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問題,需要解決相關迫切需求。

  魏朗也相當關注普惠托育方面的民生實事,期望取得實際性進展:“‘一老一幼’問題關系民生根本,特別是引進年輕創業人才時,普惠托育服務對于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至關重要。如果能夠推動相關服務進社區、進園區,將大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在市人大代表,華南農業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教授章家恩眼中,辦好加強校外供餐食品安全監管這件民生實事相當重要。目前,廣州中小學普遍采用校外供餐服務,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尤為重要,這直接關系到廣大學生的健康安全。

  他認為,擴增普通高中學位是一件大實事,將為青少年提供更多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機會,是提升城市人口素質、增強城市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在“促進鄉村少年兒童素養教育提升”這件民生實事方面,市人大代表、廣州木雕家具工藝廠董事長陳少華非常認同相關舉措,因為青少年時期的素質教育對其整個人生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可以充分利用廣州‘三雕一彩一繡’等嶺南文化瑰寶,將其引入鄉村,走進課堂,開展相關實踐活動,讓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傳承嶺南優秀傳統文化。”

  代表關注多維突破:基層治理破冰 就業創業提質 全民健身擴容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僅是滿足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的物質需求,更包含更加廣泛的民生內涵。今年記者發現,基層治理、就業創業等更多維度、更高質量的民生需求也備受關注。

  面對形形色色的物業糾紛,加強業委會建設、支持業委會行使職權是重要的化解之舉。今年的“十件民生實事”中,“推動建立物業小區業主組織”成功入選,如何讓業委會“能建盡建”,引發了代表熱議。

  “一直以來大家都在呼吁成立業委會,但是為什么很多小區還沒有建成?我覺得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業主不夠齊心。”魏朗表示,政府推動成立業主組織,有效激發了群眾自治活力。2025年,廣州全市將著力完成不少于300個物業小區業主組織(包括物業管理委員會和業主委員會)的成立(換屆)任務,全市物業小區業主組織比率提高到80%以上。“政府通過這一件民生實事,讓群眾更加關心物業管理,并且自主組織力量來共同建設、管理物業,相信物業和業主之間的矛盾會大大減少。”魏朗說。

  “以高質量服務推動就業創業”這件民生實事的入選,同樣引起了代表的熱議。“作為企業家,我覺得‘高質量服務推動就業’能夠讓廣大的市民在就業、創業上享受到更多便利。”市人大代表、廣州怡境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濤說。

  2025年,廣州計劃通過組織創業培訓、創業服務等支持就業創業,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5萬人,組織創業能力提升培訓1000人,開展就業創業指導進校園、進社區服務100場次。章家恩表示:“作為高校老師,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他們的就業問題十分重要,所以我對這件民生實事也很關注、很認可。”

  此外,章家恩還注意到了“增加全民健身活動場地”這件民生實事。2025年,廣州將著力加大體育場館、體育公園、足球場等運動設施的改造建設力度,全市足球場地數量從1853塊增加至1890塊。同時,推動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場館改造項目向市民開放,為群眾就近健身提供便利。全市行政村(社區)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覆蓋率達到100%。

  “大灣區即將舉辦全運會,廣州作為重要的主辦地之一,增加全民健康活動場地也是對我們辦好全運會的響應。”章家恩說。

  15年 150件 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的生動體現

  自2010年提出以來,“十件民生實事”成為廣州一年一度的“民生答卷題”。過去15年來,150件民生實事,從教育提質到醫療改善,從環境治理到交通優化,從養老服務到文化惠民,件件關乎民生冷暖,樁樁連著民心所向。

  “從當年的‘敢闖敢干’到現在依然實干,廣州一直都很實干,所以廣州人民幸福感很強。”市人大代表,越秀區少年宮黨支部書記、主任宋麗峰認為,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就是廣州實干精神的體現。

  廣州“十件民生實事”出臺的背后,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的生動體現。正如今年,由于最后兩項贊成票相同一并入選,最終形成了“10+1”件民生實事清單,既“加量”又“加碼”,得到了人大代表的一致認可。

  “我覺得非常好,每年選出來的都是人民關心的項目。”陳少華說,令她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廣州十件民生實事提出建設口袋公園。如今廣州處處都能看到精致小巧的公園,大大美化市容市貌,也是很好的健身場地。

  “廣州市民生實事的票選工作在選題時,不僅面向人大代表,還向社會公眾廣泛征求意見,體現了選題的廣泛性。另外,在最后的投票中,也是讓大家先充分醞釀,再自主選擇,充分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魏朗說。

  彭濤表示,票選“十件民生實事”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今年的民生實事項目本身就涵蓋了廣大市民比較關注的一些問題,對于我們人大代表來說,就是行使了人民賦予我們的權力投出神圣的一票,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形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新聞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