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賽事主場”打造成“消費主場”
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在粵港澳三地舉行。廣州秉持“辦賽事就是辦城市”的理念,將舉辦全運會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充分展現羊城建設發展新面貌。
如何辦好十五運會,也成了市人大代表重點關注、社會各界廣泛關切的內容之一。2月14日下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接受媒體集中采訪,代表們期待文商旅體融合領域涌現新內容、新場景、新業態,把“賽事的主場”精心打造成“消費的主場”,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市人大代表、廣州大劇院副總經理梁麗珍:
深化“文化+體育+旅游”融合發展
作為來自文化一線的市人大代表,廣州大劇院副總經理梁麗珍非常關注十五運會對廣州文旅產業的賦能效果。“這為廣州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寶貴機遇。廣州應充分利用這一契機,以‘文化+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策略為引領,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她說。
梁麗珍建議,可以深化體育賽事與文化旅游活動的融合,打造具有廣州特色的體育旅游精品線路。比如,可以結合廣州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策劃馬拉松、龍舟賽、登山賽等體育賽事,結合武術表演、醒獅表演等具有體育元素的文化活動,形成獨特的體育旅游體驗。
除了在十五運會期間推出“文體旅”套餐之外,還可以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與配套服務的優化升級,如完善公共交通網絡、增設旅游咨詢服務中心、提升住宿餐飲服務質量等。
市人大代表、廣州市銳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文旅項目總負責人王苑橦:
讓體育“流量”變文旅“留量”
廣州賽區承辦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兩場開幕式,如何把“賽事流量”轉變為“文旅留量”?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銳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文旅項目總負責人王苑橦建議,可以設計“全運文化之旅”主題線路,將比賽場館與廣州文化地標串聯起來,如廣州的陳家祠、北京路、廣州塔等,讓游客在觀賽之余,深度體驗廣州的文化底蘊。
同時,加快文旅消費場景創新和布局,把“賽事的主場”精心打造成“消費的主場”,助推廣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把體育“流量”變為文旅“留量”,借助十五運會的東風,深挖廣州本土文化內涵,打造獨特的廣府文化IP,打造具有“千年商都”特色的文創產品和24小時消費場景。
市人大代表、廣州市珠村實業有限公司黨建辦助理潘映珊:
開展“非遺+體育”主題活動 打造文旅新亮點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珠村實業有限公司黨建辦助理潘映珊建議,可以將非遺與體育盛會深度融合,從而進一步提升廣州非遺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潘映珊提出,要將非遺融入全運會活動,比如非遺展示與體驗。開展“非遺+體育”主題活動,打造“潮流+運動”的活力場景。在全運會場館周邊設置非遺代表性項目展示區,通過互動體驗、現場表演等形式,讓觀眾在觀賽之余感受非遺的魅力。
不僅如此,全運會可利用數字化傳播與互動,線上非遺展示。結合全運會的熱度,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引導年輕人進行現場體驗和打卡,提升非遺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比如利用全運會的官方網站、社交媒體平臺等,開展非遺知識競賽、線上展覽等活動,吸引更多人關注非遺。
市人大代表、中國建設銀行廣州荔灣支行住房金融業務部總經理羅思慧:
打造特色旅游線路 吸引更多國際游客
廣州市人大代表、中國建設銀行廣州荔灣支行住房金融業務部總經理羅思慧認為,通過創新旅游體驗、加強區域合作等措施的實施,可以推動廣州整合并優化文旅資源,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多元、高質量的旅游體驗。
在拓展旅游市場上,羅思慧建議,要加強區域合作,打造旅游聯盟。加強與周邊城市合作,共同打造旅游聯盟,推出跨區域的旅游線路和產品。另外,要拓展國際市場,吸引更多國際游客。加強與國際旅游組織和友好城市的合作,推出面向國際市場的特色旅游線路和產品。
市人大代表、廣東栩圣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欣:
培育新興文旅業態 提升廣州旅游體驗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東栩圣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欣認為,推動廣州文旅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深挖廣府文化內涵,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另一方面,要積極培育新興文旅業態,滿足多元化需求。
林欣提出,不但要優化資源利用,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格局;還要深化產業融合,激發文旅發展新動能。除了要開發多元文化資源,豐富文旅產品供給;還要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提升旅游體驗。
此外她還建議廣州推動文旅與農業、工業等產業深度融合。比如開發“親子農耕體驗游”項目及廣汽傳祺工廠、小鵬汽車智能工廠參觀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