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更多時尚人才回饋廣州
深耕行業數十年的鄧兆萍在時尚圈頗有盛名,作為中國時裝設計最高榮譽“金頂獎”獲得者,在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廣州市時尚設計師協會會長等身份之外,還有一個令她倍加珍惜的身份:廣州市政協委員。
近年來,鄧兆萍結合自己的行業經驗,提出多個提案,從產業科技、文化建設、人才培育、非遺傳承等多方面持續為廣州紡織服裝行業高質量發展發聲。
2025年廣州市兩會召開在即,今年她將繼續對推進廣州市紡織服裝博物館籌建工作提出相關提案,以及圍繞如何實現廣州時尚設計力量高水平“走出去”等話題建言獻策。
“工業+文化”打造特色文旅新名片
廣州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歷史悠久。這里擁有全國第一大布匹市場群和服裝市場群,涉及服裝及關聯企業近5萬家,服裝品牌商標超7000個,銷售額約占全國的10%。
深厚的紡織文化底蘊與產業基礎遇上了廣州大力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的東風。2024年,鄧兆萍提出了《關于推進文化強市,籌建我市紡織服裝博物館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
鄧兆萍在提案中說,為完善廣州市文化產業生態,以文化賦能紡織服裝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創新性傳承,建議籌建廣州市紡織服裝行業專題博物館。
在鄧兆萍的構想中,博物館的內容要涵蓋紡織服裝行業的悠久歷史、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巨大發展、現今行業情況以及未來行業科技發展趨勢。那么,這個紡織服裝博物館將發揮怎樣的作用?鄧兆萍提出了定位:通過“工業+文化”高度融合,打造特色文旅新名片;創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
2024年夏,《提案》得到了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部門的答復。答復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推動在現有博物館設立紡織品展覽專區,匯聚廣州乃至廣東的紡織服裝產業資源,建立“古代、近代、現代、未來”四大展區,通過實物(服裝、服飾、面料文物等)、模型、視頻等多維度展示廣東,尤其是廣州近代以來紡織服裝發展脈絡。答復還表示,將注重博物館的特色與創新;在科技應用上,可采用先進的虛擬交互新媒體五維呈現技術,增強觀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感;同時設置互動參與館,讓觀眾能夠親手體驗紡織工藝,了解紡織科技知識。
目前,博物館籌建的場地等條件尚未成熟,同時,鄧兆萍也清楚地認識到,紡織服裝博物館的藏品選取與資料征集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久久為功。因此,她將在今年的提案中繼續探討這個議題,推進博物館的籌建工作。
將“廣州設計”帶上雪域高原
從廣州這座“時尚之都”出發,2024年,鄧兆萍把T臺延伸到了數千公里之外的西藏林芝。接著,她又讓國際時尚力量集聚于廣州塔下,還承辦了第二屆廣州時尚周,因此獲得了廣州市新聯會年度“最美領軍人”稱號。
第二屆廣州時尚周以設計為牽引,聚焦時尚文化新動能,立體呈現廣州時尚產業發展全景。
在去年4月舉辦的“人間凈地繁花路 雪域江南四月天”林芝實景大秀上,模特們身著鄧兆萍設計的最新系列作品,在雪域高原的桃花掩映之中盡情展示非遺技藝與前沿科技的碰撞融合,通過粵藏時尚文化交流,賦能當地文商旅高質量發展。
2024年,鄧兆萍團隊研發的專利產品——“軼綸?95”科技香云紗正式上新。這款功能性面料創新性地將航天科技材料“軼綸?95”織入高端絲綢中,利用國家級非遺香云紗染整技藝,突破性提升傳統香云紗面料的性能,使其能溫和地聚暖鎖溫,并通過原生遠紅外功能改善人體微循環。“我以前很少穿旗袍、穿香云紗,自從做了這個項目之后,我覺得我都愛上了香云紗。”鄧兆萍說,近年來新中式風格流行,香云紗作為傳統布料廣受國內外品牌歡迎。
“服裝可以承載很多東西。”鄧兆萍運用香云紗設計了許多服裝。她認為,年輕人注重心理訴求的滿足與健康舒適的體驗,通過在服裝上綴以非遺手工盤扣飾品等方式,可以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傳統手工藝的溫度。
高水平“走出去” 高質量“引進來”
2025年11月,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的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盛大開幕,鄧兆萍成功入選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開幕式主創團隊。在去年的廣州數智時尚流行趨勢發布會上,她和團隊成員一起運用AIGC技術創作了一段數智時尚大片,為之獻禮。
回顧2024年的中國時尚行業,鄧兆萍注意到,伴隨整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利用AI科技工具輔助創意設計成為趨勢。鄧兆萍認為,AI工具的應用正日益廣泛滲透至設計、研發及市場營銷等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促使眾多從業者積極擁抱變革,借助科技的強大力量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如何利用好AI工具來促進設計生產的降本增效是一個重要問題。
放眼國際,鄧兆萍明顯感受到中國在國際時尚舞臺上的話語權顯著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原創品牌攜手并進,積極‘走出去’,與國際知名品牌在同一片舞臺上競相綻放,展現非凡風采。”
品牌出海離不開人才支撐。去年,鄧兆萍積極圍繞如何實現廣州時尚設計力量高水平“走出去”等話題建言獻策。她主張實施持續三年的人才計劃,讓來自廣州的設計師高水平“走出去”。
扎根廣州30多年來,鄧兆萍先后在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等地居住、工作,顯著的地緣優勢、雄厚的產業基礎、宜居包容的生活環境讓她受益頗多。她希望廣州在政策優惠與商業空間方面給予年輕設計師更大支持,從而實現“高水平地走出去、高質量地引進來”。
鄧兆萍常說:“生于斯長于斯,我希望能夠回報于斯。廣州這片土地給我的滋養,我想用一生去回饋。”
對現在的鄧兆萍而言,傳幫帶成了重中之重的工作,她希望用自己多年的努力和業界領軍人物的身份,帶領更多年輕人一同成長,反哺這座城市的時尚產業發展,讓來自廣州的時尚薪火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