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駕馬車”齊發力
經濟發展后勁足
高質量發展
廣州挑大梁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2023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擴大需求、暢通循環,全力以赴穩定經濟增長。
一個“穩”字,力拔千鈞。
投資、出口和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過去一年,廣州始終將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擴大投資作為重點,大力提振消費市場,促進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提質增效。
新征程上,廣州正以發展之“實”,乘勢而為,充分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不斷拓展對外經貿合作,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為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進”的澎湃動能。
??精準發力 錨定重大項目促投資
在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一處建設工地上,巨大的“鋼鐵臂膀”正有條不紊地作業,焊工們在縱橫交錯的鋼結構骨架上忙著施工,焊接聲、捶打聲、機器轟鳴聲,奏響廣州重大項目建設的“最強音”。
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資料圖)
當前,廣州各重大項目施工現場呈現出搶工期、抓進度的火熱建設景象。因湃電池、增芯傳感器等一批投資“50億級”重大產業項目的開工號角陸續吹響,重大項目加速落在大地上,形成實物工作量,為廣州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重大項目,肩負著“穩投資”的“壓艙石”使命。一直以來,廣州堅持將推進重大項目,特別是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作為促投資、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去年,廣州市逾千個“攻城拔寨”項目已超額完成全年計劃任務,預計將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10%。
過去一年,廣州一批重大項目取得關鍵進展。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建設全面提速、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近洋碼頭投入使用等,基礎設施實力不斷夯實;粵芯半導體三期、增芯項目獲國家批復并動工、廣交會四期展館投入使用等,不少填補產業空白的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
“從近五年的投資和項目數據看,廣州今年項目數量和年度投資將實現雙增長?!睆V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李海洲介紹,將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對促投資穩增長的支撐引領作用,在各領域優先選擇一批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帶動性強的龍頭項目和重大項目,集中全市資源大力推進。一季度,廣州將完成年度計劃投資三成左右,為全市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經濟發展最終落在一個個具體項目上。今年,抓項目促投資是廣州精準發力的重點。廣州安排市重點建設項目800個,年度計劃投資3785億元,帶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
從項目結構上看,廣州將聚焦綜合交通樞紐、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型基礎設施、城市更新、公共服務等領域安排項目。其中,在產業領域方面,廣州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年安排項目超360個。基礎設施領域方面,將圍繞“南沙方案”等重大戰略,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安排項目279個。
為給重大項目建設保駕護航,廣州將做好資金保障,用足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專項債,做好2023年地方政府專項債提前批發行和分配工作,督促專項債項目加快建設和資金使用。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基礎設施REITs試點。
廣州將堅持一年接著一年干,“三年工程兩年干”,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風貌,全力以赴擴大有效投資,形成全市重大項目“建設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良性循環。
??乘風出?!〈蚝谩拔逋饴搫印苯M合拳
直播間內產品排列有序,工作人員與海外客商熱情交流,謀求“云上”商機……去年10月,第132屆廣交會如期線上開展,為更多企業在“云端”廣交世界架橋鋪路?!凹瘓F旗下共有8家企業參與132屆‘云廣交’,共上傳2800多件展品,獲意向訂單金額近2500萬美元,其中輕出公司開拓化工產品市場,獲100噸意向訂單。”談及近年來廣交會帶來的收獲和成績,廣州輕工集團有關負責人感慨道,集團旗下企業連續參加六屆“云廣交”收獲滿滿,其中第131、132屆廣交會線上平臺國外訂單交易額更是超5300萬美元。
這背后,是廣州為把握更多渠道開拓市場,積極指導706家外貿企業用好132屆線上廣交會平臺。此外,廣州還組織近40家外貿企業乘包機赴馬來西亞、新加坡參展。并利用廣東省商務廳“粵貿全球”計劃,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數據顯示,去年1~11月廣州外貿進出口總值9903.76億元,同比增長0.2%,增速比1~10月提高3.2個百分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面對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機遇,當前,廣州也積極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為服務高新技術、汽車產業等重點企業跨境貿易,幫助企業解決在管控區域人員和設備運轉,廣州積極協調對接供應鏈產業鏈,從促進供需對接、平臺建設、拓展樞紐功能方面暢通供應鏈。
“真金白銀”的支持為廣州外貿注入了澎湃的“資金活水”。據介紹,廣州市級財政商務發展資金支出率達98%,快于時序進度7個百分點。為超過2500家外貿企業發放出口信用保險等財政支持。近日,廣州還將啟動跨境電商倉租等補貼項目申報工作。
在豐富政策供給,構建商貿發展促進體系方面,廣州將持續發力。外貿方面,廣州將大力支持企業赴境外參展搶抓訂單,全力支持跨境電商做大做強,鼓勵市場采購貿易出口預包裝食品;外資方面,將盡快出臺促進外資高質量發展措施,持續提高利用外資質量。
“一鏈一策、一企一策”,廣州持續幫助企業紓難解困。為做好外商投資服務,廣州落實市領導定點聯系服務企業機制,常態化運行廣州國際供應鏈暢通專班,聯合海關、航空、港口、郵政等部門,提升貨物通關與服務速度。
在推動廣州市培育具備區域影響力的進口平臺、國際合作平臺方面,廣州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日前廣州市黃埔區入選全國增設的29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成為繼南沙區后廣州第二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值得一提的是,廣州積極創建知識城保稅區,并推行離岸貿易先行先試,研究搭建離岸貿易平臺,建立離岸新型國際貿易優質企業“白名單”制度,進入名單企業享受貿易結算便利化、業務扶持政策等措施。這將有利于廣州市外貿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實現與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成員國的產業鏈、供應鏈高效對接。
??把握商機 激發消費市場新熱潮
1月8日起,香港與內地實施首階段通關,兩地人員正常往來逐步有序恢復。備受關注的香港西九龍到廣州火車東站新增高鐵線也將在不久后開通。這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逐漸步入“高鐵時代”,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建設進程進一步加快。
位于廣州火車東站附近的天河路商圈敏銳捕捉到了這一機遇,通過打造吃喝玩樂購一體的多元化業態,為消費者帶來一站式購物及生活體驗,更期待恢復兩地互通后,有望實現粵港澳過年一家親。
這正是廣州這座“千年商都”消費市場回暖的一個縮影。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位于越秀的非遺街區北京路商圈正在籌備“迎新春購年貨”活動,迎春花市和廣府廟會等系列活動;萬象城、SKP、太古里三大地標性商業綜合體在廣州落戶進程加速推進;本地商場不斷推出形式豐富的消費活動,首店獨店不斷涌現;潮流夜市、后備廂集市等新型消費場景悄然興起。
強勁的消費恢復和煥新的消費活力背后,是廣州自獲批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以來,始終堅定以千年商都的自信,錨定“國際”重要方向、“消費”核心功能、“中心”關鍵定位,推動商脈傳承。
點燃消費熱情,離不開市場主體持續面向新的市場消費需求,精準理解和掌控變化,主動升級發展帶來新體驗。日前,商務部官網發布的《關于首批全國示范智慧商圈、全國示范智慧商店評審結果的公示》,名單中,廣州市天河路商圈和廣州市北京路商圈兩大重點商圈入選在列,且商圈內若干商店入選全國示范智慧商店,智慧燈桿、智能導購機器人、虛擬試衣鏡、智慧直播間……在數字化時代,廣州商圈商店的數字化智慧消費場景為廣州激發市場活力注入了一泉“活水”。
以節興市、以節興商、以節聚勢,豐富多彩的消費促銷活動也有助于激活消費潛力,更好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為助力消費復蘇,多種消費活動正在廣州火熱開展。去年底,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啟動2000萬元文旅消費券發放活動,元旦假期首日又發放第一輪1000萬元消費券。廣州汽車消費持續升溫,作為“疫情防控新十條”發布后舉行的第一個國際A級車展,2022第二十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于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8日舉辦,展現了汽車行業推動復工復產、提振行業信心的積極景象,為促進消費注入一劑“強心針”。
近期,廣州還對餐飲、住宿、家政等多個商務領域居民生活服務行業提供系列扶持措施,擦亮“食在廣州”等品牌。
廣州市商務局負責人表示,這些領域是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組成部分,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民生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升級空間廣闊,未來大有可為。
代表委員說
廣州市人大代表林泰松: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廣州可打造“三個中心”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全球消費資源的主要集聚地和制高點。在廣州市人大代表、國信信揚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泰松看來,廣州作為第一批被列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設試點城市之一,這對廣州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林泰松認為,廣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既要符合國家提出的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基本要求,又要體現自身優勢和城市個性特色,強化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差異化。
因此,在戰略設計上,林泰松建議,一方面要突出以基于本地制造業的國潮消費為基本導向,另一方面要強調以個性定制為主流業態,并與國際時尚、電商直播相融合的新型消費業態。在此基礎上,形成廣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體系。
林泰松提出,廣州可打造“三個中心”——分別是國潮時尚潮流引領中心、國潮尚品名品展示中心、具有嶺南特色的新型消費創新中心。同時,推動“兩個融合”——推動國際消費與商旅文等深度融合,推動國際消費與新場景打造深度融合。
廣州市政協委員劉紅麗:
完善跨境電商企業的國際物流配送體系
當前,跨境電商已經成為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外貿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的重要渠道。廣州市政協委員、廣東南國德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紅麗關注到,當前廣州市跨境電商行業存在品牌優勢不突出、物流能力有待進一步完善、人才缺口有待解決、電子支付手段有待進一步優化的問題。
劉紅麗建議,利用信息化技術,鼓勵企業打造自主品牌能力。在完善國際物流配送體系方面,政府可以為跨境電子商務公司建設海外倉庫,共擔建設成本,鼓勵合格的跨境電子商務公司在交易量較大的國家建立第二方倉儲,還可以鼓勵各種中小跨國企業聯合建立海外倉庫,并在政策和稅收方面給予支持,在目標國家建立專屬海外聯合倉庫,并建立海外倉庫信息管理平臺。
在跨境支付體系建設方面,劉紅麗提出,政府可以大力支持和鼓勵第三方支付公司開展跨境支付服務,擴大試點支付公司辦理海外定期結售匯業務的范圍,同時,對跨境電子支付的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