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城無處不飛花。
春天,廣州的打開方式一定是五顏六色的:明晃晃的黃花風鈴木、端莊典雅的玉堂春、翩然若雪的宮粉紫荊、熱情似火的炮仗花、濃須大面的木棉花……縱然仍有寒風,撲面而來的姹紫嫣紅,還是為我們呈上了綠美廣州的滿城春色。
廣州人種花、賞花、愛花的歷史,從西漢南越國算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城中男女老少渡江來到萬紫千紅的花地游玩,有“開春氣佳,埭中裙屢最盛”之說。連號稱“無花不識”的江南才子沈復,都感慨此處花卉種類之多,連《群芳譜》都裝不下了。
“春色鬧人不得眠,春雨漲滿池塘喚睡蓮。春花兒開遍呢喃的燕,春風得意正少年。”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一曲輕盈自如的《上春山》,精巧化用多首古詩詞,將春光燦爛的喜人景象演繹得如在眼前。在廣州,“上春山”的浪漫,自然充盈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不論是遠足森林公園,還是漫步于身邊的小街小巷,一簇花、一縷香,道不盡春滿人間、風情萬種。
“我上春山,約你來見,春花人只覺得春光太短……”百花齊放的春天,詩意盎然的花城,誰還不是個熱愛生活的看花人呢?
濱江路木棉綻放,和紅色的解放橋相映成趣。
盛開的木棉花。
市民、游客在橋上賞木棉花。
又到紫荊花開的時節,黃埔大道程介村公交站路段道路中間盛開的紫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