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展商采購商“忙聲一片”
“這兩天我們收獲了很多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客戶,比如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地的客商都對我們的產品很感興趣。”在廣交會上,廣東金海納實業有限公司展位上五彩繽紛的防噪音PU耳塞、硅膠耳塞、防護耳罩等產品,吸引很多客商駐足了解。據公司銷售經理湯梓俊介紹,短短幾天內,他們收獲滿滿,不論客戶量還是訂單金額都比春交會增長了69%,“其中有一個巴西采購商已經跟我們達成了訂單合作,預訂了40尺柜的新型硅膠耳塞和主動降噪耳罩,貨值高達300萬美元。”
這樣火爆的場景在第134屆廣交會上隨處可見,“忙”字,已然成為展會現場的最好注腳——采購商忙著“比貨比價”,參展商忙著“對接訂單”。透過一個個忙碌的交易場景,不難發現,中國外貿的暖意逐步回歸,熱度不斷升騰——截至10月17日,第134屆廣交會開幕第三天,已有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7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比第133屆同期大幅增長。
廣交會現場人頭攢動
“超預期”的參展商喜迎“開門紅”
對于很多參展商而言,“客流超預期”“人手不夠用”成為這兩天“幸福的煩惱”。
“客戶像流水一樣的,走一波又來一波”。深圳三瑞電源有限公司主營的逆電器產品也頗受歡迎,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僅僅過了幾天,目前有意向下單的境外采購商就約有100位,占到總客流的60%左右。
在B館五金工具區域的杭州巨星科技有限股份公司在本屆廣交會上生意特別好,來訪者絡繹不絕。“忙得連吃午飯的時間都沒有”,其副總裁李鋒表示自己午飯只吃了一個蘋果和香蕉。當記者詢問其這幾天的成交數額時,李鋒驕傲地回答稱,“大概一百多萬美元吧!”在本屆廣交會上,作為“身經百戰”的“老廣交”,李鋒也感受到了新的變化,“客戶一來就問what's new?都是奔著新產品來的。”
同樣地,寧波品一戶外用品科技有限公司也迎來了“開門紅”——第一天便做成了兩筆生意,訂單總額共計30萬美元。據介紹,以往品一戶外只專注于常規戶外露營產品,而這次他們帶來了今年新研發的太陽能加熱折疊座椅、便攜太陽能板等新能源戶外產品,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很希望能通過這次的廣交會讓老客戶、新客戶都看到公司的突破。
記者在現場看到,創維展廳中請來了書法老師為喜歡中國文化的外國客商題寫紙扇,“寫到手冒煙了”。火爆的現場,同樣離不開雄厚的產品實力。創維空調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今年出口歐洲的產品,從“兩聯供”變為“三聯供”(同時滿足制冷、熱水和地暖需求),提高了產品的技術含量。而在另一家電巨頭海信的展廳中,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以及歐洲、美洲、非洲等市場的客商同樣絡繹不絕,咨詢產品信息,洽談區人氣爆滿。
除了現場確定的生意,參展商們還收獲了豐富的待開發商機。記者留意到,浙江歐凱智行車業股份有限公司展會負責人徐媛媛會把前來拜訪展位的客戶名片貼在筆記本上,并詳細記錄客戶的國籍與聯系方式等信息。廣交會第一日一個上午的時間她已經貼上將近10頁,除了提前聯系好的客戶,還有一些新面孔,“生意還是非常好的,很多客戶對我們的車子都很感興趣,來自各個國家的都有,像是伊朗、澳大利亞、泰國等,比我預想的要好得多。”
“尋好品”的采購商收獲“新驚喜”
與“忙到來不及吃飯”的參展商相對應的,是奔走于各展館中的各國采購商,步入展館的他們,如同辛勤的蜜蜂發現百花齊放的花園,忙中有序地采集自己所需的花粉——“物美價優”的好產品。
采訪過程中,不少采購商紛紛用“surprise”來形容自己逛廣交會時的心情。
一位在新能源展區的法國采購商就對記者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新能源迅猛發展的驚嘆:“我沒想到在中國能看到這些新技術。我真的很驚訝能見到這么多好東西,期待能發現更多好產品。”記者發現,本屆廣交會中,新能源產品成為很多采購商的目標。供職于韓國某照明品牌公司的采購商告訴記者,這次來到廣交會主要目標就是新能源展區,未來幾天她將繼續參展,“期待能在廣交會上看到更多新的產品,更新型的工具。”
“我是一個經銷商,自己有3家電池店,總部在印度,這次4個人一起過來尋找優質供應商。”在一家鋰電池公司展臺,印度采購商哈利告訴記者,印度是人口大國,現在他們對摩托車電池、汽車電池的需求很大,經過兩三天逛展,他們已經發現了很感興趣的產品,也了解了對應的價格,接下來會去對應的廠家繼續深入了解。
綠色化 定制化 場景化
成家電出海新路徑
針對海外空調用戶安裝、維修、清洗三大“痛點”而設計的“三易空調”,搭載智能餐廚解決方案的預制菜微波爐……本屆廣交會約11.2萬平方米的家用電器展區內,2114家企業參展帶來的一批明星創新產品,成為我國外貿的“新名片”。
記者注意到,精準把握海外客戶需求的中國家電產品,正向著個性化、定制化、場景化方向發展。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改變,綠色低碳的智慧家電解決方案,正成為海外市場的新寵。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9月中國家電出口量、出口額實現連續兩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中國家電“出海”正邁向高質量發展。
新產品 順應新需求 定制化、場景化增強
廣交會上,越來越多的家電產品從采購商用戶需求出發,設計更趨向定制化、個性化、場景化。在海爾展區,一款主打易安裝、易維修、易清洗的“三易空調”備受矚目。海爾空調海外營銷經理王延林告訴記者,該產品主要針對歐洲市場安裝、維修費用高這一“痛點”進行研發,目前已經在歐洲、東南亞上市,明年將在中東等市場上市。
“我們展出的所有產品,沒有一個是‘空想’出來的,都是通過平臺大數據分析、企劃和銷售人員與消費者溝通互動得出的方案,再形成定制化、個性化的產品。”海爾海外電器產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慶福表示,通過研發平臺,公司吸收了各類用戶交互信息及產品需求,據此進行大數據分析,找準消費習慣和消費趨勢,從而開發出能夠滿足海外客戶需要的產品。
手機掃一掃,就能識別食材,還能一鍵還原預制菜的風味,格蘭仕展區這套智能預制菜微波爐,針對預制菜缺乏專業烹飪設備與標準的痛點,能夠滿足不同場景下的預制菜智能烹飪需求。
“我們建立了無人零售解決方案,背后依靠強大的系統,具備了遠程控制、銷售動態分析、到期產品預警等功能,目前已受到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客戶的關注;格蘭仕預制菜一體化解決方案將與國內外預制菜供應商廣泛合作,還將結合當地飲食習慣對食譜進行調整。”格蘭仕烹飪測試工程師郭建熙告訴記者。
新方向 家電企業加速推進全球布局
走訪時,記者注意到,不少出口電視產品實現了顏值、畫質、尺寸、系統等多方面的升級。在創維展區,一款處于待機狀態的壁紙電視,正播放著莫奈的名畫,宛如藝術品的造型吸引了不少海外客商駐足欣賞。除此之外,變形OLED、百吋QLED等電視產品也受到海外消費者青睞。
海外客商在現場咨詢一款家電產品
“明年是體育大年,我們將大部分電視刷新率從60Hz升級到120Hz,為用戶觀看賽事提供畫質保障;自研系統搭載的應用多、占用的內存小、響應速度快,受到了年輕人的青睞。”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海外營銷總部副總經理劉黨黨告訴記者。
一系列產品技術升級,源于頭部廠商品牌意識覺醒后,對出海路徑的調整。“當前彩電馬太效應、強者恒強背景之下,代工不是長遠策略,必須要扎根當地,要有核心技術和產品創新,才具備國際競爭力。”劉黨黨表示,為此公司加深了與海外市場的合作力度,從最初單純的對外銷售,到如今在海外建工廠、布局供應鏈,聯合研發、設計,甚至會專門派人去當地進行品牌宣傳、推廣指導,在兩地間形成“協同作戰”模式。
海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針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RCEP成員國、東盟、歐美等重點市場發力,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海信海外公司、辦事處等業務已覆蓋126個國家;目前已經在北美、歐洲、南非等地建立起具備獨立研發、制造、銷售能力的區域中心,并在2022年成立了東盟區總部,發力東南亞市場。
新賽道 外貿“新三樣”家電企業也能做
創維帶來光伏儲能類逆變器、電池、LV2.0一體機、便攜式戶外電源等產品;格力特設熱泵專區,亮相多款熱泵熱水器、泳池熱泵及熱泵洗護機等明星產品……面對綠色低碳的全球趨勢,家電廠商近年來在綠色低碳領域的布局初現成效,多家家電頭部廠商都在展位開辟專區,展示自家熱泵、光儲等節能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乘歐洲能源轉型之風,家電廠商正從以往的硬件輸出方,轉型成為一整套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美的集團展出的一款能源管理系統,能夠通過儲存太陽能驅動家庭電器,幫助用戶節省電費支出。
“歐洲的能源結構正發生巨變。過往兩三年,歐洲正在推動從燃氣切換到電能,導致熱泵品類爆發式增長。”美的集團樓宇事業部海外產品負責人王命仁告訴記者,以往只是硬件產品的出口,隨著當地出臺相關政策推動清潔能源的使用,特別是政府倡導“家庭能源自給率”這一概念,公司在熱泵和儲能兩大硬件之間建立了柔性結合,推出了一套整屋能源解決方案,將能源自給率最高提升至90%。
觀察
全球化布局是大勢所趨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新聞發言人高士旺表示,近年來,出口家電綠色化、智能化、個性化發展迅速,家電廠商除了持續加強在產品的綠色、智能、生態等方面研發投入之外,國際化方面,還應加強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研判,優化全球產能布局,加強品牌建設。
“這幾天在廣交會上,我能明顯感受到,家電企業正向著綠色低碳、智能化方向轉型。同時,一個比較強烈的信號就是全球家電需求有所回暖,相對于傳統市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等新興市場回暖更加明顯。”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石永紅告訴記者。
他注意到當前一個有趣的現象,有能力的家電廠商紛紛在海外市場設廠,實現在當地生產、供應,這意味著家電頭部企業的國際化布局進一步成熟。“當前新興市場增速很快,國內家電企業在這方面的布局,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品牌,這就要求家電企業建立、完善自己的銷售體系、售后維修服務體系,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深耕市場。”石永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