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志性品牌,乘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中歐班列日漸壯大。據統計,自2016年8月28日廣州中歐班列首開以來,截至2023年10月13日,廣州海關累計監管開行進出口中歐班列1269列,發運標箱11.8萬個,申報進出口貨物總值超330億元人民幣(下同),服務中歐班列聯通西歐、東歐、西亞、中亞、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40余個城市。其中,僅2023年以來廣州海關已監管進出口中歐班列超500列。
10月13日,在廣州海關所屬廣州車站海關關員的現場監管下,一列滿載“廣東制造”貨物的41163次班列從廣州國際港站駛出,開行約2000公里后經云南磨憨口岸出境抵達老撾萬象。這是廣州海關今年監管的第500趟中歐班列。
廣州海關所屬廣州車站海關在廣州國際港對中歐班列進行監管
“中歐班列因具有全天候、大運量、綠色低碳、暢通安全等優勢,受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客戶青睞,也吸引著越來越多‘廣貨’通過中歐班列‘出海’。”中鐵聯合國際集裝箱公司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周瑾表示,今年前9月,廣州國際港站累計開行中歐班列462列、發運標箱4.35萬個。
2016年至2022年,廣州海關監管中歐班列年開行數量由13列增加到339列,年均增長率超過70%,監管每百列中歐班列的時間分別為736天、566天、274天、286天、219天、93天、84天、79天、68天和55天,跑出“加速度”。
進入2023年,廣州海關監管中歐班列延續高速發展態勢,前9月累計開行中歐班列481列,運送貨物4.5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07%、117%;連續17個月單月發車超過30列,提前175天超2022年全年發運總數。同時,進口回程中歐班列快速增長,塑料粒、牛皮紙、糧食、化肥等中歐班列沿線國家優勢產品不斷運入大灣區。今年以來,廣州海關監管進口回程中歐班列累計達到79列,貨重超過12萬噸,遠超往年歷史累計進口紀錄。
7年來,廣州海關監管的進出口中歐班列線路穩步增加,“朋友圈”越來越大。在開行線路方面,由7年前只有1條出口線路,目前已形成“14出6進”共20條線路。僅2023年以來,廣州海關關區就新增“歐洲-滿洲里-南沙港南站”“歐洲-綏芬河-廣州國際港”等2條中歐班列進出口班列路線、1條“中吉烏”公鐵聯運路線和1條“中亞-南沙-越南”海鐵跨境聯運路線,進口線路覆蓋滿洲里、二連浩特、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綏芬河等北方五大鐵路口岸,織就了一張覆蓋歐亞大陸的國際物流大網絡。
9月23日,在廣州北部,一列滿載110個標箱國產新能源汽車的X8120次中歐班列從廣州國際港鳴笛始發,前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今年前9月,廣州海關監管發運新能源汽車中歐班列7列,總計480輛新能源汽車,貨值達9644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