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廣州建設“一帶一路”樞紐城市
發揮“核”動力 打造“新”門戶
  • 聽全文
  • 2023-08-21 09:33:43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東部中心:努力建成廣州高質量發展動力源

  廣州東部中心,城市的“現代活力核”,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廣州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優化城市發展戰略空間格局,推動城市老中軸、新中軸、活力創新軸融合互動,實現老城區“歷史文化核”、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南沙“未來發展核”聯動發展。

俯瞰增城一角

  由增城區488平方公里和黃埔區280平方公里組成的東部中心,是廣州“一帶一廊”的交匯點,也是粵港澳大灣區100公里“黃金內灣”的北頂點,在全市乃至全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大局中,都具有獨特的優勢作用和重要的戰略地位。

  全新戰略定位,賦予新的使命,繪就美好藍圖。對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舉措,東部中心將承擔起“現代化產業體系核心集聚地、城市產業硬支撐和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歷史重擔,為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東部中心的重要承載區,增城正牢牢把握重大歷史機遇,以世界眼光,對標國際一流,高水平推進東部中心城市設計、空間拓展、產業集聚,著力打造引領灣區、面向全球的廣州東部綜合門戶。

  聚焦增城,從城市邊界向城市中心蝶變;活力增城,滿懷信心,蓄勢待發;未來增城,將讓美好想象變成生動現實。

鄉豐現代農業產業園

  戰略定位全新升級

  東部中心為廣州承擔全球城市功能、參與全球競合

  從“東部樞紐”到“東部中心”,位于廣州東部增城、黃埔相連的768平方公里的廣袤區域,正在成為廣州二次創業的戰略要地。這里是廣州“一帶一廊”的交匯點,也是粵港澳大灣區100公里“黃金內灣”的北頂點。

  市委全會明確了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新廣州”全新定位,將東部中心的戰略地位提升到全市全局發展高度,對增城、黃埔提出新的更高要求。8月18日至19日,市委主要領導到增城區調研時指出,要高水平規劃建設東部中心,牢牢把握東部中心重大發展機遇,推進交通提升、產業發展、土地整備、城市功能優化、綠美生態建設行動,打造引領灣區、面向全球的廣州東部綜合門戶。

  作為東部中心的重要承載區,增城第一次被上升至廣州城市發展戰略歷史上的最高高度,而且與其他兩個核心區處于同等重要的定位。這意味著,有更多的省、市利好政策和資源注入增城,增城也因此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機遇。“市委賦予東部中心全新戰略定位,作為東部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城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作為廣州活力創新軸的重要節點,增城信心滿懷、充滿干勁。”

  城市中心,被譽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是提升城市乃至區域經濟發展量級能級的核心力量和動能引擎。有專家表示,隨著戰略定位升級,廣州東部地區不僅要實現本區域的高質量發展,更應將視野格局提升至全市全局高度,從而與廣州中心城區、南沙新區,共同作為廣州承擔全球城市功能、參與全球競合、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展現國際大都市時代活力與獨特魅力的核心區域。

  增城區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增城將聚焦“現代活力核”“新廣州”戰略定位,把東部中心建設成為廣州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為此,增城將以世界眼光,對標國際一流,聚焦大灣區“一點兩地”新定位,高水平推進東部中心城市設計、空間拓展、產業集聚,打造引領大灣區、聯動長三角和京津冀、面向海內外的廣州東部綜合門戶,為廣州持續增強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提供重要支撐。

  這勢必要求東部中心的建設必須跳出增城一隅,拉高標桿,對標國際一流,以更廣視野、更高標準、更嚴要求高水平規劃建設,促進各類資源要素高效集聚、充分涌流,煥發城市勃勃生機,實現城市能級提升。“從城市副中心到東部樞紐再到東部中心,從‘五極之一’到‘三核之一’,定位的改變,力證東部中心要成為廣州‘二次創業’的戰略要地,加速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核心集聚地,打造挺起城市現代產業硬支撐。”

  樞紐能級整體攀升

  增城加速邁向縱橫互聯“大時代”

  起點為新塘站、終點為廣州北站、全長77.573公里的新白廣城際預計今年年底前全線開通運營。屆時,從增城新塘至白云機場最快約20分鐘,將推動增城融入珠江東岸穗莞深城際便捷客運交通走廊,快速連通白云機場、深圳及珠三角東南部地區。

新塘站

  廣汕鐵路7個新建站中規模最大的“新塘站”日前掛牌亮相。廣汕高鐵計劃今年9月底開通,新塘站將銜接貴廣、南廣、廣珠、深茂鐵路及京廣通道,溝通珠三角核心地區,并輻射粵西等地區。項目填補廣州樞紐東線鐵路的空白,連接京九、京廣、沿海大通道,是珠三角城際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的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是廣州“十四五”規劃重點構建“5+10+N”物流樞紐布局5個特大型物流樞紐之一,規劃構建“交通+物流+產業”融合發展平臺,建成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

  交通如血脈,血脈通,則城市活。只有交通樞紐真正“強”起來,東部中心才能真正“立”起來。東部中心建設“現代活力核”,離不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根據規劃,東部中心將統籌新塘、黃埔、增城、增城西站,打造廣州東部“三客一貨”的樞紐集群,提升東部中心樞紐整體能級和服務水平,強化樞紐作用,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為廣州鞏固提升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提供重要支撐。

  作為城市中心要持續發展、擴大輻射影響,參與資源配置、市場競合,勢必要集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資源。高效暢達交通樞紐的建設,正是其基礎性條件。

  今年以來,增城緊緊把握高標準規劃建設東部中心重大機遇,全力開展立體大交通體系建設,著力提升國際門戶樞紐城市能級,積極與黃埔區互聯互通,融入廣州“30分鐘通勤圈”、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助力東部中心建設成為廣州高質量發展的“現代活力核”。

  一張張更完善的交通網絡,讓增城加速邁向縱橫互聯大時代。目前,增城區擁有新塘站、增城站、增城西站三大交通樞紐,已開通或已落實規劃有4條國鐵、4條地鐵、3條城際、6條高速公路。從增城出發,全域10分鐘可上高速,30分鐘可達廣州中心城區,40分鐘交通圈內坐擁廣州、深圳兩大空港和黃埔、新沙兩大海港資源,1小時可達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通過增城的鐵路客運站,交通路網可連接長三角一體化區域、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協同發展地區。

  截至目前,增城區公路通車總里程達2275.338公里,一級公路通車總里程躍居全市第一,等級公路密度全市領先。其中,高快速路里程205公里,路網密度由0.06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0.13公里/平方公里,主干路里程增加48公里,路網密度由0.27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0.3公里/平方公里,路網結構不斷優化。

  產業規劃面向未來

  推動“芯顯車”主導產業集聚發展

  2021年,《廣州市支持村鎮工業集聚區更新改造試點項目的土地規劃管理若干措施(試行)》出臺,增城區仙村鎮上境村村鎮工業集聚區更新改造項目成為首批9個試點項目之一。為做好仙村鎮上境村村鎮工業集聚區更新改造項目工作,增城對接引入萬洋集團作為投資運營方,建設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制造項目,首期已于3月19日正式動工建設。引入萬洋集團后,經濟效益明顯,就業帶動效應強,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83.4億元,帶動就業崗位約2萬個。

  產業興則城市興。當前的東部中心,正聚焦“現代活力核”功能提升,高標準建設現代化產業集聚地、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挺起城市現代產業硬支撐、擔當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增城,作為重要承載區,更需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增城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立區,作為廣州東部先進制造業基地,這里有空間、有潛力、有責任、更有動力。今年以來,圍繞“芯顯車”等主導產業,增城大力推進企業增資擴產和新項目引進工作,重點推動廣汽部件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新程汽車工業華南基地等項目通過區投資促進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審議,加快推進越海增城智慧供應鏈中心等一批重點產業項目。目前,增城已精準引進增芯、中微、希音、維信諾等行業龍頭企業,推動形成“芯顯車”等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增城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76.71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居全市各區第一。其中,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增速在全市工業六區均位列第二;工業投資108.52億元,同比增長64.69%,總量、增速分列全市第二、第三;引進先進制造業項目26個;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超過110%,增速在全市位列第一。

  未來,增城將大力提升增城開發區等發展平臺承載力,推動增芯、越海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積極推動重大項目落戶,加快“芯顯車”主導產業集聚發展,提升牛仔服裝、智能家居、食品飲料等傳統優勢產業,布局先進材料、新型儲能、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每年整合產業用地5000畝以上、新引進100個以上產業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千億元,打造成為大灣區先進制造業高地。

  文旅融合宜居宜業宜游

  千年古邑繪就“詩和遠方”美好畫卷

  一座現代城市,必須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創造更加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城市環境。

  煙火升騰的喧鬧氣象,歲暮團聚的美好期待,正在增城區派潭鎮的青山綠水間蓄勢待發。8月13日,派潭鎮“村晚”文化活動啟動儀式在派潭村舉行,線上線下超過20萬人觀看。盛大的“村節聯歡晚會”,不僅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見證,也是派潭兒女情系桑梓的紐帶,更將成為這座嶺南特色生態旅游小鎮的重要標識。通過“村晚”調動全鎮資源,打造“吾鄉派潭”文旅品牌,派潭著力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派潭鎮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派潭“村晚”將會敞開懷抱,以開放的態度辦活動,既立足于弘揚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又著眼于交流時尚潮流的現代藝術。

  被譽為“珠三角翡翠綠洲”的增城文化底蘊豐富,生態環境優越,是有著1800多年歷史的嶺南古邑。自古以來,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內涵豐厚,景色宜人,文人名士薈萃,還擁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和特色美食。

  位于派潭鎮北部的密石村,山高林密、水土肥美、泉水長流,生態資源稟賦優越,毗鄰白水寨景區和7家星級溫泉酒店,擁有客家古村落、獅頭山桃花林、臥佛山、石燕洞、西林寺遺址等可開發旅游資源。近年來,該村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引入社會資本盤活村內閑置資源,打造宿山房、花溪于舍等民宿項目,吸引游客前來休閑度假;大力發展密石紅柿特色產業,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制作柿餅、柿子干等特色農副產品增加附加值,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加收入。

  “唱”響文旅品牌、“拉”動鄉愁情感、“彈”好美食樂章、“吹”響夜游號角……正果文旅小鎮核心區正果老街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現正積極推進4A級景區創建;年客流量超200萬人次,單日最高流量突破2.7萬人次,已成為珠三角地區鄉村游、近郊游熱門景區。

  走進增城,人們不僅可以欣賞白水仙瀑、荔湖碧道等自然風光,還可以感受欖雕和剪紙等濃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增城區依托增城歷史人文、自然生態、旅游產業等資源,發揮文化賦能、旅游帶動作用,穩步有序推動文旅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逐步擦亮文旅名片,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和旅游發展成果。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

  廣州東崛起教育醫療新高地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東部中心的建設必須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于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看名醫,真的舒心很多。”增城90后寶媽陳女士感慨,小孩生病時,身為父母往往很焦慮,一方面是擔心病情,另一方面是擔心看不到好醫生。劉女士也察覺到,這兩年尤其是今年以來,其朋友圈定位在廣州城區看病的動態少了很多。不僅如此,她還從身邊親朋好友處了解到增城也能開展不少大型手術治療,例如腦腫瘤開顱手術等疑難重癥的診治,不少人都感覺增城的醫療水平確實在不斷提高。

  比感覺來得更實在的是數據。根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增城累計投入近150億元用于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先后引進多方面優質醫療資源,并出臺醫療衛生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兩年來成功引進17人。

  截至目前,增城轄區內幾乎集齊華南地區高水平醫院“派別”,例如廣州市婦兒中心增城院區(“市婦兒中心”)、廣醫四院(“廣醫系”)、南方醫院增城院區(“南方醫系”)、增城區中醫醫院(“廣中醫系”,增城區中醫醫院為廣中醫教研醫院)、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學科帶頭人來自“中山醫系”)。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增城醫療算是厚積薄發,當前正持續發揮效能。”增城區衛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如今,不僅增城老百姓能在區內看上名醫,還輻射到粵港澳大灣區乃至華南片區的群眾,讓更多人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立足新階段,增城正全力打造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繼續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總量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部分。

  當前,增城正以東部中心為抓手,一體推進教育強區、科技創新強區、人才強區建設,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奮勇爭先。如今,增城教育可以提供優質學位,為引進人才創設環境;可以提高人口素質,為增城的發展奠定基礎;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城市經濟添磚加瓦。

  數據顯示,廣州增城區教育經費投入逐年提高,投入總額和增幅居廣州各區首位。目前,增城持續提升教育質量,推動形成大中小幼一體化發展的具有增城特色的現代教育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增城通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大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優質供給,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增城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廣州東部中心,城市的“現代活力核”,承載著建設“新廣州”重大使命的城市新“心”正冉冉升起。站在7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眺望廣州、廣東、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東部中心發展前景可期、空間巨大、機遇無限,必將為廣州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扛起更大擔當、實現更大作為。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