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塘站、增城站總體工程量已完成95% 計劃9月30日通車運營
樞紐是城市發展的血脈,大樞紐帶動城市大發展。
廣州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優化城市發展戰略空間格局,推動城市老中軸、新中軸、活力創新軸融合互動,實現老城區“歷史文化核”、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南沙“未來發展核”聯動發展。
東部中心如何建設“現代活力核”?7月26日,記者走進廣州東部了解東部中心規劃和建設情況。
由增城區488平方公里和黃埔區280平方公里組成的東部中心是廣州一帶一廊的交匯點,也是粵港澳大灣區100公里“黃金內灣”的北頂點,具有區位及立體交通等優勢。東部中心建設“現代活力核”,將加速形成現代產業體系核心集聚地,打造挺起城市發展的硬支撐。
建設東部中心:
構建11片高質量制造用地空間
建設廣州東部中心,是廣州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的重要舉措,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堅持規劃引領、提前謀劃、科學布局,與黃埔、增城兩區共同編制了廣州東部中心發展規劃。根據規劃,東部中心規劃范圍768平方公里,其中增城488平方公里,黃埔280平方公里。規劃提出的片區戰略定位為:粵港澳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面向“雙循環”的綜合立體交通樞紐,立足“黃金內灣”的智能制造引擎,鏈接科創“雙廊”的城市創智中心。
產業空間布局方面,打造“3+1+X”現代產業體系,構建11片共180平方公里的高質量制造用地空間。重點發展三大支柱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都市消費工業;優化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現代物流、總部商務、文旅消費、智造金融科技服務等;培育發展新興潛力產業:新材料、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生物醫藥等。
目前,走在新塘站附近,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大樞紐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流物流向東部中心聚集。增城方面有關工作人員透露,正以東部中心核心區交通優勢為重點,大力發展商務、金融、休閑、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加快提升城市綜合能級。目前已成功引進新世界華南總部、廣州保利國際金融廣場等多個總部經濟項目,增城區城投、增城區產投2個總部項目將于近期開工。同時加快完善城市高端商務服務功能,建設利誠廣場酒店等星級酒店和珠江國際商務綜合體,打造廣州東部重點商圈。
廣州東部中心核心區規劃效果圖
打造樞紐集群:
打造廣州東部“三客一貨”的樞紐集群
根據規劃,東部中心將統籌新塘、黃埔、增城、增城西站,打造廣州東部“三客一貨”的樞紐集群,提升東部中心樞紐整體能級和服務水平,強化樞紐作用,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其中,新塘站是東部中心“三鐵合一”“一站雙港”的中心站場。規劃提出,將新塘站由輔助站提升為主站,未來依托3條國鐵(廣汕高鐵、廣深鐵路、廣中珠澳高鐵新塘站聯絡線),3條城際(新白廣城際、穗莞深城際、佛穗莞城際),5條地鐵(13、16、17、20、28號線支線),打造“三鐵合一”東部樞紐中心(新塘站)。推進實施新塘站“零換乘”工程,實現國鐵、城際、地鐵“零換乘”;新增新塘站城市候機樓,直通白云、寶安兩大國際機場,提升出行品質服務。加快實施樞紐核心區集疏運工程,爭取新塘站周邊集疏運道路與廣汕鐵路同步建成。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穗莞深城際的新塘南站已經投入運營,從新塘南到深圳寶安機場只需要40分鐘。而新塘南站旁邊就是正在建設中的新塘站,整個新塘站的站體已基本建成,銀白色的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新塘南站是城際站,新塘站則是高鐵站。目前廣汕鐵路增城段土建已完成工程量95%,其中新塘站、增城站總體工程量均已完成95%,計劃今年9月30日通車運營。”此外,新白廣城際增城段已基本具備通車條件,計劃年底前通車運營;目前增設穗莞深城際北站廳和換乘大廳正在抓緊實施建設,計劃9月15日前與新塘站同步完工,國鐵與城際鐵路換乘時間將從8分鐘縮短到3分鐘,實現國鐵、城際、地鐵“零換乘”。
提升物流通道:
打造廣州東部國際物流港
7月26日上午,一輛載滿冷凍鰻魚的中歐班列從增城西站開出,這也是該站開通的首列冷鏈班列,將開往10000多公里外的莫斯科。
為持續強化廣州中心城市門戶樞紐功能,增強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集聚輻射能力,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廣州在“十四五”期間加快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奮力建設全球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具競爭力的國際物流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廣州特色的現代流通體系。伴隨著戰略升級,東部中心勢必要加速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核心集聚地,建設挺起城市發展的硬支撐。
增城西站
根據規劃,增城西站將建設成為以集裝箱、快運、特貨及綜合類業務為主的鐵路物流基地,打造為廣州東部集倉儲、加工、集配、綜合服務為一體的物流儲運中心。以增城西站為核心,建設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和中歐、東盟國際班列集結中心,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和外貿綜合服務,打造廣州東部國際物流港,打造運能卓越站港群以及大灣區國際班列集結中心和國際化物流供應鏈管理中心,是支撐大灣區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著力點。
推動軌道建設:
規劃5條國鐵、4條城際、19條地鐵
東部中心建設“現代活力核”,離不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規劃提出,構建起廣覆蓋、強連通的軌道交通網絡。依托5條國鐵、4條城際、19條地鐵,構建地區暢聯全國的“12358”時空圈,形成區域互聯、全國通達的鐵路網絡。高鐵方面,依托廣汕高鐵、贛深高鐵、沿海高鐵、雙龍高鐵,2小時可達海西城市群,5小時可達長江經濟帶、8小時可達京津冀城市群。城際方面,通過穗莞深城際、新白廣城際,“一站雙空港”直連白云、寶安兩大國際空港;加快建設廣中珠澳高鐵及新塘站聯絡線,實現與灣區西岸城市1小時聯系;加快建設新白廣城際和佛穗莞城際,推進建設深莞增城際,串聯東莞莞城中心、松山湖、濱海灣新區、深圳光明中心、前海等灣區高能級平臺,形成灣區暢達、中心直連的城際網絡。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有關工作人員透露,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佛穗莞城際的建設前期研究工作正加快推進,計劃年底前啟動實施建設。地鐵16、20、23、27號線的前期研究工作也正在開展,爭取納入廣州市第四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方案。
交通路網方面,將加密跨東江通道,打通跨市斷點,強化穗莞惠交通網絡連接,強化東部中心作為廣州東部交通門戶的地位。分流過境交通,客貨交通分離,構建地區結構合理、層級分明的城市道路系統。新增廣深高速臨江大道出入口,增設東江新橋、新槎大橋、石中大橋、增莞番高速等跨江通道,加強穗莞惠的交通聯系。推進臨江大道、永寧大道、福寧大道等區域重要發展廊道建設,推動黃埔增城內部斷頭路貫通,打造一個完整互通的廣州東部中心。
構建三大片區
東江創新活力灣:
打造消費服務業發展帶的重要區段,發展科創文旅、都市休閑、時尚文創等新業態。
智造產業集聚區:
推動增城與黃埔“雙輪驅動”,重點發展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打造先進智造產業集群。
廣州東部國際物流港:
依托公鐵聯運樞紐,打造區域供應鏈管理中心,聯動周邊重大產業平臺,聚焦供應鏈物流、跨界電商、冷鏈物流、保稅加工等領域。
“3+1+X”現代產業體系
重點發展三大支柱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都市消費工業
優化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現代物流、總部商務、文旅消費、智造金融科技服務等
培育發展新興潛力產業:新材料、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生物醫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