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廣州建設“一帶一路”樞紐城市
廣州:在“國際會客廳”里讀懂高質量發展密碼
  • 聽全文
  • 2023-04-19 09:57:52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仲春時節,珠江水碧;雨過天霽,萬物生發。4月下旬的廣州,高朋滿座,成了一座令世界矚目的“國際會客廳”。

  4月18日,“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正式舉行,來自美、俄、歐、中國周邊國家和其他眾多發展中國家的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以及外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駐華代表云集廣州,在三天的會期中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新機遇”這一主題,幫助國際社會更好地讀懂中國,助力廣東和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而在此前的4月15日,第133屆廣交會也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萬采購商云集琶洲,共同參與這場全球貿易盛會。

  一場場重大國際會議和商貿活動的背后,是一個個緊鑼密鼓推進中的重大項目、一項項密集落地實施的營商扶持舉措……2023年,廣州在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拿出新動作,展現新氣象,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眼下,這座千年商都正在通過自己越來越大的開放大門,讓世界讀懂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密碼。

  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作為“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的重要參與嘉賓之一,英國工黨影閣財政部發言人、議會上院議員戴維森勛爵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最深刻印象之一,就是新技術正在這里大步向前邁進,在他看來,這也將“決定未來會被塑造成什么樣子”。

  “大灣區有16家量子計算領域的初創公司,有粵港澳大灣區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還有更普遍的,就醫療產業而言,衛生水平不斷提升……這些無一不體現了對未來技術的關注。”他說。

  作為讀懂中國論壇的舉辦地和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廣州正是大灣區乃至中國著力推動科技自主創新進步的重要一員。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躍居全球第十;“廣深港”科技集群連續3年位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近年來,通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廣州全市科技實力實現了整體性、格局性的重大變化,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位勢持續躍升;隨著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戰略科技平臺掛牌運行,廣州戰略科技力量實現重大突破,一個創新實力強勁、產業活力迸發的廣州已經呈現在世界面前。

  同時,廣州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培育,科技企業矩陣不斷做強做大,全市145家境內上市公司中,108家為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75%,已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后備軍的科技企業梯次培育體系。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中國首個全產業鏈商業航天產業化基地、冷泉生態系統、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超聲速風洞、極端海洋動態科考設施項目前期工作已啟動……一系列標志性、引領性的科技自立自強項目在廣州按下“加速鍵”,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儲備動能。

  2021年,在香港浸會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任教18年的褚曉文教授舉家從香港遷往南沙。如今,作為港科大(廣州)數據科學與分析學域教授,褚曉文的研究聚焦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等新興學科和方向,成果能直接服務于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總部位于廣州、深圳的幾家龍頭通信、互聯網企業就近開展校企合作,借助褚曉文及團隊研究成果,提升了企業的算力、優化了效率。

  褚曉文說,在這里,科研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論成就,而是可以真實成為驅動新興產業發展的動力。

  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在制造業,厚植高質量發展產業根基,就決不能走脫實向虛的路子——近年來,面對復雜局勢和嚴峻挑戰,廣州始終將制造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發力方向,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2.3萬億元,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4.1%,連續兩年企穩回升,在新的高度挺起廣州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

  作為廣州發展實體經濟的主戰場、廣州工業強區,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形成以汽車、新型顯示、綠色能源、新材料、美妝大健康為代表的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以高端裝備、生物技術、集成電路為代表的三大百億級產業,“萬億制造”產業格局初顯。

  彈匣電池2.0、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高壓無鈷電池技術、昊鉑超跑車型、傳祺M8……作為廣州制造業的代表企業,廣汽集團在行業變革之際推出了一系列自主研發汽車產品。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慶洪說,汽車產業是廣州的第一大支柱產業,2023年,廣汽將努力挑戰汽車產銷、在地產值同比增長10%,力爭實現營業收入超1萬億元。

  積極加快國際交往中心建設

  企業家灣區對話、中國式現代化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機遇專題會議、外企高管看中國商訪活動、中華文化沉浸式體驗……在本屆讀懂中國論壇活動上,作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國際社會觀察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廣州為全球嘉賓“讀懂中國”再次鋪就一個充滿魅力的大舞臺。

  與此同時,另一批全球嘉賓正在廣州從另一個角度“讀懂中國”——正在舉行的第133屆廣交會上,美國、加拿大、意大利、德國、西班牙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8家境外企業參加進口展,進口展規模和時間均刷新紀錄。與會的泰國正大集團卜蜂蓮花超市對外事務總監鄒宇說:“全球各地客商和廣大國內企業云集羊城開展商貿洽談,背后是中國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體現。”

  千余年海絲起點、百余年革命薪火、四十余年改革先行——廣州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1000多年前,廣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100多年前,就是在這里打開了近現代中國進步的大門。40多年前,也是在這里首先蹚出來一條經濟特區建設之路。現在廣州正在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

  近年來,廣州持續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牽引帶動現代化建設。如今,廣州營商環境位居全國前列。在2019-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的營商環境評價中,廣州市連續兩年排名位居全國前列,全部18個指標獲評全國標桿。

  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著包括世界500強在內的全球企業紛至沓來。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廣州市場主體達315.55萬戶,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累計335家、項目1658個。當年全市實際使用外資574.13億元,增長5.7%,其中制造業外資增長約70%。

  從廣交會到“讀懂中國”專題論壇,廣州正積極加快國際交往中心建設。近期,在外國政要和跨國公司高管掀起的“訪華潮”中,廣州成為熱門參觀地之一,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法國總統馬克龍等接踵而至,讓廣州再次站在全球舞臺的聚光燈下。

  一方面,廣州積極“走出去”,通過頂層設計精心謀劃,持續擦亮“花城”“千年商都”“美食之都”等城市招牌。在海外舉辦多場推介活動,宣傳推介新時代廣州新機遇。

  另一方面,廣州積極“請進來”,構建新型國際交流平臺,敞開大門歡迎世界,共商共話國際議題。“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海絲博覽會、亞洲青年領袖論壇……近年來,廣州“搭臺唱戲”,一場場重大國際論壇會議輪番上演,廣州成為世界觀察中國、走進中國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廣州敞開胸懷,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高水平建設國際交往中心,用更加開放的姿態參與國際競合,對外講好廣州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廣州市有關負責人說。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