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全面提升開辦企業一體化便利服務的意見》
優化市場準入工作是全面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環節,開辦企業的“照(營業執照)章(刻制印章)稅(申領發票)銀(銀行開戶)保(就業參保登記)金(公積金)”六件事,在廣州辦理再提升!
6月15日,16屆1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全面提升開辦企業一體化便利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深化廣州市開辦企業便利化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提升服務企業水平。
申請開辦企業可同步辦理多個事項
《意見》明確了開辦企業的環節、時間,開辦企業涉及事項,在“一表填報”“一網通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可通過一網通平臺一次性同步辦理或分段辦理,實行開辦企業一網通辦全覆蓋,實現電子化全流程辦理。
申請人通過一網通平臺申請開辦企業,可以選擇一次性同步申辦營業執照、免費刻制印章、申領發票和稅務UKey、辦理就業和參保登記、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預約銀行開戶等事項,也可以在申請營業執照后通過一網通平臺分段辦理上述事項,最快0.5天辦結。
申請人通過一表申請開辦企業后,可以選擇同步領取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電子發票等電子辦事結果。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建設“e證通”應用,各有關部門應當以電子營業執照為基礎,依托“e證通”應用推進電子辦事結果無接觸送達,將電子印章、首次申領電子發票結果、電子許可證及備案憑證、社保信息和企業賬戶預約賬號等同步歸集至企業名下,形成企業專屬化個性名片。企業營業執照上則有二維碼,一碼展示企業證照情況,實行“e證準營”,社會公眾可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企業證照信息。
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電子發票系統等都是開辦企業電子化要素的組成部分。《意見》提出要深度拓展開辦企業電子化要素應用,加強其與廣州市可信認證服務平臺對接,推動電子證照互認。探索企業在商事登記、涉稅服務等政務服務,企業銀行開戶、招投標、用電用水用氣等公共事務,以及企業商務活動中廣泛應用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等。《意見》還提出推動涉企證照智能聯辦。申請人通過一網通平臺申領營業執照時,可以與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高頻許可事項組合聯辦,實現全流程電子化辦理,無需提交紙質材料。
通過數據共享,新開辦企業后,實行就業登記和參保登記統一辦理。申請人通過一網通平臺開辦企業一并辦理或在領取營業執照后單獨辦理參保登記,均無需填報就業信息,申辦成功后可以通過“e證通”應用快捷獲取參保登記結果信息。
銀行開戶方面,廣州要探索推廣企業賬戶預約賬號免費開戶服務。申請人通過一網通平臺開辦企業,可以選擇一站式同步填寫開戶申請信息,經企業授權同意后,一網通平臺可以將相關信息實時推送給企業選定的開戶銀行,企業可以通過“e證通”應用快捷獲取開戶銀行反饋的企業賬戶預約賬號,方便在企業開辦后快捷辦理代扣代繳稅費、社會保險費等事項。廣州鼓勵各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免費銀行開戶等服務,探索銀行開戶全程網辦模式,加強政銀合作,暢通信息共享渠道。
實行住所(經營場所)自主承諾申報
《意見》提出多項便捷措施助力企業準入準營同步提速。《意見》明確,實行住所(經營場所)自主承諾申報。申請人申報的住所(經營場所)在標準地址庫范圍內的,除涉及負面清單不實行自主申報外,一網通平臺可以自動匹配并提供標準地址選擇,申請人承諾申報的住所(經營場所)合法真實有效即可辦理,無需上傳產權證明或租賃合同等材料。據悉,不實行自主申報的行業包括了娛樂服務業,具體含歌舞廳經營,電子游藝廳經營,網吧經營,兒童室內游藝廳經營,射擊場經營,游樂園經營,洗浴服務,足療、保健按摩、桑拿汗蒸,電影院等領域。餐飲業,包括餐館、飲品店、糕點店和小餐飲四類。此外,危險品行業、金融業、安全服務業、教育和衛生行業等納入負面清單。市、區人民政府將逐步減少住所(經營場所)自主承諾申報負面清單。
《意見》指出,市市場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全面應用區塊鏈、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等信息化手段,集成電子營業執照身份認證和公安部門身份認證系統,建立數字身份信用體系,實現“一次認證,全網通辦”,推動身份驗證信息互認。
外商投資方面,《意見》提出推行外商投資企業準入一站式服務。相關部門依法推行外商投資企業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實現外商投資企業登記信息、審批(備案)信息雙向推送、數據共享、結果互認。推動深化商事登記“跨境通”服務,為港澳投資者提供足不入境、離岸辦理的一站式服務。
此外,為了讓開辦企業更便利,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通過一網通平臺為申請人提供開辦企業5G智慧優享服務,通過智能機器人、5G消息、遠程可視化導辦管家提供全程精準導辦,實現辦事指引100%數字化、影像化,并建立開辦企業“網購式”便利服務機制,增強企業獲得感。
準入的放寬并不意味著放寬監管。《意見》強調要加強對自主申報事項的事中事后監管。如通過“雙隨機、一公開”和信用風險分類監管機制,加大對企業自主申報事項的抽查頻率;對于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或者公示的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向社會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