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廣州建設“一帶一路”樞紐城市
從1.0到5.0:黃埔營商環境改革迭代記
  • 聽全文
  • 2022-06-08 17:55:43
  • 來源: 黃埔區
  • 分享到
  • -

凸顯在國家試點中的使命擔當,更精準、更主動服務市場主體

1.png

廣州黃埔區搶抓廣州知識城上升為國家雙邊合作項目的機遇,深化知識產權運用的保護綜合改革試驗,成為國內知識產權要素最齊全、鏈條最完整的區域。圖為知識城新貌。

2.png

粵芯項目從項目籌建到打樁建設到運營投產、人才引進等方面,都得到黃埔區的支持。

3.png

科創活力迸發的廣州科學城。

  自2018年獲批全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以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政策不斷加速迭代升級。營商環境改革1.0突出“創建實驗區”,2.0突出“建設實驗區”,3.0突出“指標體系提升”,4.0提出全方位打造“黃埔Smile”營商品牌。5.0改革將進一步凸顯黃埔在國家試點中的使命擔當,強調更精準、更主動服務市場主體。

  ■Step 1.0
   創新三大營商機制,創建營商環境實驗區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引擎,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勇擔探路先鋒的重任,于2018年率先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州要“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在營造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上出新出彩”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在行政審批改革、政策兌現服務、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三大方面獨領風騷,同時也拉開了優化營商環境改革1.0版的序幕。

  其中,在行政審批改革方面,大膽削“繁”,治“拖”、破“堵”,深化全國“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全省“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改革試點,設立廣東省首個行政審批局,開展“承諾制信任審批”“定制式審批服務”,“來了就辦,一次搞掂”等特色改革,在全國首推“秒批”政務服務事項,涉企證照實現“44證合1”,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從原來的110個工作日縮短至15個工作日。

  在知識產權改革方面,該區搶抓廣州知識城上升為中國—新加坡國家雙邊合作項目的機遇,深化知識產權運用的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先后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國家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國家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成為國內知識產權要素最齊全、鏈條最完整的區域。

  該區強化政策兌現改革創新,通過兌現“一門式”辦理,將全區13個業務部門52項政策231宗事項歸口統籌辦理,暢通政策落地實施的最后一公里。2017年到2018年兌現近2萬宗,單宗平均兌現時長壓縮至10.5個工作日,成為全國第一個公開承諾營商環境政策限時兌現的地區。

  ■Step 2.0
  28項改革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新高地

  2019年7月,廣東省委深改委印發《廣州高新區(黃埔區)建設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實施方案》,從營造方便快捷的政務服務環境、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優質高效的要素供給環境、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環境四個方面賦予黃埔區28項改革任務,首批授權支持該區省級管理權限事項28項,其中委托或下放管理權限11項、支持事項17項。標志著該區營商環境進入2.0時代。

  通過設立全省首個行政審批局,該區率先實現企業籌建全鏈條38個事項“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個窗口統一辦受理,一套圖紙統一跑報建,一個系統統一管審批;借鑒新加坡經驗創新實施行政審批與技術審查相分離。

  “承諾制信任審批”“訂制式審批服務”“秒批”“信任籌建”和“帶規劃方案”出讓土地模式等多項改革創新舉措,實現了“流程最優、材料最簡、成本最低、時間最短”,跑出最快審批速度,打造企業服務“高速路”,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從110個工作日壓減至15個工作日。

  在企業開辦方面,率先實現“一天辦”“一鍵辦”,全部環節1天辦結。在企業籌建方面,出臺全國首個“信任等建行動方案”,邁出“一個月審批、三個月交地、六個月動工”快節奏,一批重點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該區在廣東全省首次實現“照”“章”“銀”“稅”全流程“零收費”,預計每年可為企業節省費用超1000萬元;為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推出的10多項免費服務,每1萬平方米為企業節省15萬-20萬元籌建成本。

  在政策兌現方面,該區建設了全國首個限時辦結政策兌現服務信息系統,設立全省首個政策兌現服務窗口,13個業務部門的304項兌現事項一個窗口受理,限時辦結,兌現時長不超過34個工作日。自窗口推行以來,累計4000多家企業受益。

  ■Step 3.0
  打出政策組合拳,對標世行和國家評價指標體系

  2020年3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推出營商環境改革創新促進辦法(簡稱“營商環境10條”),以及進一步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簡稱“措施”),標志著黃埔營商環境建設進入3.0時代。

  其中,前者從宏觀層面、內部機制為全區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更有利的保障和支撐,后者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從商事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16個方面提出99項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具體舉措,形成了對標世界銀行、國家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10+99”(營商環境10條+99項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

  在技術層面,該區充分發揮區塊鏈、5G、大數據等在辦理納稅、跨境貿易、政務服務、司法審判等領域的應用。例如,推出稅企5G視頻溝通平臺,實現稅企多人在線視頻交流,便捷納稅人政策咨詢、輔導渠道。此外,“智慧破產”審判系統可運用5G技術召開債權人會議,實現法院、全國各地債權人、破產管理人即時連接、信息同步,提高破產審判智能化水平。

  在制度層面,措施提出,加強與中國港澳地區及新加坡等國際先進營商規則銜接,加快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例如,試點中國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探索試行商事登記確認制等,拓展與新加坡在科技創新、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合作,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加速集聚,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源和增長極。

  其中的亮點包括:為破解企業開辦多頭跑動、材料重復、虛假注冊等問題,全面推廣“區塊鏈+AI”商事服務模式,企業注冊地址自動校驗、經營范圍智能推薦,實現企業開辦全程“零見面”、0.5天辦結。

  為助力“中小企業能辦大事”,該區設立分別不少于2000萬元規模的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池,建立健全信貸風險補償機制,著力提升企業獲得信貸便利性。

  ■Step 4.0
  “黃埔smile”營商環境品牌走向世界

  2021年3月,時隔一年之后,孜孜不倦優化營商環境的黃埔,再次出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化改革創新全面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下稱“營商環境改革4.0”),從指標提升、市場環境、國際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實施保障共6個方面出臺168條改革舉措,全方位打造系統化(Systematization)、市場化(Marketization)、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法治化(Legalization)、高效便利化(Efficient-facilitation)的“黃埔Smile”營商品牌。

  黃埔營商環境改革4.0瞄準營商環境評價指標,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為原則,在制度層面進一步創新;出臺并細化“工業快批10條”“優化消防審批”等改革措施,依靠制度的剛性約束,推動各領域改革系統集成。

  4.0改革更加重視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一方面充分發揮人工智能AI、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政務領域的作用,率先探索企業鏈碼、全面推廣電子證照、建設“容e查”平臺,以數字化轉型倒逼服務方式重塑,讓“數據跑”代替“群眾跑”;另一方面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深化“新郵政+智政務”服務模式、增設政務服務智慧分中心、實行園區“首席聯絡員”等,多措并舉優化市場主體辦事便利度。

  4.0改革還通過深化第三方評價、“吐槽大會”、營商環境觀察員等相關制度,不斷提高社會共同參與度,深入了解企業經營的痛點、難點、堵點等問題,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優化營商環境”的氛圍。

  同時,該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知識城總規獲國務院批復為契機,將商事登記“跨境通”范圍從中國港澳地區拓展至新加坡地區,推動信用建設、知識產權等領域與中國港澳地區互認互通,深化“單一窗口”“兩步申報”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國際化水平,讓“黃埔smile”營商環境品牌走向世界。

  ■Step5.0

  推出125項服務市場主體新舉措

  今年6月1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出臺《服務市場主體 進一步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正式啟動“營商環境改革5.0”。

  “營商環境改革5.0”以“服務市場主體”為主題,圍繞指標提升、市場環境、國際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和“硬環境”6個方面,提出23個領域125項具體改革任務,是對“黃埔Smile”營商品牌的一次全新升級,將切實提高市場主體滿意度和獲得感。

  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局局長吳火華表示,“營商環境改革5.0”既涉及體制機制、流程再造、服務提升等“軟環境”,又覆蓋公共資源配置、產業基礎配套、城市品質等“硬環境”。

  其中“服務市場主體”是新政的關鍵詞。一方面,該區將以更大力度服務保障黃埔“四個萬億”計劃,加速落地重點項目、發展重點產業;另一方面,將進一步優化資金、知識產權、技術、人才等要素配置和供給,更深層次推動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特別是通過“小切口”改革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著力以更精準、更主動的服務,去解決企業的“關鍵小事”。

  據介紹,“營商環境改革5.0”圍繞企業最為關心的用工、居住、交通、子女入學等營商“硬環境”問題,提出“十招”為企業排憂解難。

  例如,加大校企合作、東西部協作,多元化滿足區內企業用工需求;用好保障房政策,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搭建工業用房供需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需求跟蹤、撮合對接服務。

  案例1

  粵芯半導體:經歷黃埔營商環境1.0到5.0

  粵芯項目是經歷了黃埔區營商環境1.0到5.0全過程的代表性企業之一,從項目籌建到打樁建設到運營投產、人才引進等方面都不斷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尤其是信任審批和人才綠卡制度,更有賴于黃埔區優良的營商環境。不少從外地來到黃埔區的粵芯項目員工享受到了黃埔“上管老、下管小”的營商環境服務。
投產后的粵芯繼續受到黃埔區“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全面服務。如項目要求電力供應穩定,黃埔區從2019年7月推動云平站第二臺主變壓器投用,使粵芯滿足真正意義的雙回路進線;到2020年5月建成儲能電站,在停電時持續為粵芯工廠供電2小時;再到為工廠加裝穩壓設備和直流穩壓裝置避免壓降對廠務系統的影響。在黃埔區政府和供電局的協助下,粵芯生產用電得到了更“穩”的保護。

  案例2

  西門子:“信任籌建”為新廠快速落地保駕護航

  黃埔區政府積極推行“信任籌建”政策,幫助廣州西門子變壓器有限公司配變新工廠的快速落地掃除了障礙。據悉,配變新工廠在全省率先采用“帶規劃方案”出讓用地新模式。該模式先行完成規劃方案編制及審查,依法摘牌取得用地后,依托黃埔區“信任籌建”辦理施工許可證,采用部分信任材料3個月內后補模式,從提交必要材料,到許可證批復僅用1個工作日。通過“信任籌建”在項目正式動工前期2個月內完成土地清表、土方外運、綠化遷移等籌備工作,有效提升項目籌建進度。

  “通過‘信任審批’‘信任籌建’以及智慧籌建APP,我們感受到被信任、被重視和被服務。”廣州西門子變壓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逄增君表示。

  案例3

  華銀健康:獲全國首單專利知識產權融資2300萬元

  2019年9月11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發行了全國首單專利許可知識產權ABS,創造了全新的知識產權證券化業務模式。該筆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選取華銀健康等11家民營中小科技型企業作為首期底層專利客戶主體。

  “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不看固定資產只看知識產權資產,這與我們創新發展的理念十分吻合。”華銀健康總經理黃春波表示。

  華銀醫學聚焦醫學診斷服務領域,但前期創新投入大、需要大量流動資金等問題仍考驗著企業的可持續創新能力。隨著廣州開發區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成功落地,華銀醫學通過該產品對4件發明專利進行專利許可,有效反哺企業的研發工作。

4.jpg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