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大灣區 大未來——灣區動漫故事會(2021年第54場)
時間:2021年4月28日16:00
地點:詠聲動漫大樓
廣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布處葛思坤: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
歡迎來到“大灣區 大未來——灣區動漫故事會”現場,在活動開始之前請允許我介紹今天到場的領導和嘉賓,他們分別是:
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部與新聞發布處林彥華
中共海珠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劉仕君
廣州市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動漫行業協會會長、廣東詠聲動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古志斌
廣東詠聲動漫股份有限公司電影事業部總經理黃龍
廣州美術學院鐘鼎教授
詠聲動漫電影事業部導演鐘裕
詠聲動漫電影事業部導演謝賜麟
詠聲動漫電影事業部導演陳博智
還有我們熟悉的媒體朋友們,歡迎各位的到來!
就動漫產業發展而言,粵港澳大灣區地位超然,而廣州在業內外人士口中更有“動漫之都”的美稱。豬豬俠作為從廣州走向全國的原創動漫品牌,與我們一起見證著灣區動漫文化的發展。豬豬俠大電影的第六部《恐龍日記》也將在在5月1日正式上映。下面我們一起觀看大電影精彩預告,見證《豬豬俠大電影·恐龍日記》!
(視頻播放)
觀看完精彩的片花,我們迫不及待想進一步了解影片背后的創作故事了。下面,有請詠聲動漫電影事業部總經理黃龍為我們簡單介紹。
黃龍:
各位媒體朋友:
下午好!
很榮幸和大家歡聚在此,參與“大灣區 大未來——灣區動漫故事會”,豬豬俠IP的發展離不開大家的幫助和支持,作為豬豬俠系列的第六個電影,《豬豬俠大電影·恐龍日記》于今年五一黃金周上映,故事以超星特工阿五前往恐龍世界尋找豬豬俠為故事的主線,講述了阿五在恐龍世界結識了一幫朋友,在這過程中遇到各種危機、各種困難,最終阿五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弱點,和它的伙伴一起解決了問題,大家都獲得了成長。
豬豬俠會一如既往陪伴在小朋友的身邊,為小朋友打造一個美好的動畫世界。我們這次即將上映的大電影,在電影的制作上進行了四次以上的升級,我相信這部電影會是我們豬豬俠電影系列中水平最高的一部,希望在五一黃金周和在座各位一起見證豬豬俠票房的歷史新高。
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和嘉賓的蒞臨,我相信未來詠聲會有更多優秀的電影項目在電影院與大家見面,粵港澳大灣區的動漫也將發展得越來越好。
葛思坤:
感謝黃龍先生的分享,也希望各位在五一期間帶上家人朋友走進影院觀看《豬豬俠大電影·恐龍日記》!支持廣州動漫。
今天,我們也邀請了4位動漫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年人才來分享他們的動漫故事。
首先,掌聲歡迎廣州美術學院動畫專業副教授鐘鼎帶來他的分享。
鐘鼎: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
非常榮幸在這里分享我的故事,我給我的故事取了一個小名字“隨新而動”,“新”是創新的“新”,“動”是動漫、動畫的意思。我故事分四個話題,第一個話題從這張照片開始,在2008年的時候,我從赫特福德大學畢業,躊躇滿志簽約了當地一家動畫公司,我本以為我的動畫夢想會從歐洲開始,但是命運給我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玩笑,我的工作簽證被拒簽了,當時我挺失落的,但是這個時候廣州美術學院給我拋來了橄欖枝,于是我買了一張昂貴的機票來到了廣州。
因此,這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機遇、新的環境、新的文化,也讓我感受到廣州全新的氣息,廣州這種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化氣息,包括它創新的意識以及包容、多元的態度,讓我感覺我回到了家里,相比歐洲那種孤寂的環境,我更愛廣州這片土地。我也變成廣州的老師,我在這里有了自己的家庭,我的小孩變成地地道道的廣州人。
我在美院的生活又是怎么樣的呢?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視野,因為它給了我新的思維、新的理念以及新的角度,我本科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我的背景應該是影視人,但是在這邊對于動畫的理解,美院有更多的設計理念,而且美院的諸多前輩,諸如尹定邦教授、趙健教授、王紹強教授以及曹雪教授,他們都身體力行地凸顯著廣州美術學院商人美院的特征,向大家傳遞產學研的實踐以及強調學以致用的關鍵意識。他們這種身體力行也啟發了我,因此在我當老師期間,我不斷在嘗試著讓我的學生做出更多接地氣、更多與產業接軌的作品。這就是我們做的嘗試,這個階段我可以跳出動畫的本體,我可以嘗試游戲、玩具,從不同角度來觀察這個產業,這也讓我獲益良多。
同時,我也發現了一些缺陷,比如同學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但是他們缺乏落地的實踐以及資金、技術的支持,因此我也產生一些新的想法,構建一些新的平臺,用新的模式、新的領域產生新的希望。于是我和詠聲動漫各位同事一起聊起了詠聲青年動畫藝術家扶持計劃,這個計劃讓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然后讓詠聲動漫藝術家們為同學們提供了足夠技術和經驗的支持。
2018年,我們嘗試《覺醒》這個項目,是我帶領著4位本科生以畢業設計的形式進行創作。在這創作過程當中,詠聲動漫的藝術家們給予了我們非常多的經驗支持和建議,因此作品完成后,也獲得社會廣泛關注,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于是我們在2020年再次合作,用更加完善的模式、更雄厚的資金以及更優秀的藝術家,一起配合進行動畫創作。這個動畫名字叫《落凡塵》,相信很多朋友已經熟知了,它的成功給我們打了一針強心劑,也證明校企合作方式是非常好的。它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夢想、新的資源、新的團隊,也產生了新的目標。有更多的資本、更多的專家、更多的專業人士加入團隊中,我們決定把它打造成一個真正的大電影,能夠在大屏幕上給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民看。
我們有了這樣的團隊,有了這樣的技術和資金的支持,相信它能夠成為一個非常經典的作品,這也是我們的愿景。因此,我特別希望通過這樣的模式,通過這樣的實踐,為美院的動畫教育積累實踐的經驗,同時也希望為灣區的動畫電影發展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這是我的故事。謝謝各位!
葛思坤:
感謝鐘教授。
通過鐘教授的分享,我們可以發現動漫行業的發展也逐漸加大了對于動漫專業人才的需求,包括廣州美院在內的各大高校積極將教學和產業對接,把教師授課與項目實踐結合,校企合作已經成為動漫人才培養的重點培育方式!
下面,有請詠聲動漫電影事業部導演,來自香港的謝賜麟帶來他的分享。
謝賜麟: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
我是詠聲動漫電影事業部的導演謝賜麟,大家可以叫我Tom。
我在香港出生,因為我普通話一般,所以我用粵語和大家交流,希望大家見諒。
在2001年加入動畫電影行業,曾參與制作了《小門神》《精靈王座》《風雨咒》《姜子牙》等國內外項目制作,從加入電影行業到現在,剛好20年。
由于行業環境的原因,香港已經沒再開發動畫電影項目。我有一段時間轉投廣告行業,但對我來講,做廣告沒有辦法發揮累積的經驗。從這一刻我意識到,創作動畫電影,才是我的夢想和使命。
于是我將目光放到內地的這個發展空間,開始闖北走南的旅程。
第一站就去到北京。北京的面試體驗,因為我普通話水平,其實不算太順利,但是專業上我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得到老板的認可,他可以給機會我參與各種項目。
我們當時的目標是探索中國動畫最高水平,這是一個挑戰,但我覺得很充實,很有沖勁。也都是這個時間,我學習內地的企業文化,科學管理,同時對我來說還有一個得益可能是,學會普通話,但我普通話現在講得不算好。
這個經歷是一個非常好的出發,在完成《小門神》之后,我留意到另一個項目《姜子牙》,這個項目可以和行業里最優秀頂尖的人才合作,導演及同事都是動畫圈內享負盛名。同時認識了好多年青有才華的藝術家,在這段愉快的創作時間就二年過去。
我就離開北京去到上海。上海環境,和香港有點相似,非常喜歡上海,當時覺得可能會一直定居在那里。我有好多同事是上海人,聽到他們講的上海話,但可惜我沒有學到一句。
回到工作上來講,在上海主要做了《精靈王座》的項目,但完成之后沒有其他吸引的電影項目,我發現上海的動畫電影土壤并不算很好,更多發展方向和機會是往游戲行業。所以當時我就遇到和在香港面對一樣的問題——城市不錯,有點偏離我的動畫電影夢想。
不過總的來講,這個旅程還是充滿幸運。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廣州對我來說可以實踐夢想的地方。為什么這樣說?
因為這里有熟悉的語言環境,有好吃的東西,與港澳文化比較相通,更重要就是廣州對電影項目開發的堅定和決心。眾所周知,動漫行業現在是處在人才競爭非常激烈的環境下,
但動漫氣氛濃重的廣州對我們電影藝術人來講是一個友善和充滿想象力的環境。
一方面,灣區有廣闊的市場,廣州動漫產業發展多年,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所以現在廣州動漫電影發展非常迅速,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原創動漫IP從廣州走向全國、甚至全球;
另一方面,這里有好多志同道合的動畫人才一起奮斗,可以輕松實現自由創作的夢想,看到自己的作品可以被市場接受,對我們是非常大的鼓勵,所以我會繼續鼓勵全國的朋友和我們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
我的旅程,來到廣州這個舞臺。故事發展到這里,不是結束,對我們來說是更加精彩的開始。我們之前準備的非常充足,現在是時候迎接我們黃金時代的來臨。
再次感謝領導和媒體對我們的藝術創作和電影行業的支持,我們將由大灣區出發,通過動漫向全國以至全世界訴說我們的故事。
非常高興和大家分享,謝謝。
葛思坤:
感謝謝導和我們分享他的追夢故事,正如謝導所說,其實廣州是一個宜居宜業的城市,從工作到生活,從動畫夢到廣州情,都能在這里尋找到自己的空間,很高興能有越來越多像謝導這樣的優秀人才、港澳青年來到廣州追夢、圓夢。
現在,讓我們有請詠聲動漫電影事業部導演,同樣是來自香港的陳博智先生帶來他的分享。
陳博智: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
我是廣州詠聲動漫電影事業部的導演,陳博智。
我在香港出生,入行到現在已經有14年頭了。我之前做過做過《阿童木》《馴龍高手TV版》《綠燈俠TV版》等項目。但我的經歷可能和其他導演不同。
因為我在入行前,我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裝修學徒,物流文員,酒店服務員,甚至連私家偵探也做過,當時剛剛畢業,對自己未來發展方向有些迷茫。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三維動漫,于是我在香港的動畫公司做了四五年。那時候我是負責《阿童木》,《阿童木》這個項目是和很多海外的公司合作的大項目。
2011年,我決定來大陸發展,從香港來到廈門, 廈門西基是一家很強的動畫公司,這家公司讓很意外,動畫人才很多,西基能夠接觸到的海外項目,居然比香港還要多。我在西基又做了幾年,技術進步了很多,成長也很多,工作都覺得我做得不錯,所以公司派遣我到臺灣一家公司,做另外一個項目就是《馴龍高手TV版》,在臺灣工作一年后,我還是想回到內地發展,于是我又回到了廈門。回到廈門后,我嘗試創業,創業的時候是做密室逃脫,當時我們開的是廈門第一家密室逃脫,那時候年輕人都很喜歡玩這個游戲,所以發展得不錯,但是一邊創業和一邊做動漫,始終都會分心的,于是,我退出了密室逃脫,繼續發展我的動漫事業,最后我來到了深圳,我在深圳做了幾年之后,可能我經驗比較豐富,我之前一直有接觸海外的項目,我就來到廣州詠聲動漫開始我的動畫工作,帶領著我的動畫團隊,探索了很多不同的動畫項目。
其中原創項目《星途》是和海外公司合作,廈門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地方,但是原創動漫會少很多,他們一般都是做外包的,我個人會覺得壓力會大一點,但是廣州不同,一方面,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離香港很近。另一方面,飲食文化基本上跟香港也很相近,美食很多,茶餐廳,雞蛋仔等,加上我覺得廣州人包容性很強,又熱情,起碼他們說廣東話,大部分香港人應該和我一樣,普通話不是很好,所以廣州會舒服很多。
最后,我們項目一定和國外有更多的合作,因為這是一個趨勢,對于國漫發展而言有很多發展空間。立足灣區,我們有更開放的動畫文化,必然會吸引更好的項目、人才往這里匯聚,同時,我們也有一定的實力向海外輸出我們的內容和創意,也希望未來,自己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動畫導演,把中國動漫更好的創意和故事,帶給全世界。
謝謝大家!
葛思坤:
感謝陳導的分享。其實廣州豐富的資源和機會不僅成就了一大批國家重點動漫企業,也吸引了像陳導這樣港澳的動漫人才,發現廣州、愛上廣州并且扎根廣州。
下面有請最后一位分享嘉賓,詠聲動漫電影事業部導演鐘裕帶來主題為“國漫加快出海步伐 堅持用原創動漫講好中國故事”的分享,有請鐘導!
鐘裕:
各位媒體朋友:
你們好!
我是廣東詠聲動漫電影事業部的導演鐘裕,作為廣東客家人,我在創作上喜歡從傳統文化上創作的,秉著對動畫的熱情,2005年,來到廣州就讀動畫專業,我相信每個中國動畫人都希望做一部屬于自己的作品,面向全世界。尤其迪士尼和皮克斯三維動畫,讓我們也發現了動畫的新世界,但現實是骨感的,我當時是學校第一批動漫專業的學生,沒有前輩可以借鑒的,最后動畫只會做網頁的動畫,沾邊的動畫,所以這幾樣東西讓我幾度轉化了學習的方向,畫來畫去總是不滿意,當時內心總覺得好像缺了什么,內心仿佛有個種子想生根發芽,但是卻沒有土壤讓我發展。
直到2007年我辭去第一份實習工作,第一份實習工作也不是動畫,是園林規劃設計。在公車上當時有一個紅色的小豬,在做一些無厘頭的搞笑表演,我回頭一看長得“挺抱歉”的,再看幾眼動畫挺流暢的,又在想哪家公司做的,就抱著思考的狀態回到學校,回到學校路上,剛好遇到招聘會,招聘會一眼就看到非常大的豬豬俠海報,當時我也不知道它叫豬豬俠。試一下,反正也剛辭去第一份實習工作,自己也覺得剛才看到豬豬俠動畫還挺有意思的,那就去試一下。
當時招聘負責人就問我:“你有簡歷嗎?”我說:“沒有。”因為剛辭職,也就沒有準備簡歷,當時他就和我說:“你知道我們公司做什么的嗎?”我想都不想就直接說:“我知道,你們是做豬的。”回答之后我自己也是懵的,接著我就做了測試圖,當時內容就臨時給了一個內容,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我就根據這句話隨便畫一個草圖,他很認真看了很久,和我說了一句:“你回去再發一份簡歷和作品給我。”走的時候,很有深意和我說了一句“你以后會以做豬為榮的”。
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和大家所想的一樣,我從此在這里做了11年的豬。從業期間,我也認識到我的亦師亦友的朋友,就是巴西,他現在也是詠聲動漫的副總裁,這里要感謝他,因為是他讓我知道什么叫動畫。我們一直秉承著熱情,就有了現在的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豬豬俠系列大電影,我們做第四部電影的時候,總是覺得缺了什么,這種感覺卡住了,創作團隊也遇到瓶頸,內心的種子雖然找了養分,但是有點發育不良。
2017年,廣東詠聲動漫的boss,剛好去迪士尼帶回了非常棒的分享會,還有就是帶回了迪士尼元老和我們做了一次交流,在此次之后對動畫的創作和理念有新的認識,這個印象最深刻就是當時迪士尼元老說我看一下你做什么,我就給他看了第四部電影的角色,他問了一個問題讓我很有感觸,他說:“這個圖騰想表達什么,有什么目的性?”我當時就懵了,他再拿出他正在做的《海洋奇緣》,他說:“這些圖騰都是有真實依據而且跨越種族、跨越語言,讓你很明確知道它想傳遞的信息。”我當時立馬就覺得原來這個東西是那么重要的,就是文化的符號和國際化是這么重要的。
這應該也是我們未來秉承的信念,應該要突破的地方,所以就有了第五部電影的不可思議世界的世界觀,我們把它直接進行了動畫和真實世界的結合,我們用了地標性的建筑,比如廣州塔、琶洲會館、廣州公交站,左邊是真實的素材,這邊是女主人公的建筑,我們用了老西關的騎樓等作品,第一次嘗試用廣府文化結合故事作為中國元素背景。
緊接著2019年就推出獲得國際獎項,目前為止已經達到20多項獎項,這是《獅子學獅》的短片,我們是起源于廣州,但是它是動物園過氣的明星獅子,想通過學習舞獅重新得到觀眾歡迎的短片故事。獅子學習人類仿照自己舞獅行為的表演,運用了類似好萊塢式故事表達方式,結合舞獅作為廣府非遺文化和中國元素,而且在國際上辨識度是非常高的,我們就把這兩個東西有機結合,進行國際化的嘗試,我覺得結果還是樂觀的,起碼也得了20多個國際獎項。
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故事也源遠流長,灣區文化也有特色,隨著灣區人文打造和動漫企業的發展和行業資源匯集、人才的匯集。我相信未來灣區的故事和中國的故事會越講越精彩,以后在國際上也會越來越有說服力、傳播力、影響力。作為當初的一個原則遺憾,以后我會用更多的作品來進行補充。
謝謝大家!
葛思坤:
感謝鐘導的分享。
請鐘導留步,國漫出海,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傳遞好中國文化必不可少的途徑和方法,
相信在廣州優渥的文化土壤和產業環境孕育下,我們的國漫故事會更加出新出彩!
下面,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其他三位分享嘉賓上臺,和我們進行一個簡單的交流互動。
其實,剛才聽了四位導演和教授分享以后,我有很多感觸,也有記者朋友給我一些問題,想讓我和大家交流一下。首先向問一下,本土動漫文化“出海”過程中,還有能在哪些方面發力?請鐘裕導演作一個分享。
鐘裕:
像我剛才說的,中國風和中國文化以好萊塢式講故事的方式和與工業流程體系相結合,這是未來最大的突破點。
鐘鼎:
非常贊同鐘導的觀點,與此同時,除了內容,國際資本、國際資源應該可以進入到創作中和推廣中去,因為既是中國又應該是世界的。
葛思坤:
這里有兩位來自香港的優秀的電影動漫人才,有記者特別感興趣想向兩位提問,灣區動漫產業環境對港澳青年來說,有哪些獨特的吸引力?為什么吸引兩位來廣州的原因?
謝賜麟:
我回來廣州之后,我發現有很多香港文化都是由廣州流傳過去的,我覺得我們好像有些不同,合作之后,會有很大的作用。未來怎么發展文化,我在北京、上海,可能一年都不會回香港,但是上次搭高鐵一個小時就回到香港,我覺得很方便,很開心。
陳博智:
我的想法就是吸引很大,起碼在語言溝通方面因為這里都講普通話,對于香港人來說,對普通話不是很熟悉,交流也很困難,但是在廣州說粵語,我覺得年輕人可以很容易、很簡單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們更容易在廣州創作。加上廣州動漫公司的數量和體量比香港大很多、多很多,這是我回來廣州的原因。
葛思坤:
感謝您的分享。其實剛才聽了大家很多的想法,也期待各位能為詠聲動漫、廣州動漫做出更多更好的動漫產品,也能夠為傳播好中國聲音、傳播好廣州聲音做出更多的貢獻。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大灣區 大未來——灣區動漫故事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