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發布(2021年總第2場)
主題: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發布(2021年總第2場)  
時間:2021年1月17日下午3:00  
地點:廣州圖書館負一層1號報告廳
邀請嘉賓:環球網總經理單成彪,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鄧鴻,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廣州日報副總編輯林朝暉,廣東省記協辦公室副主任王茜,新華社廣東分社副總編輯王攀,南方日報珠三角新聞部主任何又華,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安勇,南方都市報采訪中心執行主任裘萍。
相關新聞

文字實錄

  主題: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發布(2021年總第2場)

  時間:2021年1月17日下午3:00

  地點:廣州圖書館負一層1號報告廳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各位同行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來到2020廣州十大新聞發布活動的現場,非常高興和榮幸能夠一起來見證這樣一個城市變遷,一個新聞片斷的歷程,我是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俎江濤。

  大家好,我是來自廣州市廣播電視臺的杜雨軒。今天下午,和我們相聚在現場的有很多的領導和嘉賓。

  首先,請允許我們向大家做一個介紹,他們是:

  環球網總經理單成彪

  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鄧鴻

  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

  廣州日報副總編輯林朝暉

  廣東省記協辦公室副主任王茜

  應邀來參加發布會的還有一直以來致力于讓世界“讀懂廣州”、講好廣州故事的媒體代表,他們是:

  新華社廣東分社副總編輯王攀

  南方日報珠三角新聞部主任何又華

  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安勇

  南方都市報采訪中心執行主任裘萍

  此外,還有境內外嘉賓為我們發布會送來寄語,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

  為全面展示廣州市文化宣傳系統2020年工作成果,為2021年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更好地團結媒體、凝聚力量提供支持,環球網攜手廣州記協共同打造了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及系列新聞傳播案例、評選出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十大魅力影像,在今天的現場向各位一一來發布和揭曉。

  首先,請環球網海外傳播中心首席研究員張冬瑾來為我們介紹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發布成果的評選依據。

  張冬瑾: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業界同仁,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環球網張冬瑾,2020年有太多的不易,很珍惜能夠有機會站在廣州圖書館和大家一起通過文字和影像的力量來解讀、品讀花城廣州。

  下面,請允許我為大家介紹本次發布成果的評選依據。本次評選由環球網和廣州市記協共同發起,以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綱領、圍繞廣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以廣州市2020年十項重大宣傳工作方向為主線展開,參評案例均由環球網和廣州市記協向中央駐穗媒體、省、市主流媒體以及港澳媒體征集。評選方案相關組織架構都已經充分征求相關單位意見,各單位均高度重視并同意作為支持單位和顧問單位。

  此次評選中,我們共征集到500余篇文字作品和200余個影像作品,通過第三方評估公司艾媒咨詢采集公開信息,并應用到大數據評價模型,設計了新聞傳播度、媒體關注度、讀者喜好度、傳播創新度四個一級指標,得到200篇文字初評作品以及50個影像影初評作品。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邀請到許多業界和學界的專家,包括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新聞周刊》、中國社會科學院、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在云端齊聚一堂召開了一期專家評審會,完成了2020廣州十大新聞評選。評選結果含70個新聞傳播案例和30個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十大魅力影像作品,共計十大類100個作品獻給建黨100周年。

  好的新聞作品沁人心脾,好的廣州故事歷久彌新。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有更多新的聲音、好的聲音需要我們去聆聽,也有許多被遺忘的聲音值得我們去發掘,我們由衷希望此次2020廣州十大新聞評選結果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我們愿同這些歷史的印記彌漫在花城的香氣中,伴著奔騰的珠江流水聲,望向更遼闊的海洋。

  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冬瑾,我們也期待著可以推動我們更多的媒體同行們的發聲,讓我們聽見花開的聲音。

  正如剛才環球網所介紹的一樣,2020廣州十大新聞是在多個國內權威媒體智庫專家的研討與評審之下誕生,評審老師都對參選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并發來寄語,下面我們發來相關的寄語跟大家介紹一下。

  中央廣播電視臺總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華:

  這些作品感人至深,給人溫暖和力量,生動體現了廣州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敢為人先,開放包容”的精神特質。希望在今后報道中,緊緊抓住廣州區位優勢,圍繞“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稱”等鮮明城市特色,做強做優主題主線報道,讓我們看到更多好的作品,生動講好中國故事,全方位展現魅力廣州的大好形象。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著名作家李舫:

  翻閱廣州的新聞作品,就是瀏覽廣州發展和繁榮的歷史,這些作品集中體現了廣州作為我們改革開放城市前沿的活力、銳氣,也集中體現了廣州的廣大新聞工作者扎根生活實踐、記錄時代壯闊的活力、銳氣。這些作品,不論是出現在紙媒還是以視頻和其他新媒體形式呈現,都有著一個特質——沉穩厚重、扎實生動、用心用情,讓我們看到了采訪者、制作者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廣州是代表中國的時代氣質、文化形象、社會繁榮、經濟氣象的城市,廣州是中國的一個側影,一個瞬間、一個地標、讀懂了廣州,其實就讀懂了中國。

  《中國新聞周刊》杜長呂振亞:

  從這次報送的參評作品來看,在非常不平凡的2020年里,廣州市的新聞宣傳工作在抗擊新冠疫情、推進大灣區戰略和脫貧攻堅等方面“出新出彩”,交出了一份富有廣州風采的成績單。其中亮點有三:一是主題突出,從黨建到民心,從疫情到脫貧,都有站位高、視野廣、內涵深的精品佳作;二是特色鮮明,聚焦的既有鐘南山式的英雄人物,也有扎根基層的社區和學校小人物,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展現出廣州獨有的氣質和文化;三是形式多樣,文、圖、視頻等全媒體產品,多角度多形態把廣州故事講述得有聲有色,許多作品傳播效果極佳,在全國甚至世界上都產生了廣泛反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姚宇:

  這次廣州十大新聞評審活動,申報候選的材料質量非常高,代表了中國南方新聞工作的最高水平。每一件作品都立意高雅,既緊密結合時代主題,又直通老百姓心中的“最關切”。時代大主題,可以做成實實在在的敘事新聞;老百姓的家常事兒,可以做成政治大劇。這些精巧的構思,充分體現了制作者的匠心,充分彰顯了珠三角地區新聞工作的特色。透過這些作品,讓人看到了南國社會的煙火氣,讓人看到了花城新貌。這些申報來的作品,說的是廣州故事,說的是去年的新聞事件,但等你閱完全部作品,眼中卻看到了今天的中國。希望把這些優秀作品深度加工,在海內外大力地傳播。

  北京大學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程曼麗:

  參加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暨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十大影像作品評審,能深切感受到廣州這個千年商都在新時代煥發出的青春活力。從生活環境的改善到新興科技產業的導入,從粵港澳大灣區的開啟到“東移南拓”戰略的實施,直至成為世界“讀懂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窗口,廣州不斷超越自我,推陳出新,這些都通過參評作品充分地體現了出來。這些作品真實反映了廣州這座老城市破蠻成蝶、一飛沖天的過程,作為時代記錄者,它們具有深遠意義和重要價值。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董關鵬:

  有精彩新聞的都會,才是充滿活力的;有感人故事的城市,才是處處溫暖的;有無數英雄的城市,才是令人尊敬的。

  本次評選的作品中,人民日報的整版報道、ChinaDaily的“讀懂中國”以及多家媒體關于鐘南山院士和廣州抗疫的諸多故事都令我印象深刻。多家本地媒體的短視頻十分驚艷,相信會持續傳播或者被大家留存很多年。

  我看到的是廣州這座城市的十足活力、滿滿溫情、令人肅然起敬和他們與這座城市共同的傳奇。本地和全國媒體競相廣州這一年的全景觀察與獨到記錄,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創新的視角,從更多前所未有的角度了解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

  我認為,所有的這些作品都支持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廣州的2020,兩次取得城市品牌塑造與傳播“三度”,即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的“三優全A”成績。希望廣州2021更美好!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強月新:

  廣州這個千年商都都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黨建、抗疫、創新、格局,展示了廣州新一輪改革開放引領者的形象。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記者們深入到廣州的每一個角落,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記錄了城市發展的腳步,貢獻出無愧于時代和城市的優秀作品。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

  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的揭曉,從不同維度、不同側面,彰顯了廣州“每個人都了不起!”讓我們透過這些新聞,充分感受到廣州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和驕人業績!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段淳林:

  開展廣州十大新聞評選活動,正是對廣州市委宣傳工作的良好回顧,也為2021年宣傳工作的理論武裝工作不斷強化、精神文明創建有效扎實、文藝社科領域持續繁榮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新形勢下廣州市委宣傳思想工作的努力方向仍要堅持守正創新,守陣地、出佳作、展形象、興文化,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在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排頭兵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羅坤瑾:

  2020年廣州媒體新聞可圈可點的很多,圍繞疫情這個重大選題展開的一系列報道都很精彩,各大媒體以詳實可靠的數據、鮮活的案例,深情講述抗疫故事,尤其是鐘南山院士的報道影響力更是遍及全球,形成全市人民共同抗擊疫情和推進經濟社會有序發展的磅礴力量!表達中國與世界各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良好愿意,為助力全國疫情防控贏得勝利展現了廣州擔當!在城市新活力的報道中,展現廣州多元素的影像讓人過目不忘!一改廣州單一城市的刻板印象;新國貨浪潮下的老字號求新求變,更新潮、更時尚,更富生機活力。在暖民心融合主題中,灣區新青年的創業經歷報道具有很強的政治意義,通過講述香港青年在穗創業故事,表達他們對內地的情感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展現了廣州媒體的政治站位與思想高度。

  聽完了各位按照評審專家對我們系列作品的精彩點評之后,相信大家和我們一樣都非常的期待,想要去了解我們2020廣州十大新聞及其系列新聞傳播的案例。

  下面就讓我們用掌聲有請環球網總經理單成彪先生來為我們揭曉,有請!

1.jpg

  單成彪:

  尊敬的鄧主任、小燚部長、林朝暉副總編輯:

  很高興和各位相聚在花城廣州參加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發布活動,這次發布成果有大量優秀的作品在講述廣州故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傳播中國聲音方面貢獻了力量。有效發揮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方面的作用。

  對于這次評選,我們要特別感謝參與評選的前面看到的這些專家,特別是今天到現場的段淳林教授,我謹代表主辦方揭曉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及系列傳播案例。

  1.加強黨建引領,改革發展蹄疾步穩。傳播案例《令行禁止有呼必應,大源村蝶變記》《“三人小組”洗樓戰”“疫”忙》。

  2.科學防控疫情,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傳播案例《鐘南山戰役60天記錄》。

  3.奮力脫貧攻堅,大愛羊城奮楫爭先。傳播案例《沿著總書記的扶貧足跡》《“全面小康幸?;ǔ恰睂n}》。

  4.堅持創新驅動,推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傳播案例《廣州已過萬重山》《喜歡“嘆茶”的老廣州,為何增速領跑一線城市》。

  5.暢通“雙循環”,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讀懂中國”系列報道》《廣州,桃李不言》。

  6.全面深化改革,千年商都展現巨大活力。傳播案例《實現四個出新出彩,廣州實施營商環境3.0改革》系列報道、《“奮進新征程廣州再出發”》專題。

  7.推動“雙城”聯動,“雙區”建設體現廣州擔當。傳播案例《老城市新活力從而而來?南方日報16個版解讀廣州新局》《“廣筑新時光”專題》。

  8.堅持傳承創新,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傳播案例《掬水月在天》定檔,葉嘉瑩與廣州有怎樣的不解之緣?《一年1146名發布人、新人聞發布會讓廣州抗疫高效透明》。

  9.踐行綠色發展,花城煥發新的時代魅力。傳播案例《小鄉山村的美麗“升級”(小康路上綠色力量)》《縫合山田河湖海,來看看廣州千里碧道規劃賬本》。

  10.推進城市治理,市民更聚獲得感幸福感。《別慌!廣州全力保障市場供應多家超市供應成倍增長》《暖企惠企,多措并舉—廣州就業憑什么穩》。

  讓我們為以上優秀的新聞作品點贊,也為我現在念的這20篇之外,還有50篇的作品也是我們的優秀案例,我們為這些案例點贊、鼓掌。同時作為廣州市委宣傳部的全天候戰略伙伴,環球網愿與廣東省委宣傳部、廣州市委宣傳部門和新聞界同仁充分發揮境內外傳播的資源和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讀懂廣州、讀懂中國。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歡迎單總經常來廣州,期待未來我們也可以用粵語的方式來多多傳播廣州新聞。按照會議流程,下面我們有請廣州日報副總編輯林朝暉發布2020年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十大魅力影像及傳播案例。

  林朝暉: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媒體的同行對于這次的評選給予大力的支持和指導,下面我發布2020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十大魅力影像。

  1.【基層黨建】北京街構建“15分鐘黨群服務圈”

  2.致敬英雄!鐘南山這10個戰役表情刷屏

  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微紀錄片:

  4.今夜,千架無人機“刷屏”廣州夜空!

  5.60米高空看廣州,未來發生的秘密在這!

  6.南沙自貿片區:“小窗口”看“大變化”

  7.補短板打基礎利長遠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

  8.“新國貨”浪潮下的廣東老字號:更年輕,更時尚,更包容

  9.【廣聚焦】廣州最美云道航拍6.2公里美如畫卷

  10.灣區新青年灣區這五年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感謝林總給我們發布了十大魅力影像,我們要特別感謝我們的媒體同行們用影像來為我們記錄下了這一時代。下面讓我們有請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鄧鴻致辭。

2.jpg

  鄧鴻:

  尊敬的單總、小燚部長、林總編輯,各位媒體界、傳播界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興受邀參加廣州十大新聞系列作品發布活動。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各行各業扛起責任,其中就包括深入一線的新聞工作者。在此,我謹代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對過去一年關心、支持廣東發展,奮戰在新聞事業臺前幕后的各位媒體朋友致以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近年來,廣州作為廣東省會城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在城市綜合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上取得階段性成果。用生動實踐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受到境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城市形象塑造上的張顯度和國際展示上的美譽度快速提升,為向世界展示真實、全面、生動、立體的中國提供了廣州案例。

  特別是過去一年,廣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工作部署,奏響抗疫顯政強音,連續舉辦241場新聞發布會;搭建國際交流平臺,讓世界通過廣州讀懂廣東、讀懂中國;積極推進灣區建設,聯動深圳、汕頭、佛山、潮州等舉辦多場交流活動,為廣大媒體提供了豐富的報道資源,是名副其實的廣東新聞富礦。

  今天入選十大新聞發布的報道作品都是聚焦廣州十個方面主題的新聞佳作,也是過去一年廣州政府工作亮點、公眾關注焦點的集中呈現。在“十四五”開局之初舉辦這場發布活動,我認為恰逢其時、意義重要,接下來各位專家還將對入選作品進行點評、分析,相信必將為廣東省、廣州市開展好各項工作,提供更具傳播力和貼近性的傳播思路。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年我們將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廣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2021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將牽頭舉辦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傳播論壇、“新時代大講堂”粵港澳大灣區專場,組織多批次“國際外媒體看廣東”聯合采訪和策劃廣東創新發展系列重大主題發布會等,全省各地市也會有不少主題外宣項目,希望各位媒體朋友繼續關注廣東建設和發展,跟我們共同見證、書寫廣東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舉措和實際成效,以更多的好新聞、好作品、好聲音,生動講述好廣州故事、廣東故事、粵港澳大灣區故事、中國故事。

  祝本次活動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鄧主任,我想在未來快速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一定會有更多反映廣州故事的好作品能夠讓大家所看到和聽到。

  今天我們也邀請到一些媒體單位的負責人來到現場,分享他們對本次活動的一些感想。

  首先,有請新華社廣東分社副總編輯王攀發言。

6.jpg

  王攀:

  大家好!非常感謝廣州市邀請我們來參加十大新聞的分享。

  回顧到一年以前,大概在2020年1月28日,那天上午我帶了攝像團隊走進了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機研究所那間鐘南山院士的辦公室,我們在里面停留大概1個小時,在中午12點鐘左右才告別了已經非常疲憊的鐘南山院士。然后在接下來差不多將近12個小時里面,大約到晚上12點,我們經歷了一次非??坦倾懶牡膱蟮澜洑v,我們從一個多小時的采訪中間摘錄出來,大家現在回想起來都非常印象深刻的鐘南山院士那一句“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有了全國人民的支持,武漢人民一定能夠度過難過”這句話,以及眼含熱淚那張照片,我們做了一次九宮格的微博圖片,我們做了一個視頻短片,那個視頻短片的全網點擊量,最后統計一共是26億次,創造了我們在這個新冠疫情攻堅中傳播了一個現象級和里程碑的印象。

  那天晚上,大概到4點鐘左右的時候,當我把這個圖片發出去的時候,我的手機就已經徹底進入了一種微信那種瘋狂響應的狀態,包括我的親屬,遠在遠方的親戚都給我打來電話,詢問到底抗疫的情況會怎么樣,鐘南山院士還說了一些什么樣的東西,那天晚上我們發了長達數千字的關于他的專訪,這個也是我從業20年以來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采訪之一。

  我講這個故事的感想就是,廣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采訪的點,我們在這里獲得相關報道的資源和支持是超過了這個城市,這個名字所提供的這些想象。就剛才大家看到十大案例發布中間以來的故事一樣,它覆蓋了中國的方方面面,它就是我們觀察中國、了解中國,與中國互動的一個巨大窗口。

  就剛才十個新聞分享,我想跟大家談幾點感受。

  第一點,在廣州做新聞采訪,我們最大的感受是公開透明的發布機制。從去年一年的過程中間為例,不管任何話題上的采訪,從“六穩”“六?!笨箵粜鹿诜窝滓咔椋胶髞碓谒敕侵奕藝H性的輿情話題,到后來一系列的采訪,我們都沒有感覺到任何困難,我們在這里獲得信息是非常通暢的,渠道是非常完備的。尤其是過去一年中間我都已經記不清參加多次的新聞發布會。我們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抽出足夠的人手去參加廣州市的新聞發布會,所以這種情況在其他城市應該是很少見的,信息是非常的通暢和充分。

  第二,廣州市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城市,是我們國家國際傳播的領頭羊,和羊城是相匹配的。從過去一年中我印象特別深刻,從年初飛往世界各地的翅膀,滿載的抗疫物資從白云機場起飛的那些飛機,到年中的時候,中國和非洲之間,在穗非洲人的報告以及到年終的時候讀懂中國的報道,在國際傳播上,廣州在我國國際傳播占據著非常特殊的位置,這具有一種理論的高度,還有一種現實中的實踐操作,我們有非常多的范例和案例,我們采訪了大量動人的故事,覆蓋了各種語種。我們發布的報告有和西班牙語相關的,有葡萄牙語、法語、俄語的,我們在這里有非常多的豐富的資源,我們甚至還在廣州聘請到外籍學者的專家。這是它的國際傳播感受非常強烈。

  第三,廣州是非常貼近民生的一個城市,我們在這里有大量的和百姓生活相關的新聞報道資源,我們走進了很多的街巷,從“老城市新活力”迸發出來各種各樣的案例,從城市舊城的改造,到每一個商業點,到永慶坊,到舊城電梯,到養老院,以及一系列其他民生問點難題都能在廣州找到我們的答案,找到我們破解的路徑。這一切都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多豐富的案例,也是在剛才的十大案例中間都能體現出來的。那么剛才領導和發言嘉賓都提到了今年是2021年,迎來了建黨百年以及一些其他重要的關鍵節點時刻,我們在這個時間節點中也特別希望能夠在廣州進一步深刻地挖掘新聞資源,同廣州一起更好的應對融媒體時代的挑戰。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感謝王總,廣州不僅是一座金玉之城,更是一座寶藏之城,我也希望我們的媒體同行們可以更加深度挖掘這一座保障之城,讓世界從廣州讀懂中國。

  接下來我們有請南方日報珠三角新聞部主任何又華發言。

7.jpg

  何又華: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行:

  大家好!

  非常榮幸能參加這么一個有意義的活動和發布。

  新聞是時代的烙印,也是歷史的底稿。所以,每一次對新聞的梳理、總結,就是對文字影像背后所蘊藏的意義的一種張揚。就像剛才公布的2020廣州十大新聞、十大魅力影像成果,仿佛讓我們又一次回到了極不平凡的2020年,也讓我們看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中的廣州擔當、廣州作為和廣州力量。

  作為媒體人,也是廣州市民,對廣州過去一年確實有很多感受,那我就講三個最深的感受吧。

  第一個感受是“廣州功夫”。這一年,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和疫情沖擊,作為市民在廣州的生活是安定有序的,并沒有什么慌亂和惶恐,尋常的日子依舊。尋常依舊最是難得啊,這一份淡定、沉著,正暗含著廣州之治最寶貴的密碼,那就是練好平常功夫,平常功夫就隱藏在城市治理鏈條上的每一個細節、每一處日常、每一個崗位里,平時的功夫練好了,大風大浪來的時候,就會穩如泰山。如果將2020廣州十大新聞連起來、組合起來看,就能清晰感受到“平常廣州”的這個邏輯。

  第二個感受是“廣州定力”。不確定性是一種常態,但并不意味著我們在不確定面前就無所作為,恰恰相反,那些領先的企業、領跑的城市就是為解決不確定性而生。廣州就是一座這樣的城市,過去一年風雨兼程、挑戰巨大,全世界都在看著廣州,也在觀察廣州,但廣州保持定力,慎終如始、善作善成。從我們的十大新聞也能看出來,在復雜的形勢下,廣州以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城市更新為雙引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高質量發展開創出新的局面。所以說,廣州的戰略定力,就是堅定不移地踐行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第三個感受是“廣州魅力”。2020廣州十大新聞、十大魅力影像成果,其中就包含了一個關鍵詞:魅力。我挑了幾個標題的關鍵詞,連起來就是一句話:“老城廣州、萬象更新,更年輕、更時尚、更包容;行云流水、文明閃耀;花開之城、讀懂中國。”這連起來一讀,就是一副美麗的羊城畫卷,這不止是寫在新聞中,更是落在大地上,融進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里。廣州魅力中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開放的精神,包括我們廣州的新聞發布機制、互動傳播思維、城市品牌構建都是可圈可點、走在前列的,包括今天的這場活動就是一個鮮活的案例。作為媒體人,非常愿意看到這樣的開放格局,為廣州點贊。

  南方日報也將一如既往地發揮好省委黨報全媒體傳播能力以及城市智庫的觀察研究能力,為乘風破浪的廣州貢獻新的力量。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何主任的分享。從一個廣州市民到一個媒體從業人員,他描述了新聞當中的廣州高度,這也是南方日報口號的另外一種展示,高度決定影響力。

  下面有請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安勇發言。

8.jpg

  安勇: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媒體同行:

  大家好!

  很榮幸能夠站在這里和大家分享我們在過去一年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績和一些感悟。

  過去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從來沒有一個年份讓我們如此的措手不及,但是又讓我們擁有了這么多的感動和溫暖,我們媒體人還是堅守了自己的勇氣,發揮了我們的定力,還有一個是我們還堅持了精品生產和內容為王的這么一種理念,這也是我們在去年當中獲得這么一點成績和經驗。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作為地方廣電的一個主流媒體,我們精銳盡出。在疫情最肆虐的時候,我們的黨員記者是沖在第一線,我們的記者也是最早進入到定點醫院,進入到隔離區采訪,他們為了自己的新聞的理想和信念,奮戰在抗疫宣傳的第一線,我們制作了大量的一些有傳播力的作品,比如《荊楚戰記》《主播觀察》《我們一起扛的這些日子》《聲音日記》,我們記錄了抗疫的征程,也展現了廣州的力量,他們與新聞工作者的天職、良知、專業和公信,不顧生命威脅,如戰士一般逆行而上,沖在抗疫的最前線。用鏡頭記錄現場,用聲音傳播力量,用文字傳遞溫暖。

  在今年抗疫宣傳的阻擊戰中,我們相繼投入了600多人的采編力量,而且要把主流價值貫穿在輿論宣傳、融媒傳播、社會服務和公益的行動當中,彰顯出在國家命運危機時的強大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和公信力。

  去年是我國“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決勝小康之年,我們在這里除了日常的宣傳報道之外,還聚焦了精品生產。在這個關鍵的一年,我們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的這一主題,積極精心策劃打造了一批精品力作,包括我們剛剛播出完成的4K超高清的大型扶貧紀錄片《新山海經》,這部紀錄片我們聚焦的是貴州的畢節和黔南,以及西藏的波密和加查,西部深度的貧困地區,以深切的人文關懷關照底層的困難群眾,全面反映了在脫貧攻堅站當中廣州的經驗、廣州的智慧和廣州的力量。最近這部片子也應中宣部的要求,我們也把這個樣片送到了中宣部。

  另外,我們還生產了超高清的公益短片《風拂黔云》,主要是宣傳廣州按照東西協作扶貧部署,對口幫扶貴州黔南州,多方位展示扶貧中感人故事,其中在這個系列當中的旺叔,我們還聚焦教育扶貧中的熱點問題,也榮獲了全國短視頻大會的最佳紀錄片獎。

  另外,我們在脫貧攻堅當中,我們還關注到留守兒童,我們生產的兒童電影《點點星光》,在去年金雞獎中,我們獲得了最佳兒童片獎,前天在全國的院線上映。我們另外還推出了全媒體的系列策劃,其中有“點滴看巨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道,立足廣州的實際,聚焦民生點滴,講述廣州這座城市走向小康生活的奮斗故事,展現南粵兒女實現小康,實現現代化征程的精氣神,凸顯廣州的信心。小康足跡,我們全媒體專題策劃還精選了八個典型人物,從綠水青山、記住鄉愁、粵菜師傅、脫貧攻堅等八個不同角度制作微視頻,結合生動的動畫和圖文等一些互聯網的元素。大小屏聯動展現脫貧攻堅和實現小康路上的拼搏與奮斗,我們都是以接地氣的方式來進行一些展現。

  另外,我們還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州兩周年,我們推出了全媒體的系列報道:牢記囑托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這里是廣州等專欄,主要就是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州的重要講話精神,反映這座城市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提升營商環境,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我們還聚焦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雙城聯動等一系列的報道。在過去的一年,傳播力也得到了全部的提升,應該是和我們精品內容生產有很大的一個關系。我們也統計了一下,目前我們在去年整個傳播力得到了一個質的提升,新媒體矩陣的粉絲數也超過了3200多萬,自主平臺下載量也是到了1000萬,然后全網的融媒體傳播力達到280多億人次,也大大超過了傳統廣電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下來,我們主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今年,包括未來的幾年。一個是緊扣主線做好做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我們主要是通過全媒體、多平臺、全方位的展示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生動地講好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奮斗百年的故事。

  第二個是繼續擦亮頭條工程品牌。進一步增強宣傳闡釋的生動性、貼近性,打造好我們的主流宣傳平臺。

  第三個是繼續推進新時代的精品工程。我們圍繞建黨百年脫貧攻堅,已經是計劃了一系列的精品4K超高清的紀錄片,還有系列的廣播劇,目前已經立項和籌備的重點項目有10K超高清的紀錄片《百年廣九》,還有我們和全國180多個城市臺的聯直聯播的《復興路上》,廣播劇《家與春秋》現在已經是在腳本的創作階段。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展望下一個五年,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聚焦時代主題,做大做強主流新聞輿論,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新篇,新篇將會推動廣州在全國、全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鑄造新的輝煌,勇當排頭兵,提供有力的輿論的一個支撐,為嶺南文化、中國文化在全球的傳播,講好中國故事、廣州故事貢獻我們更好的力量。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感謝安總的介紹。

  在過去的一年當中,為廣州的城市形象宣傳,通過多角度的方式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和自豪。

  接下來讓我們有請南方都市報采訪中心執行主任裘萍女士來為我們作介紹。

9.jpg

  裘萍: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同行:

  下午好!

  剛剛的發布就像一份成績斐然的廣州“年終答卷”。非常高興南方都市報有8篇文章出現在廣州2020十大新聞的系列發布中,在黨建引領、攜手抗疫、脫貧攻堅、創新驅動、全面深化改革、區域協調發展、文化軟實力等多個維度均有代表作品,南方都市報與廣州發展同頻共振,媒體的報道“折射”一座城市的發展。

  以榜單中高票入選的“最美逆行者”系列報道為例,新冠疫情尚未明朗之際,南方都市報作為疫情防控報道的核心參戰媒體,創新推出了《你們摘掉口罩的樣子,很美》全媒體報道,這組報道得益于南都優質內容的原創能力,折射出的是廣州攜手抗疫的責任和擔當。2020年2月17日,第一張逆行者的肖像出現在獵德大橋上,點亮羊城?!盀槟嫘姓吡翢簟敝戮葱袆訌膹V州開始燃爆全國。“線上全媒體、線下多場景”。這一主流價值觀現象級爆款的誕生背后,廣州市委宣傳部的創新意識在實現“線下多場景”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參與抗疫報道,讓我們感受到一個有溫度的廣州。

  通過《廣州新聞發布會的2020“作業本”》梳理發現,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全年發布241場新聞發布會,保持了工作日日均一場的頻度,688個單位,1146名發布人參與其中。這凸顯了廣州信息公開的主動及時、真實硬核、權威全面和開放多元,一個開放的廣州躍然紙上。

  通過調研創新驅動“發動機”琶洲,跟蹤廣深cp高水平“雙城聯動”,推出“廣州有數”系列、解析四個出新出彩,我們看到一個欣欣向榮的活力廣州。

  通過征選黨建優秀案例,我們提煉廣州城市基層黨建的亮點和經驗,以“榜樣的力量”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作用。這其中,我們看到一個不斷夯實治理底盤的廣州。

  一直致力于智庫媒體轉型的南方都市報積極探索實踐“新聞+政務服務商務”,形成一套特色的產品服務矩陣,展現出智庫媒體在媒體深度融合進程中的巨大價值和服務潛能。2021年,我們將繼續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卯準中央省市中心工作,繼續打造主流價值觀傳播爆款;同時,發揮智庫媒體研究力為廣州城市治理注入新勢能。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旗艦產品《廣州城市治理榜》已連續發布7年,以媒體第三方視角深入觀察廣州城市治理的肌理,保持獨立性、客觀性和公信力。2019年,《廣州城市治理榜》榮獲首屆“中國城市治理創新獎”優勝獎,這在全國唯一一個媒體獲獎案例。

  南方都市報作為全國引領的智庫媒體,將勇擔時代使命,爭取成為廣州城市治理鏈條上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廣州經驗。這是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媒體對深愛這座城市的表白方式。

  祝福廣州!感謝廣州!謝謝評審會!

  主持人:

  謝謝裘萍主任的感言,應該說在未來中國高質量的發展當中,其實在媒體的傳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改革一直存在,我們所傳播的內容是否精準,是否反映了老百姓的需求,這個對媒體的從業人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要求。剛才幾位的分享也正是應對了這樣的一種呼聲,再次掌聲感謝剛才幾位精彩的發言。

  好,我們今天邀請到了本次活動的智庫專家來到現場,邀請他們對本次活動進行點評。

  首先有請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段淳林發言。

11.jpg

  段淳林:

  各位領導,各位媒體朋友:

  下午好!

  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今天參加這樣一個發布會,而且我在昨天,我們參加了十大新聞的評審。我從專家的角度,看到我們廣州市有這么多優秀的新聞報道的成果,其實是非常高興,也是非常激動的。我看了以后我覺得廣州市的這種新聞報道應該說是成果顯著,內容紛呈,有非常多的優秀作品。我其實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是優秀的新聞,什么是優質的內容。

  那么從評審的過程中,在報道里面有很多的作品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不僅僅是從專業的角度,從內容的角度比較豐富,更重要的是觸動受眾的心理,無論是從情感,還是從他們所關心的身邊的故事,其實都觸動了我們心理。比如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從多維度的角度講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剛才講到抗疫的主題,抗疫的主題里面,鐘南山的故事,每一個都對他的評價非常高,但是我覺得鐘南山不僅僅是廣州的IP,或者是我們一個大的形象,更重要的,他把剛廣州從中心的城市一下上升到了國際或者更高的視野,所以老百姓看到鐘南山的時候感覺是放心的、感覺是安全的,感覺只要有鐘南山就是有靠山的,就這種感受。所以我覺得新聞報道的優質,更多是從我們身邊故事來做一個優質內容的報道,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我們在講故事的過程里面,怎么去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和公眾之間進行互動。比如說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也參加了宣傳部有關非洲在抗疫過程的一些報道,其實很多非洲人大概沒有來過廣州,但是我們新聞報道告訴他們我們在廣州的生活,我們在廣州非常幸福,非常有人文氣息,非常有美好環境的這樣的一個生活的城市,告訴他們可以很好的在這里,放心的去生活這樣的一些點。包括我們的主題里面,包括脫貧攻堅,點評的時候我也談到了,就是李莎的故事,因為李莎是我們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一個本科生,她馬上要升到研究生階段,還沒入學之前出了這樣一個事情,在這個報道里面,她也獲得最美大學生的稱號。那么在這個報道里面,其實很多感人的故事,我覺得在這個層面讓大家看到了年輕人、大學生作為一個他們的榜樣,他們身邊的榜樣,非常具有說服力。

  其實還有一點我看到,我們用了全媒體的方式,我們主流媒體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公信力、有權威性、有影響力,我們的視野和格局都是非常高的,都是非常大的,但是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就是我們又用了很多新媒體的手段。無論是短視頻,還是音頻,還是說進行全方位,包括抖音各種方面的二次傳播,其實做得都非常好。

  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我們的內容里面,比如說《掬水月在手》、文化軟實力、“四個出新出彩”,包括讀懂中國系列報道和策略印象特別深。在這個過程里面,我也特別贊同一個觀點,就是讀懂廣州,就可以讀懂中國。

  廣州作為一個窗口,讓我們看到中國人的經濟和文化、政治各個方面的狀態。

  最后一點,我們看到獲獎的作品里面有非常多的用高科技的手段,無論是無人機,還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展示廣州市的美麗和魅力。其實在這個層面上都讓全世界的人,從國際傳播的視野里面,看到了廣州市的實力。所以從政治意義、社會意義、現實意義我覺得都是非常突出的。另外就是主題鮮明,內容紛呈,還有一個我們用全媒體和新媒體的手段,多層次、多視角的對我們廣州的新聞報道做了一個全方位的,剛才說是2020年的回顧也好,或者是一個工作的答卷也好,我都覺得是非常滿意的。如果從專家的角度滿意,我覺得在座的很多媒體朋友,還有市民看到這樣的報道都是非常欣慰的。我希望在2021年的新年之際,我們新聞報道、外宣工作能夠有更高的高度,政治的站位也好,戰略的高度也好,圍繞著國家的戰略,既能鼎天,也能立地,從講故事的方式能夠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我們更多的公眾和受眾。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感謝段教授精彩的點評。

  其實也該像剛才段教授提到我們廣州有好多個,不僅僅是在國內非常有影響力的大IP,甚至是在環球都非常有影響力的一些IP,未來我想我們各位媒體同行們也可以將這些IP進行一個深度的組合,來廣州城市形象。今天我們要舉行2020廣州十大新聞的發布,很多國際組織的代表和國際友人也是紛紛發來了他們寄語和祝福。

  下面我們先來觀賞發來祝賀的視頻。

  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樂部隊員(視頻播放)

  市川宏雄(日本):(視頻播放)

  德·拉·巴爾加(西班牙):(視頻播放)

  哈維·佐?。绹海ㄒ曨l播放)

  賈德·達沃(印度):(視頻播放)

  柯文思(英國):(視頻播放)

  主持人:

  謝謝,特別感謝我們的各國友人們,通過視頻的方式來為廣州點贊。在這我們要特別感謝我們的著名導演柯文思先生,他也是四次被提名奧斯卡,擁有兩座奧斯卡小金人和十六坐艾美獎。在過去的一年當中,他也是有一部記錄電影叫做《善良的天使》,講述的是也是中美兩國普遍人的一部影片,在我們國內上映了,也是吸引了世界各國關注的目光。他說:我太愛中國了,中國有很多的故事值得我們去挖掘。我們希望柯文思在短片當中所說的,希望他能夠再到廣州來,能夠兌現他的廣州之約,能夠創造出一部講述我們廣州故事的影片,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廣州。

  我想我們也有更多的專家可以來借助這些國外友人的聲音,讓世界來了解中國。

  接下來的時間,有請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躍國先生給我們帶來他的觀點。

  張躍國:

  尊敬的鄧鴻主任、小燚部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我們共同度過了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在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奮發進取,取得了讓歷史銘記,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廣州和全國一樣,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上一往無前、奮勇當先,沒有辜負黨中央的重托和全市人民的期待。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囑托,自覺擔負起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排頭兵的歷史責任,攻堅克難、勇于拼搏,寫下了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廣州篇章。

  我們今天發布的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系列新聞傳播案例以及十大魅力影像,就是廣州形象和風采的真實記錄和集中展示。廣州的故事也是中國的故事,廣州的發展進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縮影。透過這些作品,不但讓世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個全面、立體、真實的廣州,而且通過廣州這個樣本、這扇窗口,更加真切地領略到中國人民斗志昂揚、意氣風發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采。

  廣州是“實力之城”“創新之城”“品質之城”,具有千姿百態火熱的實踐和豐富多彩的新聞素材,感謝新聞界的朋友們把鏡頭對準廣州,用筆墨書寫廣州、描繪廣州,為我們推出了形式多樣,生動形象的系列作品。

  我也親身參與了這次廣州十大新聞的評選過程,深深地感到這些作品圖文并茂、情景交融,而且形神兼備,既接受大時代的邏輯,又書寫出了小人物的悲歡,既敏銳把握了國之大者,又充分彰顯了普通群眾奮進的身影,既展現了我們新聞界的朋友以人民為中心的情懷,也展示出我們與時代同步伐這樣的脈動,我們作為一名廣州人,也是一個廣州的建設者,看、讀、聽了也感到很受教育,倍受鼓舞。

  我所在的單位也是我們宣傳思想展現的重要力量,在記錄新時代,謳歌新時代,歌頌我們偉大祖國、偉大人民的根本目標上,智庫和媒體是一致的,可以說我們具有天然的親密關系。我們希望今后和媒體朋友們加強合作交流,把智庫的內容優勢和媒體的傳播優勢融合起來,共同為我們偉大的時代畫像立傳,把中國故事、廣州故事講得越來越精彩,讓中國的聲音、廣州的聲音越來越洪亮。

  最后,真誠的祝賀這次發布活動圓滿成功,我感覺這樣的形式具有開創意義,它本身就是一個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臺,也為城市宣傳和城市形象塑造開辟了新的通道。我也榮幸能夠來表達我的一個很淺淺的思考和認識,希望今后有更多機會和我們媒體界的朋友多交流、多合作,我就說這么多,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張書記對本次活動的全景式的點評,我們也感謝智庫專家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各位,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的發布活動接近尾聲了,有請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同志做總結發言。

  朱小燚:

  尊敬的單總、鄧主任、各位同事、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這個活動是環球網和廣州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發起,以專業的精神以快打慢,在最好的節點上為廣州,也為所有的媒體受眾者呈現了不平凡的2020年廣州十大新聞。

  環球網很專業,年輕而且充滿朝氣,細節把握得非常到位,同時專業的一些新聞產品生產,讓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感謝廣州圖書館對這次活動大力支持。

  今年年初,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全國外宣會議在北京召開,昨天上午是全省宣傳部長會議、下午是全省外宣工作會議包括有相關國際傳播的專項工作。昨天周六,今天周日,大家都在上班,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也是我們大會精神,也是廣州、廣東改革開放前沿地的精神,感謝省委宣傳部(省新聞辦),也特別感謝此時此刻在線上觀看我們直播的朋友。

  感謝自于全球各大洲、不同界別、不同膚色的代表對廣州給予肯定,對此次活動給予了肯定。

  我從環球網和廣州市記協了解到,此次評委比較有代表性,他們分別來自中國國家外文局、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人民日報、央視、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全國具有代表性的新聞傳播及城市和社會治理領域的大專家,很多是中宣部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專家智庫成員。特別是央視研究院的楊華主任,還有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李舫副總編,大家在百度搜一搜就知道,這些是傳播大家,在理論研究方面很有造詣,像李舫同志就是作家、文藝評論家,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每個人會在不同的領域,從新聞內容的提供者,或者新聞產品的受益者,多角度來提供自己的思考。

  我特別感謝今天來到現場的,一直以來真誠關心、無私支持,專業性幫助我們廣州整個宣傳思想文化陣線工作各位專家,包括剛才發言給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新華社廣東分社副總編輯王攀、廣州市社科院書記、院長張躍國。

  因為新冠疫情,今年我們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這個時候有思考力的活動,智庫、專家、傳媒的力量對我們來說非常關鍵。尤其是剛才分布的林朝暉副總編輯,以及廣州市廣播電視臺的安勇副總編輯、華南理工大學的段淳林教授以及南方都市報的裘萍主任。特別是何又華主任激情洋溢的講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高度與溫度俱在,對城市的肯定和期許同時融入講話之中。

  這個下午我們度過了我們非常有意義的下午,同時也非常感謝我們這次來到活動會場的兩位優秀主持人,分別是來自于我們廣東臺的俎江濤先生和廣州廣播電視臺的杜雨軒女士,以及所有臺前幕后同志對我們城市所有的配套工作,永遠都是充滿笑意,認真地支持我們,我覺得這就是廣州城市的美麗。

  新的一年,廣州市新聞辦的工作會繼續在2020年取得的些許成績和很多不足的基礎上夜以繼日前行,我們要抓好偉大中國共產黨100周年最重要節點,繼續扮演好兩個窗口,尤其是用好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機制化辦會永久落戶廣州這些平臺的優勢,我們會聯動好粵港澳三地大灣區的豐富資源,我們會持續地創新我們的傳播方式,特別是敘事構建,講好廣州“四個文化”的故事,我們還會構建包括今天在最后半段后視頻呈現的越來越廣大的通達五洲的朋友圈。未來,我們希望在今天在座所有各級各界的專家智庫,我們的好朋友們的關心下,我們能使云山珠水繼續煥發出經典魅力和創新活力。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感謝朱部長。我們再次感謝所有為了本次的評選活動付出了努力和含水的所有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也用掌聲感謝你們。

  其實今天除了現場的各位之外,我們也是通過網上直播的方式和各位網友、朋友們共同分享了廣州2020年十大新聞的發布,也共同聆聽了我們的各位專家對于廣州形象傳播的精彩的分享。

  謝謝媒體朋友們,再次感謝各位今天的陪伴和見證。2020廣州十大新聞揭曉的所有流程到此圓滿結束,感謝各位的支持和厚愛,我們在來年也期待各位的支持與合作,謝謝大家!

往期回顧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