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質量發展 廣州亮點
廣州連續4年實現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上升 開放進取的廣州正源源不斷釋放強引力
  • 聽全文
  • 2023-12-01 09:52:40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全球城市排名連年上升,廣州憑什么?

  全球城市排名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每座城市的綜合實力及其在世界舞臺上的特殊位置。

  近日,科爾尼發布的2023年全球城市指數報告顯示,廣州自2019年以來連續4年實現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上升。無獨有偶,近期另外一份《2023年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也披露,在全球最佳100強城市榜單中,廣州位列第29位,進一步彰顯了城市強大的綜合實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奮斗的城市注定不會被辜負,開放的廣州正在釋放強引力。

  廣州引力,讓世界政要紛至沓來,今年以來,法國總統馬克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外國政要相繼到訪廣州。廣州引力,讓高端會議紛紛落地,“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亞洲青年領袖論壇、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56屆年會等國際會議陸續召開。廣州引力,讓全球要素加速集聚,世界500強企業、國際友好城市、駐穗總領館數量以及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能級均在持續攀升,全球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在這里匯聚……

  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始終是廣州繁榮興旺的城市基因。當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的廣州,再次提出建設“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總體愿景,持續釋放對外開放強烈信號,顯示出這座城市更大的雄心和遠見,也讓人們對這座城市的未來,更加充滿想象空間。

  1 全球排名連年上升并非偶然

  1000多年前,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100多年前,就是在這里打開了近現代中國進步的大門。40多年前,也是在這里首先蹚出來一條經濟特區建設之路……地處太平洋西岸生產性地帶的樞紐位置,連接著中國腹地和東南亞,貫通著太平洋和印度洋,一直以來,廣州以其溝通中外、連接世界的門戶城市地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無論縱觀歷史上下,還是橫觀全球各地,作為中國的“南大門”“面向世界”早已成為廣州刻在骨子里的城市基因。而全球城市排名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每座城市的獨特風格及其在世界舞臺上的特殊地位。

  近日,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發布2023年全球城市指數報告,該報告聚焦于“全球聯通性”以及“城市影響力”。報告顯示,疫情三年,全球大多數城市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從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披露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來看,2022年-2023年上榜的31個中國城市中,近1/4的城市排名保持不變,近1/5的城市排名上升,還有一部分城市排名則有所下降。

  上述榜單中,廣州排名上升1名,位列第55名。回溯過去幾年的排名,我們可以發現,廣州的排名提升令人矚目。特別是自2019年以來,廣州已經連續4年實現排名上升。目前,排在廣州前面的中國城市為北京、香港、上海。

  科爾尼全球城市指數報告首次發布于2008年。其中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是對全球156個城市的競爭力進行評估,目的為量化一個城市吸引、留住和促進全球資本、人才和創意流動的指標。排名的評價圍繞商業活動、人力資本、信息交流、文化體驗、政治事務五個維度,設置29個指標,考量的是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經濟只是其中一個維度指標。

  同樣,近日由日本森大廈公司智庫“森紀念財團”城市戰略研究所發布的《2023年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也顯示,在全球最佳100強城市榜單中,中國共上榜了12座城市,廣州位列全球第29位,再次顯示出廣州這座城市強大的綜合實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廣州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連續上升并非偶然。事實上,近年來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全球創新指數”“機遇之城”等各類國際權威城市影響力排名中,廣州都表現不俗。廣州綜合實力排名連續上升背后,得益于在高等教育、文化底蘊、國際交往中心等方面的諸多優勢,以及在獨角獸、電子商務和會展等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

  特別是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GaWC發布的2020年世界城市榜單顯示,在全球300多個主要城市中,廣州躋身Alpha-級,位居34名。在最早的基于1998年數據的報告中,廣州就被列入“初現端倪”(Minimal evidence)。從2000年開始,廣州更是一路提升,躋身Alpha-級,躍居世界城市第一梯隊。GaWC自2000年起每隔兩年或不定期發布《世界城市名冊》,對全球城市進行一次排名評級,以表明城市在全球化經濟中的位置及融入度。因其排名客觀,被譽為最為權威的世界城市排名。

  無論從單項榜單還是從綜合排名看,在全球城市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廣州的城市地位都日益突出,愈加舉足輕重。

  2 千年之城連續迎來高光時刻

  時間拉回今年4月,一場重大的主場外交活動在廣州松園舉行。

  4月7日下午,中法元首在廣州非正式會晤。此次會晤具有重大意義,也讓廣州又一次被世界矚目。在廣州完成一系列行程后,馬克龍更是在社交媒體用中、法雙語發出推文:“謝謝你,廣州。法中友誼萬歲!”

  在全球化進程中,政治地位和影響力對于城市的綜合實力至關重要,而主場外交就是一扇“窗口”。近年來,廣州大力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城市建設,在服務國家外交大局中積極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對在廣州舉辦的多個國際會議活動發來賀信或發表視頻致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菲律賓前總統、眾議院高級副眾議長阿羅約等國家政要先后到訪廣州……在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戰略的同時,廣州也在不斷構筑和強化自身的發展戰略優勢,持續擴大“朋友圈”。

  目前,廣州與67個國家的104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系,廣州港國際友好港口總數達55 個,345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穗投資發展,數量均居全國前列。一座城市的總領館數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這個城市的區域國際影響力以及國際知名度,而廣州已有68家外國駐穗總領館。

  不僅如此,今年1-9月,在廣州新設的外資企業約4400家,增長93.8%。全市外貿進出口“成績單”也非常亮眼,同比增長7.4%。同時,廣州正在推進12個國際化街區試點建設。截至2023年6月底,在穗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港澳子弟學校共19所,在穗就讀的國際及港澳臺地區學生達5.5萬人。近日,2022年度“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主題活動成果——中國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數發布,廣州首度位列第三,僅次于北京、上海。

  今年以來,這座擁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千年商都,連續迎來高光時刻。除了吸引大量具有世界影響力、聚集世界高端企業總部和人才,還成為國際會議、國際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借力全球知名會展企業和機構,廣州吸引了各類世界級專業領域展會在這里舉辦,主動承辦國家級高端國際會議,大幅提升廣州在國際的話語權、主導力、競爭力。今年已先后舉辦第133屆和第134屆廣交會、國際金融論壇2023年全球年會、“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56屆年會、亞洲青年領袖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等重磅國際性會議活動,規模和成效均超預期。

落幕不久的第134屆廣交會盛況空前,2萬多家參展企業來自五湖四海,新品首發首展首秀精彩不斷

廣州南沙新落成的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第134屆廣交會盛況空前。截至11月3日,共有來自229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線上線下參會,其中,線下參會的境外采購商比第133屆增長超五成。而剛剛閉幕的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56屆年會,同樣吸引了來自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韓國、美國等地的30多家主流媒體負責人、學者、專家等代表齊聚花城,共話中華文明傳承發展。

  重磅會議接踵而至,頂尖大咖悉數云集,奮斗的城市注定不會被辜負,開放的廣州正在釋放強引力。12月1日開始,2023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第五屆世界媒體峰會、從都國際論壇、2023年全球市長論壇等重大國際會議還將陸續在廣州召開。中外嘉賓跨越重洋相聚廣州,圍繞國際社會關注話題深入交流,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堅持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和堅持深化改革的積極信號。

  無論從政治經濟領域還是從文化社會領域看,在這紛繁復雜的國際舞臺上,廣州這顆“南國明珠”引力越來越強,光芒更加奪目。

  3 開放廣州正在加速擁抱世界

  開放是廣州安身立命之本,面向世界、擁抱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廣州不僅從未停止,還在不斷加快。

  今年10月,廣州市委主要領導率廣州市代表團訪問加拿大、美國、斐濟三國。此次出訪是疫情之后,廣州大型黨政代表團的首次出訪。通過開展座談交流、實地參觀、對接洽談項目合作等活動,推動廣州與加拿大、美國、斐濟地方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進一步深化。

  在日趨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中,深化開放發展對于穩定區域經濟有著關鍵作用。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將“開放”明確為必須著力激活的“三大動力”之一,提出“激活開放動力,再造發展空間新優勢”;廣州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堅持把開放作為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以更開放的視野打造窗口中的窗口,以更開放的觀念爭當前沿中的前沿,以更開放的格局拓展縱深中的縱深。

  如此“強信號”的背景下,本輪出訪無論從訪問的目的地還是從會見的政商界人士、洽談的合作項目看,指向都很明確:全面拓展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和縱深,打開廣州發展新天地。

  廣州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港灣、中國重要商業門戶,今天依然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惟有主動“走出去”,主動鏈接全球優質資源要素,才能為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廣州實踐積蓄更多動能。

  截至目前,廣州經貿聯系遍布100多個國家,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保持全國第一;廣州南沙港已開通外貿班輪航線超150條,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2022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逾2610萬人次,實現連續3年全國第一……

廣州港南沙港區地處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其成為國家物流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

2022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逾2610萬人次,實現連續3年全國第一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全球化廣泛性、包容性、參與性的集中體現,也是一條通往未來的發展之路、共贏之路、希望之路。近年來,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城市,廣州充分借助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機遇,不斷發揮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產業發展、教育文化等優勢,大踏步走向世界、鏈接世界、融入世界——

  從基礎設施方面看,廣州加快“一帶一路”樞紐建設,“廣州港-中歐班列-白云機場”開放通道“時空距離”不斷縮短,為國際往來提供互聯互通的“廣州樣板”;

  從貿易投資方面看,廣州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進出口總額不斷上升,并積極搭建與“一帶一路”的“向西開放”新通道,穩外貿、穩外資的韌性實力不斷增強;

  從人文交流方面看,廣州一方面“以城交友”“以港會友”,逐步形成友好城市-友好港口-友好機構“三位一體”的國際友城朋友圈,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嶺南文化、廣府文化向海外傳播,并吸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入境旅游人數累計超1500萬人次。

  ……

  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有巨大吸引力的國際公共產品和重要合作平臺。數據顯示,廣州2022年開行中歐(含中亞)班列656列,比2020年增長4.9倍;國際產能合作不斷加強,尼日利亞廣東經濟貿易合作區等3個園區通過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認定;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占全市進出口總額比重大幅提升。

  同時,廣州還充分發揮廣交會、廣博會與世界粵商大會等國際會展平臺的駐點、集散效應,打造“一帶一路”節點商貿中心與供應鏈中心,巧妙變“一帶一路”經濟通道為通道經濟、樞紐經濟,反哺廣州高水平對外開放。

  特別是被稱為中國對外貿易“晴雨表”和“風向標”的廣交會,一直致力于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合作,是連接中國與共建國家經貿往來的橋梁和紐帶,在推動雙邊經貿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第134屆廣交會上,截至10月27日第二期結束,共有215個國家和地區的15.72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采購商超10萬人。在廣交會第三期線下進口展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參展企業占比更是超過六成。

  無論從“走出去”“請進來”的廣度還是深度看,在經濟全球化潮流下,廣州對外開放步伐都將更加堅定不移,更加充滿自信。

  4 面向未來廣州還有更大愿景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從睜開眼看世界,到叩開世界大門,再到逐步融入世界,直到通過廣州這個窗口向世界傳遞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價值、展示中國智慧、表達中國魅力,廣州始終不負重托、擔當作為。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國的城市發展正在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面向未來,廣州這座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省會城市,從世界維度看,又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廣州面向2049的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提供了方向和愿景。

  2049年,是新中國成立100周年、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之時。26年后,世界一定會更加開放、包容、多元、繁榮,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必將大幅提升,也會涌現出若干在全球經濟中發揮指揮和控制作用的世界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等作為第一梯隊,必將參與到世界城市的競爭當中,目標是成為倫敦、紐約一樣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城市。

  近期,廣州召開了面向2049的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綜合深化成果座談會。會議指出,要從世界、全國、粵港澳大灣區、全省等維度準確把握城市方位和發展定位,理清城市歷史和現狀、優勢和短板,進一步深化研究人口、土地、空間布局、產業、交通、生態等方面的關鍵問題,描繪好城市發展的藍圖,切實發揮好規劃引領作用。

  從世界維度看,廣州面向2049的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提出建設“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總體愿景。展望2049年,廣州將以雄厚的實力、強大的樞紐、優美的環境、綿延的文化、獨特的魅力成為中心型世界城市。

  事實上,今年以來,廣州已在多個場合提出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標。一般認為,世界中心城市是對全世界及其發展發揮決定性影響作用的城市,是擁有服務全世界的、最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功能的城市。而廣州提出的“中心型世界城市”也意味著能在社會、經濟、文化或政治等各領域產生更大影響,這既是形勢使然、使命使然,也是歷史使然、現實使然。

  回溯過往,廣州的建城史就是一部互通有無的國際商貿史和對外交往史。近年來,在各類規劃中,“國際”“全球”“世界”等關鍵詞也從未缺席。從國際大都市到引領型全球城市,再到活力全球城市,無論是國家賦予廣州的戰略定位,還是城市自身基因使然,廣州從來都是站在全球視野布局發展。而中心型世界城市的提出,則顯示出廣州更大的雄心和遠見。

  特別是一年前,在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國家高規格出臺《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賦予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的重大使命,進一步增強了廣州、南沙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強大動能。

  世界城市是全球戰略性資源、戰略性產業和戰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是世界文明融合與交流的多元文化中心,也是城市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統一體。面對建設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標愿景,既要登高望遠,又要腳踏實地。

  立足當下,廣州正全力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國際航運樞紐、世界級鐵路樞紐、世界級軌道體系、國際信息樞紐,打造國際供應鏈創新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也在大力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加快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持續擦亮世界美食之都、世界體育名城等名片,持續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深化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高標準對接RCEP、CPTPP等國際經貿規則,奮力推動全球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廣州集聚擴散。

  展望未來,作為“窗口中的窗口”“前沿中的前沿”,廣州更要堅決扛起中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的使命擔當,以更廣闊的視野推進更高水平的開放,以高水平的開放促進更深層次改革、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全力朝著高能級省會城市、開放型大灣區核心引擎、引領型國家中心城市、中心型世界城市目標闊步邁進,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廣州實踐的時代新篇章。

  數讀廣州“引力波”

  第134屆廣交會,截至11月3日,共有來自229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線上線下參會,其中,線下參會的境外采購商比第133屆增長超五成。

  今年已先后舉辦第133屆和第134屆廣交會、國際金融論壇2023年全球年會、“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56屆年會、亞洲青年領袖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等重磅國際性會議活動,規模和成效均超預期。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顯示,自2019年以來,廣州已經連續4年實現排名上升,位列第55名。

  今年1-9月,在廣州新設的外資企業約4400家,增長93.8%。

  截至目前,廣州經貿聯系遍布100多個國家,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保持全國第一。

  廣州已有68家外國駐穗總領館,與67個國家的104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系,廣州港國際友好港口總數達55個,345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穗投資發展。

  廣州南沙港已開通外貿班輪航線超150條,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

  2022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逾2610萬人次,實現連續3年全國第一。

  廣州2022年開行中歐(含中亞)班列656列,比2020年增長4.9倍。

  截至2023年6月底,在穗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港澳子弟學校共19所,在穗就讀國際及港澳臺學生達5.5萬人。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