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社零外貿邁上“雙萬億”
“一年以來,我們樂見廣州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強消費能級提升方面自上而下取得一系列成果。廣州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整個體系的搭建和落實上是具有系統性、強操作性的,這對于整個消費市場在當前的大環境下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被仡檹V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年來的成績,戴德梁行中國區商業地產部董事總經理甄仕奇感慨道。
2021年7月19日,廣州市獲批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回顧過去一年,廣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實現消費氛圍營造與品牌打造有機結合、服務能級提升與產品質量優化并重、國際范與煙火氣相得益彰的良好發展局面。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繼京滬之后成為“雙萬億”第三城?!扒晟潭肌闭裏òl出新活力。
廣州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燈光璀璨。
明晰思路 提升指標——聚焦五大維度顯成績
在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過程中,廣州聚焦頂層設計,思路目標更加清晰。在機制上,搭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領導架構體系,形成培育建設工作合力。省、市、區三級政府和各部門分別出臺專項措施和配套政策,市、區各部門密集出臺配套政策措施達152項。而在規劃上,則搭建起“1+11”工作方案和“3+11+N”專項規劃體系。從戰略、規劃、落實三個層面全線打通,將培育建設工作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還聚焦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和政策引領度這五大維度,實現培育建設核心指標穩步提升的目標,交出一張亮眼成績單。目前,廣州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進一步增強,消費的國際化水平和輻射能力明顯提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評估指標穩步提升,圍繞培育標志性品牌活動、軟硬件配套設施、促消費新政策新舉措等方面的14條案例做法被納入商務部首批培育建設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
開放融合 聚焦建設——優化消費環境展成果
立足兼容并蓄的城市底色,廣州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世界、廣聚天下客。為打造國際化消費環境,廣州推動公共場所外文標識管理列入市立法計劃,修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范,成立市規范公共場所英文標識專家指導委員會,編制《廣州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范(2021版)》,修訂編印《外國人在穗指南(2021)》。
為持續提升入境消費便利,廣州89條政務、公共服務熱線和154個基層部門建立多語種公共服務平臺,試點開通在線視頻客服功能優化雙向交互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入選“2021中國改革年度案例”。
為拓寬展會平臺樞紐作用,全市辦展場次連續兩年全國第一,展覽面積全國第二,美博會等專業展規模居全球同行業首位。第130屆廣交會為疫情之下全球單展面積最大展會,首次對境內采購商全面開放,促進消費升級和內外貿一體化。
為強化改革創新推動,廣州制定發布28個高于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先進團體標準;對高新技術企業設置“包容審慎監管”標簽,實施觸發式監管。
為構建國際化社區環境,廣州發展國際化新型社區商業,結合城市有機更新打通“最后一公里”,提高中心城區社區商業配置標準,強化“一站式”便民服務設施配置,實現具有廣州特色的中心城區“5分鐘便民生活圈”。
在提升消費載體方面,廣州從傳統與現代兩方面分別發力,相得益彰。一方面,為賦能傳統消費載體,廣州“5+4+2”商圈陸續出臺商圈規劃或方案。另一方面,為做強現代消費載體,廣州出臺全國首個促進跨境電商創新發展的配套措施,跨境電商進口額連續7年全國第一。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廣州打造成為全球消費中心城市的目的地和制高點,盡顯老城市新活力,是各大商家更好地發展新格局的好時機,對企業經營來說無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新格局、新機遇、新發展?!睋V百股份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本土企業代表,企業將挖掘潛力把握機遇,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做好、做大、做強經營創新工作,深化文商旅共融,打造衣食住行全生活要素消費鏈條,助力擦亮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名片。
據悉,面向未來,廣州將繼續錨定“國際”重要方向、“消費”核心功能、“中心”關鍵定位,堅持灣區聯動、優勢互補,供需互促、雙向協調。攜手港澳全面增強對全球消費的集聚輻射力、資源配置力、創新引領力,重點推進“尚品、提質、強能、通達、美譽”五大工程的170余項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實施品牌擦亮行動,提升產品供給力和消費吸引力。廣州將培育建設產業型、流量型、服務型三大廣州特色消費體系。培育發展一批全產業鏈龍頭企業,增強廣州商貿業競爭力。
——實施高端消費資源集聚行動,提高消費國際化水平。做好優質產品的“走出去”和“引進來”。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超前謀劃一批具有國際消費元素的多元化未來消費場景,推動實體商業數字化轉型。
——實施消費市場拓展行動,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廣州打造“核心承載區-國際商圈-城市商業中心-社區商業節點”四個維度的消費整體布局。
——實施灣區高質量發展行動,啟動“輻射灣區、買賣全球”消費核心引擎。廣州加強粵港澳互聯互通,共建灣區消費供給市場,以《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出臺為契機,進一步落實與港澳規則銜接,推進穗港澳區域合作縱深發展。
——實施宣傳推廣行動,擴大城市國際影響力。廣州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共建“一帶一路”、RCEP機制等重大機遇,強化城市大宣傳、大推介理念,聯合國際著名傳媒機構開展城市整體營銷宣傳、城市品牌宣傳,推出體現廣州城市特質的宣傳口號和形象標識。
五大維度建設成果
國際知名度
廣州有總領館66家、國際友城100座、國際友好港54個。吸引世界500強企業330家,較之2020年增加21家。在疫情背景下,2021年接待入境游客164.77萬人次。
消費繁榮度
2021年社零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首次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成為國內城市中兩項指標雙破萬億的第三城,城鎮人均消費支出47162元,國內國際旅游花費2885.89億元。消費品進口額765.3億元,連續三年呈增長態勢。
商業活躍度
商業形態豐富,新業態、新模式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文、商、旅、體、醫、美深度融合,城市消費能級顯著提升。擁有551家專業批發市場,經營面積全國第一。天河路商圈,高端商業面積超240萬平方米,日均客流量約150萬人次。
到達便利度
2021年,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4025.7萬人次、飛機起降36.25萬架次。廣州港貨郵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列世界第四和第五。港口凈增外貿航線21條,全球三大集裝箱航運聯盟齊聚南沙港區。地鐵運營里程世界前十,廣州南站客流量全國第一。
政策引領度
省、市、區三級政府和各部門分別出臺專項措施和配套政策,合力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工作。市政府印發實施方案,立項研究發展規劃,組建咨詢專家委員會。各區政府和市直相關部門出臺各領域配套政策超過100項。
地標商圈范例
白鵝潭商圈建設地標文旅商業項目
廣州重點培育的世界級地標商圈——白鵝潭片區正在建設和引進重大文化、商業項目,以實現文商旅有機聯動融合,激發“老城市”的時代新活力,塑造珠江后航道高品質濱水空間。
據悉,位于白鵝潭商務區核心區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主體結構已于2022年5月6日全部封頂,計劃2023年8月前竣工驗收并移交使用。未來將建設成一個彰顯廣東特色、具有國際水平、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預計每年可提供參觀人數達250萬以上,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集展覽、休閑、教育于一體的大型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