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廣州以“數字政府”建設為抓手,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術,持續打造標準化、便利化、智能化的政務服務體系,確保公開覆蓋權力運行全流程、政務服務全過程,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并深度融合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以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
辦事就找“穗好辦” 實現“零跑動”
標準引領,全面推進辦事“有標可依”
圍繞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跑動,廣州市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打造務實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全面統一政務服務事項標準,組織各區編制統一的辦事指南,實現同一事項同一標準辦理,推進辦事窗口、窗口地址、辦公時間等公示內容標準化。建立市、區、街、鎮、社區服務事項精細劃分目錄。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區政府門戶網站、自助服務終端、移動端和微信公眾號端等渠道全面準確公開發布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事機構等信息。
如天河區系統梳理政務服務事項,定制自助辦理流程,全面對接廣東政務服務網(天河區端)、省政務一體機平臺、廣州市開辦企業一網通平臺、“穗好辦”APP等,構建了涵蓋省事項系統和窗口端、PC端、自助端、移動端和微信公眾號端的“一源五端”政務服務管理體系。市民可以通過“辦理進度公示”欄目自主查詢事項辦理進度,還可對事項辦理情況進行網上評價。
廣州公安審管部門將公安審批服務事項從“一門式”辦理升級到“一窗”受理、發證,統一“度量衡”,梳理473項行政職權權責清單,規范行政權力運行機制,實行專人全覆蓋網上巡查,動態實時更新辦事指南,公安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完成率、辦事指南準確率均達100%。同時,全市公安機關26個公安綜合辦證大廳、793個辦證窗口,全面實行規范化管理。市區兩級備案類和簡易類政務服務事項共230項均已實現100%馬上辦、當場辦。134項行政許可共計4502天法定時限,已壓縮至196個工作日,辦理時限壓縮率達95.65%;其中113項可即辦,可即辦率8成以上,審批速度全國最快。
市交通運輸部門全面推行政務服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實現多項行政許可事項“立即辦、網上辦、移動辦”。330項行政許可辦理事項中213項實現可即辦,即辦率達64.5%,同步將辦理時限壓減了88.2%;全力推進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變更等業務“全網辦”;充分利用手機移動端,實現“移動辦、自助辦”。
實現辦事服務系統集成
廣州市大力推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加大全市移動應用整合力度,對業務辦理流程進行再造,建設“穗好辦”APP移動政務總門戶,打造“一網通辦、全市通辦”的“穗好辦”政務服務品牌,逐步實現一個政務APP里可辦所有政務服務事項。目前,“穗好辦”APP已上線企業和個人服務事項超過1500項,并在辦事頁面嵌入“辦事指南”“問題反饋”等功能,已實名注冊用戶近600萬,涵蓋社保、醫療、公積金等高頻領域,真正實現 “零跑動”“一端”辦理。
另外,廣州市在政務大廳設立即辦服務區,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為導向,采取前臺受理、后臺審核同步進行的模式,實現即來即辦,辦理結果稍等即取,目前已將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注銷)等927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即辦服務,約占“一窗”服務事項60%。
廣州市政務大廳即辦服務區
通過政務服務信息公開,助力政務服務模式創新和品質優化,有效實現雙促進、雙提升。目前,“政務服務灣區通辦”“四省五地”跨省通辦、容缺受理、并聯辦理等舉措已在廣州市推出,新模式新舉措正在不斷涌現,將進一步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