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全球分享中國城市綠色發展經驗
近日,廣州市向聯合國提交《活力 包容 開放 特大城市的綠色發展之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廣州地方自愿陳述報告》(簡稱《報告》),全文被發布于聯合國官網可持續發展目標專欄。記者了解到,這是聯合國官網首次登出中國城市提交的地方自愿陳述報告。
廣州率先啟動可持續發展目標
地方自愿陳述工作
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人類社會的重要議題。2015年9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正式通過由聯合國193個國家共同簽署的《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簡稱《2030議程》),建立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落實《2030議程》,是首批參加國別自愿陳述(VNR)的國家之一,率先發布落實《2030議程》的國別方案和兩期進展報告。
作為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200萬的超大城市,廣州早在1996年就制定了《廣州21世紀議程》,作為市政府重要的發展政策指南,近年來更是努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按照國別方案總體規劃,積極落實《2030議程》,探索廣州特色的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0年2月,廣州率先積極響應,啟動了可持續發展目標地方自愿陳述工作。《報告》編制中落實了《2030議程》的重要原則——不讓一個人掉隊,深入企業、社區訪談調研,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廣泛向全社會宣貫可持續發展理念,并咨詢了多家國家級智庫、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意見。
廣州市委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向聯合國提交《自愿陳述報告》充分體現了廣州等中國城市的綠色發展理念,促進可持續發展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與擔當。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編制《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中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關注特大城市綠色轉型進程中的關鍵議題,統籌優化空間資源要素配置,為廣州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和空間保障。
廣州可持續發展取得一系列實踐成效
近年來,廣州堅持可持續發展,以空間規劃為引領,取得了一系列實踐成效。
在生態保護修復方面,加大城市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力度,修復受損生態系統,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實施白云山“還綠于民”工程,完成復綠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新增和改造綠化面積 17 萬平方米。持續開展海珠濕地品質提升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保護11平方公里萬畝果園,鳥類從2011年的70余種增加至約180種。海珠濕地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署、國際濕地公約等國際機構的高度評價,并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會員單位的國家濕地公園。
在綠色發展轉型方面,參與國際氣候治理合作,積極探索可持續城市降溫。作為首個試點城市,與世界銀行合作 “中國可持續發展城市降溫項目”,開展廣州“酷城”行動,推進永慶坊二期舊城更新提升、中新知識城綠色生態低碳新區建設以及海珠濕地綠色基礎設施降溫效益評估等示范項目。
在可持續城市和社區建設方面,通過精細化、品質化建設,為市民創造包容、優質的居住環境和公共空間。積極推廣社區設計師,聘請272名社區設計師和163名鄉村規劃師全面入駐城鄉社區;積極開展老舊小區“微改造”,大力推動城市更新,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累計完成349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惠及超過150萬居民。
未來,廣州將繼續朝著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提出的面向2035年的國土空間發展愿景,不斷探索具有廣州特色的生態發展模式,促進廣州這座千年老城市煥發新活力。
報告內容
《報告》規劃愿景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報告》展示了《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響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總體情況,規劃愿景與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一是聚焦構建“美麗國土,空間格局”,堅持國土開發與資源承載力相匹配,統籌安排生態、農業、城鎮空間,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
二是全力打造“繁榮開放,國際都市”,以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戰略基點,以科技創新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強化廣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城市地位。
三是保護建設“嶺南魅力,文化名城”,保護和展現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間結構,傳承文化根脈,復興古代、近代傳統中軸線,推進歷史城區有序疏解。
四是突出建設“包容共享,幸福家園”,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可持續城市和社區,健全住有宜居、幼有善育、病有良醫、老有頤養、弱有眾扶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
五是保護建設“云山珠水,吉祥花城”,以流域統籌山水林田湖海系統保護與治理,推進生態修復,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城市發展的低碳轉型,提高多種災害綜合防御能力,打造安全韌性城市。
六是著力推進“嶺南田園,鄉村振興”,推動富民興村產業發展,發展都市農業,保障糧食安全,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實現城鄉統籌融合發展。
專家點評
葉嘉安[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席教授]:隨著廣州地方自愿陳述報告的通過,我們將看到一個比以前更美好、更可持續的新廣州。通過實施六個主要城市發展戰略,廣州將實現“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的發展愿景。
Nicholas You(游建華)(廣州獎國際顧問,聯合國人居署世界城市運動創始人和指導委員會榮譽主席):在過去的十年里,我每年都會到廣州。每一次來,我都看到公共交通變得更加便捷,空氣質量和水的質量也在變得更好,這些變化便是廣州市將市民放在首位的有力證據。
包雅鈞(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廣州受邀參加這一陳述,表明廣州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已經引起國際同行的肯定和重視,在某種程度上廣州也就代表中國站在推進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最前沿。廣州加入地方自愿陳述邀請,是在地方層面對國家“主動參與、積極落實”精神的有力響應,更是為展示和維護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做出有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