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向實 產業向新 上半年全市工業投資增長24.6%
廣東省、廣州市重點項目增芯12英寸先進智能傳感器及特色工藝晶圓制造產線項目投入運營,中國首創工業級第三代熱導式MEMS數字氣敏傳感器在增城正式投產;廣東點都德國際食品有限公司在白云民科園競得工業用地,將建設點都德總部及生產基地;廣州市超妍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從化經濟開發區競得工業用地,計劃建設現代化多元美學綜合性智造基地;天河區首批現代都市工業專業園區在天河智慧城開園,8家高新技術企業投產……
從競地、入園到投產運營,一個個工業項目的開展凸顯了企業發展的信心,壘起了產業發展的基石,也為廣州筑牢了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工業“壓艙石”。上半年,廣州全市工業投資增長24.6%,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31.4%。
投資向實、產業向新,今日之工業投資就是明日的經濟增長,也是廣州未來的產業競爭力。
數讀產業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4.5%,目前占全市制造業投資比重提高至55.5%
支柱產業中的電子產品制造業、汽車零配件制造業完成投資分別增長36.1%和61.5%
機械設備類制造業投資增勢良好,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41.0%、1.4倍和48.0%
做好項目落地保障 讓企業少跑腿不求人
今年6月底,廣東省、廣州市重點項目增芯12英寸先進智能傳感器及特色工藝晶圓制造產線項目正式投入運營。
聚焦廣州東部中心建設,增城區正圍繞半導體和新型顯示、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鏈補鏈、擴鏈、強鏈,積極梳理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開展掛圖招商、精準招商,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為以投促引提供重要資金保障,據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介紹,增城區屬國企在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領域頻頻發力,通過區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在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等方面投早投小投科技。南粵基金牽頭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的廣州東部中心發展基金,重點投資增城“芯顯車”、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東部中心基礎設施項目。
除資金保障外,增城區也注重全要素保障項目落地。本月初,位于中新鎮的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的希音供應鏈總部項目拿到了全部25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從規劃到建設,我們感受到政府專業、高效、務實地為項目快速落地建設提供保障,在優良的營商環境中更加堅定了投資信心。”希音項目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鉚足干勁,接過政府傳遞的“接力棒”,推動項目早動工投產、早出效益,助力廣州跨境電商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秉持產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籌建的原則,增城區一直以來在項目招商前期就提前介入,主動靠前服務,結合項目洽談進度,摸查項目用地需求,明確規劃用地時間線,全程跟進土地出讓、規劃方案及報建等工作,讓企業在審批過程中少跑腿、不求人,力保希音等產業項目落地實施“加速度”。
助力企業增資擴產 優化土地空間政策
招引新項目的同時,廣州也全力確保現有企業增資擴產項目以更快的速度落地見效。今年4月,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面向全市范圍征集現有企業有明確投資計劃但尚未實施的增資擴產項目,并優先為優質項目協調匹配各類資源,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支持企業在穗發展壯大。
通過對相關項目定期組織遴選評價,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協調相關部門通過“先進制造業項目”用地指標保障專項、重大項目并聯審批要素保障專班、“鏈金合作”銀行及社會資本機構、制造業專項人才計劃等解決優質項目在行政審批、用地用房、水電氣等配套設施、貸款融資、人才招聘及申報等方面的問題。
企業增資擴產,對土地空間的需求往往是首位。今年5月,為落實“制造業立市”戰略部署,更好支持產業發展,《廣州市關于優化空間載體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1+3”政策印發實施,聚焦產業空間載體“存量增效、增量提質”,全面提升產業與空間載體資源適配有效性,為廣州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支撐。
天河區先后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都市工業的實施意見》《廣州市天河區加快推動現代都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充分發揮天河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端人才、金融機構集聚等比較優勢,錨定能源供應、都市消費、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四個細分領域大力推動現代都市工業發展,劃定全區首個工業產業區塊建設2112工園,聯手存量園區合作打造現代都市工業專業園區。
7月底,廣州市天河區首批現代都市工業專業園區高科科技園二期開園暨揭牌儀式舉行,8家優質研發及生產型工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等入園投產,園區實現開園即滿園。
據了解,該項目總占地58畝,一、二期已建成工業載體約3.5萬平方米,預計2024年可貢獻增量工業產值約4.5億元。
技術改造釋放紅利
白云電氣集團神山基地數字化工廠
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是保持制造業旺盛生命力的關鍵密碼。例如白云區,今年1—6月在統技術改造投資38.59億元,同比增長49.7%。圍繞電氣機械、汽車零部件、化妝品制造等行業,該區推動實施生產線更新換代。以白云電氣集團為例,其投資5億元,建成具有國內外行業領先水平的數字化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