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源培植是增加稅收收入、保障財政收支平衡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2023年,面對廣州市稅源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廣州市財政局加強組織統籌,進一步加強重點稅源企業跟蹤服務,穩存量;著力高質量招引、爭增量,把新稅源引進來。形成市區縱向聯動、部門橫向協同、各方精誠共治的全市“一盤棋”工作格局,在全省樹立了稅源培植鞏固工作標桿,助力廣州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
穩存量:深耕重點主體 持續開展暖企服務
2023年,廣州經濟在持續承壓中持續恢復、穩健增長。財政運行總體平穩,據快報數,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44.1億元,增長4.8%,其中稅收收入1369.89億元,增長9%,稅收收入占比超過七成。
成績來之不易。“回望過去一年,面對經濟回升總體向好但基礎尚不牢固,稅收貢獻近六成的四大傳統支柱產業面臨巨大轉型壓力、創稅空間和聚稅效率遇到增長瓶頸等困難,市財政部門迎難而上,全力以赴,協同相關部門及各區進一步加強重點稅源企業跟蹤服務,扎實推進稅源培植鞏固工作。”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說道。
市財政局在2023年開展重點稅源企業分級暖企問需及跟蹤服務,按照問題導向、聚焦關鍵的原則,持續開展服務工作,建立從跟蹤服務、問題上報到解決反饋的閉環管理機制,促進市、區、鎮(街)形成合力,發揮“1+1+1>3”的協同效應,著力優化廣州營商環境,圍繞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全面服務企業發展、了解優惠政策實際效用等方面深入開展工作,扶持企業紓困解難,助力企業與廣州共同發展壯大。
廣汽埃安實現了“產能+效率”的“雙升”。
此外,市財政局協同各有關部門,圍繞13家典型企業組建跨部門工作專班,多部門聯合開展關懷企業、呵護稅源工作,充分聽取企業核心訴求,綜合施策、有機聯動,切實為企業解決生產經營等實際難題。在上門送政策時,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新能源汽車能在廣州跑出發展‘加速度’,離不開財稅政策的大力支持。一年來,財稅等政府部門多次來送政策、送服務,問需求、解難題。截至2023年底,我們享受到留抵退稅近10億元,增加的現金流讓我們更有底氣和動力加大研發投入和擴大經營規模,扎根廣州走向世界”。
爭增量:高質量招引新項目、新稅源
“我們著力高質量招引、爭增量,持續引進新項目、新稅源。”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廣州扎實推進南沙稅收優惠政策落地見效,充分發揮政策效應,充分激發產業活力,打造創新高地。市財政局印發了《落實廣州南沙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工作方案》,指導南沙區印發了《廣州南沙企業所得稅優惠產業目錄(2022版)界定指引》,保障政策落地落實。廣泛宣傳優惠政策,吸引更多企業在南沙投資落戶。加快兌現稅收優惠政策,首年減免稅額超7.2億元。
同時,市財政局積極籌措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據統計,2023年市財政投入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46.89億元,支持廣州科技創新發展;投入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39.8億元,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投入廣州市促進商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5.9億元,促進商貿流通與消費升級、會展業、服務貿易及跨境電商發展;統籌用好省、市利用外資獎勵資金合計3.45億元,提振外商投資信心;投入金融發展專項資金0.37億元,支持引進法人機構和推進企業上市工作。各項資金聚焦潛力產業、提質量,助稅源強起來。通過制訂產業發展規劃、組織資格申報、落實扶持獎勵政策等,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優質稅源產業規模發展和集聚效應,積極增厚稅源基本盤。
新稅源引進來,還要留得住。市財政局積極配合有關業務部門研究制定《廣州市加強產業招商促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意見》《廣州空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促進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廣州市重點產業園區產業發展及招商指引》等政策文件,加強招商引資服務保障工作。在市相關業務部門預算中安排經費,支持保障招商引資工作順利開展。助力拓展線上線下平臺,支持舉辦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投資中國年”招商引資活動等會展、招商推介活動,推動會展“流量”轉變為廣州經濟發展“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