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檔時間:2021年12月31日
走在廣州市越秀區白云街東湖新村社區,何紹兒不時跟過往的街坊拉家常,作為東湖新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她在社區里可謂老少皆知。她堅持黨建引領、服務為本、聚合資源,創新構建基層黨組織、密切聯系群眾、社區有序自治“三個全覆蓋”,提出“白天+晚上”“交叉+網絡”“來訪+上門”等密切黨群聯系方法,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格局。東湖新村社區先后獲評“國際安全社區”“廣東十大和諧社區”“廣東省綠色社區”“廣州市文明單位”“廣州市幸福社區”。
投身基層20余年,把服務民生放在首位
1998年11月,廣州市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何紹兒從外企辭職投身到居委會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成為讓居民敬佩、服務社群的好書記、好社工。注重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以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為切入點,把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有機融合,探索出以社區黨組織為龍頭,以社區建設管理委員會為主體,黨員唱主角、群眾當主人的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新模式。
“作為一名社區黨委書記、我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把社區居民所關心的民生事務放在首位,為老百姓解決實事。”何紹兒說,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她跟同事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對東湖新村小區、湖濱小區、孝慈軒養老院廣場、東湖西郵局門前等居民反映強烈的小區停車問題,進行了規范化管理,還居民群眾一個舒適休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場所。
老樓加裝電梯,難在眾口難調。東湖新村社區黨委把居民組織起來,讓黨小組長成立加裝電梯小組,由社區黨委牽頭出通知摸查居民的加裝意愿,由黨員組長親力親為收集各住戶意見,帶居民代表參觀其他落成的電梯,提供場地讓電梯公司和社區律師指導工作。為解決鄰里間尤其是高低層之間的矛盾,建立微信群,讓居民可以在群里充分發表不同的意見,由于很多舊的樓宇結構相對陳舊,協調電梯公司多次到場勘察,定出盡量減少遮光和噪音的方案,第一座加裝電梯項目已在小區落地。
加強黨的基層建設,創新服務模式
何紹兒在工作中,注意深化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融合創新,堅持黨建引領、服務為本、聚合資源,構建紅色網格、精彩服務的社區治理服務新體系,為居民提供精細化精準化服務。深化基層組織建設、駐點聯系群眾、社區有序自治三個“全覆蓋”,實施黨建組織力、聯系服務群眾能力、社區治理能力、文化認同力四個“新提升”,推動社區黨建和社區治理精細化品質化水平全面提升,形成黨建帶社建良好局面,擦亮社區有序自治特色“品牌”。
暢通民情渠道。固定每周二為駐點日,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社區黨委以“三種模式”暢通民情渠道。“白天+晚上”駐室接待。針對“上班族”在工作時間難以聯系的情況,每周二晚7~9點都有駐點團隊接待居民群眾,同時通過每周五上午“交叉”駐點,即9個駐點團隊輪流到各個社區聯系居民群眾、更廣泛地“知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實現駐點“全天候”。“當面+網上”主動約見。依托越秀黨建網、微信公眾號等,由群眾點名約見駐點團隊成員,方便群眾參與和主動反映情況。“來訪+上門”聽取民意。網格員在日常網格巡訪、走訪過程中隨時隨處聯系群眾,建立駐點微信群,定期向群眾發布信息,增進與社區黨員的相互了解。
充分發揮黨員作用。依托“三結對”工程,社區黨員與社區18戶困難家庭35名困難群眾結成對子,通過定期上門慰問、電話溝通聯系、召開座談會、開展主題幫扶活動等形式,實行思想幫扶、資金幫扶、物資幫扶。
社區黨委圍繞“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社區”三方面主要內容,以服務為特色,全面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的服務。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得到便捷、專業的健康管理服務,深受社區居民歡迎。發動社區黨員參與互助養老,組建社區為老服務志愿者隊伍,對獨居、空巢、高齡等特殊老年群體開展結對幫扶、愛心送餐等。聯手社會專業機構共建社區養老院、長者日托中心和長者飯堂,不斷拓展長者配餐點的服務,為長者提供家門口的全方位服務。成立社區居民協商委員會,打造居民議事廳作為居民自治活動實施平臺,定期召開會議,組織討論社區自治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