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假日生活提示 > 2020年 > 圖說春運
“開站元老”的最后一次春運
  • 聽全文
  • 2020-01-23 11:08:28
  • 來源: 廣州日報
  • 0
  • 分享到
  • -

鄧英梅的33年鐵路生涯 見證春運歷史變遷

  3932821_chenrm_1579697870214_b.jpg

  檢票員鄧英梅

  “G6110次列車開始檢票了!”廣州南站三樓候車大廳西北角的B26/B27檢票口人頭攢動。相比拿著喇叭大聲招呼旅客略顯聒噪的年輕客運員,最邊上人工驗票通道的檢票員大姐神色從容、氣質淡然,“有身份證的刷證進入,換了票的不用刷證。”旅客們在她的指引下迅速通過閘口,登上回家團年的列車。她叫鄧英梅,17歲就穿上制服緣牽鐵路,33年的車站生涯中她見證了無數悲歡離合。這是她的第33個春運,也是最后一次。今年下半年,她將脫下制服,光榮退休。

  竹棚候車室

  黑色鐵皮車

  廣州南站開站時,鄧大姐就是客運一車間的客運值班員,最近兩年因為身體原因,成為一名檢票口的客運員。

  1987年,剛剛高中畢業的鄧英梅就進入鐵路系統工作,在當時的花都火車站(現廣州北站)擔任報務工作。“1993年是我印象中的一次春運大潮。由于旅客太多,花都站就把裝貨的列車改造成載客列車,車上沒有座位,大家上去自己找個位置待著,一趟能裝下2000多人。那時的車站也相當簡陋,臨時搭起的竹棚就成了候車室,也沒有正兒八經的站臺,旅客上車時我們還要舉著牌帶隊前往。”

  2008年春運 日備80萬元現金退票

  說起春運,2008年的冰災印象最深。鄧英梅所在的廣州北站雖不像廣州火車站那樣大面積滯留,但也一樣人山人海。“那時我在車站擔任售票員,冰災導致列車都走不了,我們每天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退票。”鄧大姐繼續回憶,“那時候沒有支付寶、沒有微信,只能退現金。車站每天都會搬來80萬元現金,售票窗口全開,全都在辦理退票。”

  接下來的一兩年里,高鐵來了。“這是一個令國內所有鐵路人振奮的消息,我也早早打了報告申請,參與到這個新生的事物中來。”鄧大姐說。2009年,鄧英梅到北交大進修了一段時間,專門學習關于高鐵的知識,學成歸來后就參與了武廣高鐵的試運行。第二年,廣州南站開站,鄧英梅也通過選拔,成為南站的“開站元老”之一。

  經過長期的聯調聯試確保萬無一失后,2009年12月26日,廣東第一條高鐵——廣高鐵正式開通運行。兩個月后,廣州南站就迎來了第一次春運。

  “那時高鐵剛開通,乘客不算太多,但車也不多,所以春運仍然忙碌。”鄧英梅當時擔任車站客運值班員,相當于客運員的班組長,年輕的同事們對高鐵運營還很陌生,鄧英梅當起了大家的師傅,候車區、驗票口、到達口,到處都有她的身影,她也為南站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客運員。

  2020年春運 老大姐站好最后一班崗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轉眼就到2020年春運,這是鄧英梅作為鐵路人的最后一次春運。“雖然還有半年時間,但我已經收到了辦理退休的通知,那一刻真是百感交集。”鄧大姐說。

  想到即將離開工作崗位,鄧大姐一連說了好幾個“失落”:“33年的春運沒有一次錯過,33個除夕,不是上午下班就是下午上班,還沒有和家人度過一天完整的除夕。想到明年春運我不再會出現在崗位上了,深深的失落感洶涌襲來。”鄧大姐告訴記者:“做客運工作,不管過年還是過節,從來沒有假期,跟家人吃一頓飯都是奢望。但真到了告別的時候還是很不舍。”

  和去年一樣,今年的大年三十,鄧大姐會在中午時分下班,晚上和家人吃一頓團年飯,這也是她33年職業生涯中屈指可數的團年飯。前年的除夕夜,她就是在車站里通宵工作中度過的。“習慣了。”鄧大姐淡淡地說:“前年除夕,晚上10時之后車次減少,我們能夠輪流休息一會,結果和同事們在候車室里一起看了一段春晚,這就算是我們的過年了。”

  “列車客運員就是再平凡普通不過的一個崗位,但是卻能實實在在地幫助到很多人,最欣慰的就是旅客對我說謝謝的時候。”說到這里,鄧大姐眼里放光,充滿職業自豪感。

  “您退休后會做些什么呢?”記者找到一個不那么沉重的話題。“想做的有很多。”鄧大姐臉上果然綻放出笑容,“我想去上老年大學,學書法、學跳舞,還想學游泳。旅游是一定要的,我想在云南住上一個月,還想去拉薩。”

  “我已經報了名參加志愿者組織,如果明年春運南站需要我,我一定會回來,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我的春運服務。”這位33年工齡的鐵路人,最后還是離不開她這一輩子深深烙下的“鐵路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