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停機坪開“小火車”
胡浩駕駛拖頭車行駛在停機坪上。
喜慶的福字,火紅的燈籠……新春將至,廣州白云機場充滿了年味兒。在這里,同樣溫暖人心的還有,那些默默為旅客進行春運服務的基層黨員。這一次,記者要為您介紹一位“老司機”,他的工作是在白云機場停機坪上開敞篷的“小火車”,目前已在春運一線堅守了18年。
“05,206機位CA1351航班落地。”
“05收到,司機已到位。”
在白云機場,2020年春運中的普通一天,隨著又一架飛機緩緩滑進機位,機坪上各類特種車早已整裝待發。這時,白云機場地勤公司拖頭車司機胡浩的報話機響起,又有 “小火車”駕駛任務了!
談起自己的工作,胡浩笑稱:“我們拖著的行李貨物板箱設備總長度高達25.8米,比旅客擺渡車還長11米,就像在機坪開‘小火車’一樣……”原來,這臺敞篷拖頭車車頭長度只有3.35米,可與身后的貨板靈活分離,也可無縫融合。一個行李底座長達3.75米,一次可以拖掛6個行李集裝箱底座,因此胡浩駕駛的敞篷滿載的話,最多可承載30噸行李、貨物。
春運期間,各航空公司對裝卸拖頭車的保障需求增大,部分熱門航線均采用寬體機型執飛。“高峰期每天出車200趟次左右,累計拖掛板箱150個,保障貨物近300噸。在停機坪上一干就是五六個小時,對我們來說是再正常不過了。”胡浩表示。
保障白云機場首架A380、B747-8飛機落地
“接近飛機速度不能超過5公里/小時,拖掛設備距離平臺車要不大于15厘米、不低于10厘米,距離太近容易剮蹭車輛,距離寬了又容易對操作人員和行李貨物進出平臺造成安全隱患……”這些操作細則,胡浩隨口就來。
胡浩的工作伙伴是一輛拖頭車,“只有摸清工作伙伴的‘性格’和‘喜好’,才能真正實現人車合一。”胡浩介紹說,“蛇形繞障并不簡單,因為每一個板都是靈活的,倒車要掌握反方向的技巧、角度和速度,否則貨板就會錯位。”倒車串板、蛇形繞障和寬體機型裝卸機等都是每一位老司機的“必殺技”。
夏天的停機坪溫度超過60℃,冬天的機坪則是寒風刺骨。在噪音大、特種設備多、作業空間小的情況下,胡浩確保“小火車”停靠一步到位,不差分毫。也是憑借出色的表現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胡浩成為白云機場保障首架A380、B747-8飛機落地的拖頭車司機。
春運期間每天上百次
上下車檢查、掛板、拆板
由于停機坪的車輛行駛線路復雜,駕駛“小火車”可不是一項輕松活。胡浩說:“在馬路上開車叫眼觀六路,在機坪上駕駛可謂是眼觀各路,除了時刻要留意飛機滑行、停靠動態等,板箱的數量、朝向等也都有明確要求。”
為保證裝、卸機的安全,司機要將每次拖掛的行李貨物板箱拆開,按裝機指令,把板箱設備分別裝入對應的艙位。為保證航班行李貨物運輸的及時性,司機要對每個板進行單獨的“三核對”檢查。春運期間,胡浩每天上下車檢查、掛板、拆板等達上百次。在工作間隙,他還會協助裝卸崗位的同事做好行李貨物裝卸機、網繩加固、FOD清理、輪檔放置等工作。18年來,胡浩始終保持安全服務零差錯的紀錄。
春運高峰日,胡浩駕駛保障航班的“小火車”行駛路程高達上百公里,運輸范圍從機場的貨站到停機坪的每個機位。對每架飛機的航班號、機型、停機位、進出港時間,每個機位可停放多少板箱行李貨物等,都要一一熟記,以免造成航班延誤和裝載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