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假日生活提示 > 2020年 > 圖說春運
白云區石馬村3000多戶村民收到特別的新年禮物
  • 聽全文
  • 2020-01-10 11:01:01
  • 來源: 廣州日報
  • 0
  • 分享到
  • -

 新年掛歷細述“均禾故事”

轉存圖片

  掛歷原作吸引了村民。 

轉存圖片

  寧珂對作品做修改。 

  廣州市均禾街石馬村的3000多戶村民日前收到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一幅新年掛歷。村民們驚訝地發現,石馬桃花、均和公所、平和大押、舞火龍、頭渡橋等均禾片區的歷史、民俗、文化、景致躍然紙上。“我們世代生活在這里,掛歷上的畫就是我們的生活日常,看著感到非常親切。”石馬村村民陳雁瑜說。

  位于廣州市白云區均禾街的石馬村,地處廣花公路與流溪河相交處東南,大約開村于元朝,民風淳樸,人杰地靈。村里至今依然保存著清末民初建筑風格的古村落。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環境,孕育了一代代文人雅士。目前,平和大押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整治工程已開始招標,計劃2020年10月完工,均禾街充分挖掘平和大押歷史元素,努力將該片區打造成集文化、旅游、商貿、特色產業為一體的特色歷史街區。

  村民參與掛歷內容編撰

  “石馬村有廣東近代保存最完整、最豪華的當鋪平和大押,石馬村北約被列為白云區8個傳統村落之一;另外還有陳殘云紀念館、石馬桃花公園、洪圣古廟等景點。”石馬經濟聯社黨委委員陳錦全表示,村委希望將均禾片區的經典濃縮在掛歷里,送給村民做新年禮物,激發村民為實現家園夢努力奮斗。

  陳錦全找來陳雁瑜等村里的幾位老人,對均禾、石馬的風物景致、民俗活動進行細致梳理,精選出最經典的12個內容。陳雁瑜為其編排了順序,制作標題,并為每個內容撰寫了一個詩情畫意的故事。在白云區民俗文化博物館的指導下,找到職業畫家寧軻進行創作。

  打開掛歷,石馬桃花、桃花雅集、均和河涌、均和公所、扒龍船、洪圣古廟、平和大押、舞火龍、頭渡橋、古堡、桃花公園等均禾片區的歷史、民俗、文化、景致等悉數入畫,構成了一至十二月。從封面到十二月,掛歷靜靜地講述一個個“均禾故事”,觀者可領略均禾片區數百年的歷史傳承。

  “看到這幅掛歷,使我想起了很多往事。”今年64歲的石馬村村民陳雁瑜自豪地告訴記者,她的太祖父黃潤和是均禾墟開埠鼻祖,1917年,黃潤和等四位股東籌資興建了平和大押;“現在平和大押被保護得很好,我們很欣慰”。

  “石馬桃花聞名世界,全國八成的桃花都來自石馬;頭渡橋是均禾的第一座橋,現在看到的河面不及當時的三分之一,時間久遠,石橋還在,中間的木板吊橋早已腐爛了……”說起家鄉的威水史,陳雁瑜如數家珍。

  兩個月創作“均禾紀事”

  創作這幅掛歷的十三幅畫作,職業畫家寧軻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五年前,寧軻來到均禾,被這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所深深吸引,便在平和大押旁邊開起了自己的工作室。藝術創作之余,不時有村民進來參觀、喝茶聊天,給寧軻講講村里昔日的繁華。

  “五年來,我走遍了均禾的每個角落,也有幸看到了舞火龍、龍舟賽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動,來探訪的村民也給我講了許多村里的故事。”寧軻說,慢慢地,他產生了用繪畫的藝術形式創作“均禾紀事”的沖動。

  這與村委的想法不謀而合。綜合村干部、村里老人的大量口述及提供的豐富文圖史料,寧軻先畫出手稿小樣,再歷時兩個多月,完成了十三幅水墨畫的創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