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020年春運正式開啟。
今年春運有何新特點?“無紙化”出行將更有存在感,兒童乘車優惠可看年齡,487個省界收費站被取消,保證慢火車開行規模……還有一點頗為搶眼——“反向春運”首次被鼓勵。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公布的《關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運工作的意見》指出,推行回空方向列車票價優惠措施,鼓勵“反向春運”。
“反向春運”是近幾年才有的新詞匯,指的是年輕人春節不回家,而是將老家的父母孩子接來自己工作的城市過年。這種“操作”早已有之,但近年頗有流行之勢,將其稱之為“新風尚”也毫不為過。數據顯示,我國鐵路春運客流已連續4年增長約9.1%,反向客流也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長。另據鐵路售票相關數據,今年春運傳統高峰的反向客流增長近10%。
“反向春運”何以出現?如果將鏡頭對準一個個家庭,原因不盡相同。有的是父母體諒職場新人來回奔波;有的舉全家之力在城市置業;還有新手爸媽因孩子太小不便出遠門,干脆把老人接過來……每家每戶各不一樣。不過,如果將鏡頭拉到全景,“反向春運”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其背后還是有共同的驅動力量。比如其背后有成本的考量,有城市化的影響——隨著社會流動加速、戶籍制度改革,越來越多在外打拼的勞動者得以在大城市里落戶安家,實現夢想,他們有實力、有條件讓父母來大城市團聚、旅游,分享自己的奮斗成果。當然,還有觀念的轉變。以往,故土難離,如今更多人認同只要家人聚在一起,在哪里都是團圓;過去團圓、盡孝體現在“常回家看看”,現在越來越多人讓父母多出來走走……“反向春運”折射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結果。
“反向春運”必將帶來多贏。它改變著過年的打開方式,影響春運“大局”,也意味著大“蛋糕”、大機遇。根據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等發布的《2020年春運出行預測報告》,廣州、北京、重慶、上海等城市春節期間“遷入人口”將大幅增加。對于熱門目的地來說,如何在公眾用腳投票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充分釋放“反向春運”的強大能量,值得思考。
對此,一方面要從大處謀劃。“反向春運”的背后是流量、人氣,反映著一座城市的魅力、活力、吸引力。換言之,它與城市形象直接相關。把握契機,站在城市形象國際傳播的高度謀劃、布局,才能把“蛋糕”做大,把機遇用好。舉例而言,近年來廣州堅持謀劃在先,著力打造“廣州過年 花城看花”城市品牌,在全國、世界范圍內大力宣傳推介。數十位明星大咖為花城代言,迎春花市開到海內外,線上線下活動年年翻新,讓“廣州年”成為一張輻射海內外的亮麗名片。強化整體布局,不斷優化傳播渠道,創新表達方式,“反向春運”可以成為一次出彩的城市傳播。
另一方面,要從小處著眼。“反向春運”是機遇,亦是壓力、考驗。對熱門目的地而言,既要瞄準需求,精心準備,為市民游客奉上豐盛的文旅“盛宴”,也要周密部署春運工作,強化重點場所安全排查,廣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做好市民生活保障……“反向春運”的背后,工作千頭萬緒。近年來廣州之所以春節期間人氣火爆,除了先天優勢,更離不開后天努力。從迎春花市到“食在廣州”,從干凈整潔到平安有序,點滴細節展示著精細化的管理水平,可以管窺一座城市的宜居品質。而這些,不僅會給市民帶來幸福感,也將為海內外來賓呈現城市的新活力、新風采。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反向春運”的強大能量將不斷釋放,相信廣州等熱門城市將把這篇文章寫得更好、更出彩,吸引越來越多人心向往之、慕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