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旅資訊 > 文體活動

第七屆廣州科普嘉年華火熱“上線”

  • 聽全文
  • 2024-09-22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科博士家族”IP形象亮相

  9月21日至22日,2024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主會場活動暨第七屆廣州科普嘉年華在廣東省科學院琶洲科普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由廣州市科協、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等27家單位聯合主辦,共有來自全市17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場館和科技科普企業積極參與,為廣大市民帶來一場盛大的科普宴席。

  小朋友“沉浸式”體驗科技魅力

  在嘉年華活動現場,一系列新奇有趣的科技成果展示吸引了大小朋友的目光。活動共設五大主題,展區超170個展位,科普內容圍繞“四個面向”及新質生產力所取得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涵蓋腦機互聯、AI數智、深藍深空深地、納米科技等前沿領域,集互動、參與、分享、體驗于一體,多維度向市民展現廣州地區的科普資源、科技成果和科研能力,讓市民現場親身感受科技創新改變生活的巨大魅力。

  在智能助行外骨骼展位,演示者穿戴了一套外骨骼系統,對腿部肌肉進行鍛煉。這套設備由驅動系統、中控系統、機械結構單元等構成,可以輔助腿腳不便者鍛煉腿部肌肉,助力其行走,“這套設備可以監控步態,進行人機步態擬合分析,并提供動力,讓腿腳不便的人每一次邁步行走變得更輕松。”

  在云韜氫能展位,企業帶來了“領航一號Ⅱ”氫能發動機。展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發動機可以安裝在牽引車車頭的駕駛室下方,“發動機將氫氣和空氣通過電化學反應,產生電力驅動電機,來給車輛提供動力,我們已經將其用于廣韶線的物流運輸,通過廣州和韶關的加氫站為發動機補充氫氣。”

  最吸引孩子們眼球的,還是黃埔區天韻小學帶來的“變形金剛”機器人,這個機器人需要有真人穿戴,可以和小朋友握手、還可以抬腿小步行走,甚至還可以向人敬禮。“我們學校非常重視科學教育,我們引入這個機器人,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該校負責人告訴記者。

55db5ec817b49b66eeb7.jpeg

黃埔區天韻小學帶來的“變形金剛”機器人。

  廣州全新科普IP形象發布

  本次活動中,廣州全新科普IP形象“科博士家族”的亮相頗為搶眼。作為廣州科普領域的標志性科普IP,“科博士”自2019年以來就通過生動有趣的角色設定和貼近生活的科普內容,搭建起科學與公眾之間的橋梁。

  “科博士家族”延續了“科博士”的科學精神,更以多元化的角色設定和豐富的內涵,為科普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色彩。在這個家族中,有代表著“博學”的科媽,將高深莫測的科學知識化繁為簡,讓科學變得通俗易懂;代表著“勇敢”的科小創,充滿活力、不懼挑戰;代表著“探索欲”的弟弟科小普,以獨特視角開啟科學的趣味之門;還有具備強大“實踐能力”的科爺爺和充滿藝術“想象力”的科奶奶,整個“科博士家族”從不同的角度豐富了科普的維度。未來,“科博士家族”將繼續成為廣州科普工作的標志性形象,廣泛運用于廣州市特色科普品牌之中。

dd385014940e8fc85932.jpeg

  活動還發布新書《講好科學家的故事》。本書聚焦深度挖掘并展現廣州地區杰出科學家的非凡事跡與卓越貢獻,精選了30位在穗院士的感人經歷,細膩描繪了院士們的成長軌跡——從青澀學子到學術巨擘的蛻變之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他們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勇于創新的科研態度以及深厚的家國情懷。

  活動還發布了國內首個區域性科技傳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是在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下,由暨南大學文本實驗室研究團隊以廣州區域科技傳播發展態勢為研究和評價對象,聚合科技傳播領域的各方資源與力量打造而成,其為科技傳播的量化分析、效果評估和政策指導提供了一套科學、系統的評價方法,更有助于準確把握廣州科技傳播發展趨勢,為科技傳播領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系統的工具及支撐參考依據。

  暨南大學文本實驗室主任曹軻教授表示:“構建客觀、科學和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科學剖析區域性科技傳播發展的內在邏輯和發展態勢,將能為廣州乃至全國其他區域推動和優化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兩翼’協同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市民與科學家近距離接觸

  本次活動還舉辦連場科普講座,讓市民與院士近距離接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鄧文中和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煥彬親臨現場,分別為公眾帶來主題為《科學與工程》和《親近科學  擁抱未來》兩場的科普講座。兩位科學家不僅分享了他們在各自領域的前沿科技成果,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了科學知識,展現了他們對科普事業的熱情和承諾,有效地拉近了科學與公眾之間的距離。

  據悉,2024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從9月15日到25日,全市各單位聚焦現代科技和未來發展,積極開展廣州科普嘉年華、百館展覽探未來、千場報告話前沿、萬級IP創科普活動等體系化重點示范活動,筑牢科技創新的群眾基礎,服務廣州高質量發展。

  活動期間,各主辦單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整合資源、開放場地、創新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服務,在全市范圍內組織學會、企業、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和機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學校,陸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廣州市科協更組織廣州地區符合開放條件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企業、各級科普基地、廣州科普游項目承擔單位和各區所屬科普資源單位等100多家科普單位免費向市民開放,全市11個區也同步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

  活動同步啟動線上宣傳互動,通過“廣州市科協”視頻號、“科普廣州”視頻號、抖音號等平臺進行現場直播,打造融媒體科普大舞臺。預計全市將有約300萬人在線上共享這場科普饕餮盛宴。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