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用感香油墨印刷 書香+菜香現場“實力圈粉”
南國書香節于8月16日至20日舉辦,既有劉慈欣、周國平、葛劍雄、李敬澤、王立群、葛亮等著名作家學者亮相,也有秦明、八月長安、馬伯庸等暢銷作家到場。據書香節組委會工作人員透露,不少名家分享活動需要提前預約,但通道一開放,預約名額便立刻“秒空”,可見市民閱讀熱情之高。
《消失的名菜》現場展示。
感香油墨:翻書如同菜品揭盅
一位帶孩子逛展的媽媽告訴記者,逛了半天羊城書展,她最喜愛的圖書是廣州出版社推出的《消失的名菜》,手袋里已經買了好幾本。她一邊翻閱,一邊告訴記者:輕觸圖書,竟然真的開卷留香,書香中有真實的菜香,令人嘖嘖稱奇。記者發現,《消失的名菜》中的“二京果”“五柳石斑”“仙翁奶露”三個菜式的圖片運用了感香油墨,不但可以閱讀文字,還可以聞到淡淡的不同食物之味,充分調動了讀者的感官,讓紙面閱讀首次獲得身臨其境的菜品揭盅體驗,現場,讀者圍在新書碼堆周圍,排隊翻閱搶購。
除了開卷飄菜香,《消失的名菜》的裝幀設計也被讀者贊揚為“美到了天際線”。廣州出版社的編輯在現場告訴記者,該書曾榮獲2023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由三次獲得“中國最美圖書”的許天琪設計師打造。其中,精裝版設計為線裝書的樣式,帶書函,模擬民國的菜譜,封面采用頗有質感的江戶彩織錦,燙壓陸羽居菜單的紋飾。書中涉及的菜單均采用宣紙加毛筆字呈現,讓人仿佛親自觸摸民國菜單,頗有身臨其境之感。
本屆羊城書展展出的繁體中文版 《消失的名菜》由香港三聯出版社推出,旨在響應共建“人文灣區”戰略,以多種文字的延伸宣傳,向世界呈現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風采,讓大眾更了解嶺南飲食文化,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魅力。
閱享粵味:百年廣州人間煙火
2022年,廣州博物館、中國大酒店和廣州出版社通力合作,由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與嶺南商旅集團聯合出品,將廣州博物館和中國大酒店攜手打造的創新文旅項目“消失的名菜”以圖書形式呈現。在2023年廣東省文旅推介大會上,“消失的名菜”品牌榮獲廣東省首批文旅促消費優秀案例稱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京圖書訂貨會,該書也作為廣東重點精品項目向全國大力推介,深受讀者喜愛。
羊城書展現場,讀者川流不息。從普通讀者到外國友人,甚至參展嘉賓領導,經過《消失的名菜》展位,都會駐足停留,忍不住仔細摩挲翻閱。記者從翻開的書頁中發現,《消失的名菜》精裝版圖書,特別將消失的粵味通過油墨留在了紙上,沉浸式重現廣府宴席中失傳已久或罕見的傳統粵菜,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社會和掌故,再現了古代廣州的市民生活和飲食文化,令人心生觸動。
步入南國書香節B區13.2館的“讀懂廣州”之美食里的廣州專區,中國大酒店精心策劃并特別呈現展示了“消失的名菜”項目近年來的豐碩成果,包括精致的江南百花雞、鷓鴣粥、清水映月以及造型別致的錦繡玉荷包等菜式模具,還展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廣彩菜單碟、手寫菜單等珍貴文創,以及按照傳統粵席雅宴制式精心布置的桌面,讓人仿佛穿越回那個風雅的時代。
在展覽現場,有一道“江南百花雞”的仿真展品吸引了眾多讀者。這道菜由一塊雞皮和蝦膠組成,是一道經典的粵菜。當年,“似雞非雞”的江南百花雞一經推出,馬上在羊城風靡一時,但隨著抗戰時期文園酒家的結業,這道制作繁復的名菜,逐漸消失在餐桌上。幸而收藏于廣州博物館的老菜單中,對江南百花雞的制作還略有提及。復刻這道菜,最關鍵的就是蝦膠,選取生蝦順著紋理搓,搓到爽滑,而選用的蝦、搓的手勢和力道不同,出來的效果就千差萬別。一道江南百花雞,融匯了粵菜師傅的巧思和巧手,能復刻出這樣的名菜,除了是粵菜的一大幸事,更是重拾起舊時粵菜廚師的創新精神。
一位從佛山來的讀者說:名菜與文字,撩撥著食客老饕的味蕾,《消失的名菜》展示了百年廣州獨有的“人間煙火氣”。從紙面到餐桌,再回歸書籍,《消失的名菜》作為博物館藏品和文創的衍生產品,除了讓更多人領略傳統粵菜的精髓,也在一飯一蔬之間展示了沉淀凝結的廣州城市性格和人文精神,讓廣大讀者朋友在煙火氣中讀懂了廣州。
古早味道:舌尖挖掘嶺南文化
著名文化學者江冰教授說:“《消失的名菜》讓深藏于博物館的老菜單和老菜譜重見天日。消失的,打撈出來;靜態的紙張,點化成活色生香。”他表示,閱讀《消失的名菜》,你可以感悟到:在廣州享受粵菜,其實也享受了一整套服務。這種服務的質量與溫度,可以在與其他城市的比較參照中凸顯出來。文化傳承不僅僅停留在理念和精神層面,更需要在諸多具體層面發力,比如非遺、博物館等。政府推動、民間發力,《消失的名菜》就是一個多方合作的亮眼成果。
搜尋舊時的老菜單、老菜譜,向粵菜文化尋根問宗,還原與重塑一批名揚全省的民國粵菜,重現廣州古早味道,讓市民讀者、饕餮食客在羊城書展中“重遇”嶺南名菜;將餐桌名菜記錄于紙面,從名菜中深入挖掘廣州歷史,傳承發揚廣州飲食文化,透過飲食文化的窗口,領略豐富的嶺南文化與生活民俗……不得不承認,《消失的名菜》已經成為“食在廣州”這張城市名片的真實寫照,成就了“圖書出版+文物活化+文化粵菜”的創新品牌。
2024年3月,《消失的名菜》香港版舉行首發儀式,以溯源、在地、尋味、融合四大篇章,帶領觀眾走進粵菜的歷史長廊,對大灣區近代社會發展和美食圖景進行了多維度釋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