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范 科技風 歡樂頌
12月7日,2023廣州馬拉松博覽會開幕,一連三天,參賽選手可以憑借有效身份證件和《健康安全責任承諾書》前往領取參賽物資。三天都是早上10時開門迎客,12月9日(星期六)最晚到20時收檔打烊,跑者朋友注意把握時間,以免貽誤“戰機”。
每屆廣馬博覽會都是一場跑者嘉年華,今年的亮點是文化范、科技風、歡樂頌,即將在12月10日亮相一江兩岸賽道的跑者們,從現在開始進入輕松愉悅的跑馬模式。
廣馬跑者領到專屬物資。
主打文化牌 厚重更精彩
12月7日至9日,廣馬博覽會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11.1號展廳舉辦。廣馬組委會為廣大跑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賽事服務,讓大家全面感受廣馬的賽事文化與內涵,現場設置參賽選手領物區、路跑學院交流講座區、品牌展示活動區、廣馬文化展示區等區域,多種互動形式等大家體驗。
今年廣馬博覽會最大的特點是巧打文化牌,賽事文化區將十年廣馬精彩呈現,路跑學院課表一出就受到追捧,廣馬吉祥物叻叻橫空出世,另外還有醒獅、廣彩、剪紙、欖雕、通草畫等非遺項目亮相,讓廣馬文化味異常濃郁。
今年廣馬博覽會巧打文化牌。
剪紙非遺傳承人何丹鳳表示,希望借助廣馬大舞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廣大跑者了解認識剪紙和其他非遺項目,奔跑的同時歇歇腳,在休閑狀態下感知傳統文化的美感與熱烈。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馬拉松賽吉祥物叻叻(昵稱:馬拉羔)手辦、鑰匙扣、冰箱貼等文創產品構思巧妙、制作精巧,令人愛不釋手。限量2023份的“變裝”款手辦,配有紅色馬拉松服飾配件同步亮相吉祥物展位。
當然,跑馬絕不僅僅是一場42.195公里的暢爽體驗,還是對城市的解讀、對文化的感悟、對人生的思考。
區先生是第三次參加廣馬,他表示,非常幸運中簽,成為3萬跑者中的一員,廣馬十年歷程就像一座廣馬博物館,讓我們看到了廣馬十年的奮斗、成長、進步,因為我們是廣馬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所以這種感受截然不同。
玩轉潮科技 跑馬更科學
創辦于2012年的廣州馬拉松賽,截至2020年共舉辦過9屆比賽,其中,2014年榮膺中國田協金牌賽事稱號,2018年榮膺世界田聯金標賽事稱號。本屆比賽設全馬和半馬兩個項目,其中,全馬20000個名額,半馬10000個名額。今年共有超過14萬名跑者報名,經過抽簽3萬名幸運跑者將亮相一江兩岸賽道。
科技感是本屆博覽會的第二大特點。今年廣馬全程運用“人臉識別”系統,分別在賽前領物、比賽日選手檢錄入場及完賽物品發放環節對參賽選手身份進行核驗。
記者在博覽會現場看到,全新的人臉識別系統貫穿了跑者領取參賽物資的全過程。參賽選手想要進入博覽會,首先要錄入人臉信息并打印小票,隨后根據小票上標注的信息,去對應的服務窗口領取號碼牌;在下一個閘口通過號碼牌電子信息測試后,選手同樣需要根據小票信息到對應窗口領取參賽物資包;經過人臉識別系統的二次核驗,選手領取物資的流程才算圓滿結束。工作人員介紹,人臉識別系統的介入,提高了工作效率,領取參賽物資全程只需要3分鐘左右;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確保了萬無一失,規避了冒領、錯領等情況發生,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志愿者工作也會更輕松。
信步廣馬博覽會,科技感撲面而來,不管是跑鞋、帽子、戰袍,還是運動手表、心率監測等穿戴裝備,都傳遞出科學跑馬的重要性。
記者在博覽會上看到一款今年新近發布的運動手表——宜準專注者R7,看上去平淡無奇,但內有乾坤,表體僅重29克的超輕設計,五星衛星定位系統,28種運動模式覆蓋了跑步、騎行、游泳、鐵三、越野跑、跳繩等運動,增加了血氧、氣壓計、指南針,GPS持續續航由12小時增加到25小時,增加了軌跡導出功能……
一位跑者現場體驗了這款運動手表,認為功能強大到超乎想象,相較進口品牌動輒大幾千的高價位,國貨精品走親民路線,為跑者提供科學、健康的穿戴裝備新體驗。
暢享歡樂頌 期待完賽包
記者在現場采訪了多位跑者,大家對時隔3年重返廣馬充滿期待,當領到參賽物品,馬上在地板上平鋪拍照,通過社交媒體表達打卡廣馬的喜悅心情。
記者和跑者一起展開“開箱”行動,參賽物資包內有:號碼布(含芯片)、參賽服、存衣袋、官方手冊、鹽丸、能量膠、飲料等,還有大量關于跑馬的宣傳材料。
一位跑團負責人汪小姐告訴記者,近年來全國各地馬拉松賽事呈井噴狀態,廣馬是最炙手可熱的網紅賽事,能夠拿到名額已經非常幸運,大家并不在意參賽包里有什么,“真正‘有料’的應該是完賽包,因為這里面的物資能夠體現出賽事運營方的科學態度和對跑者的關愛與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