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歲——大漢海昏侯劉賀的人生歲月”于2025年1月15日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綜合陳列樓三樓臨展廳展出,將展至2025年4月15日。本次展覽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主辦,是海昏侯相關展覽首次在廣州展出。展覽將從“少年行”“浮生夢”“逍遙醉”“世人語”四個部分,通過127套210件出土文物,重新解讀海昏侯劉賀榮耀與悲劇交織的一生。
劉賀,為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王劉髆(bó)之子。他6歲繼承自父親成為昌邑王,18歲時被權臣霍光擁立為皇帝,僅僅27天后被罷黜,29歲受封海昏侯,33歲郁郁而終。劉賀的一生歷經王、帝、侯三種身份的轉換,被裹挾在朝堂政治中,既極盡繁華,又風雨飄搖。本次展覽展出多件劉賀墓中出土的麟趾金、褭蹏金,以及種類繁多的兵器、禮器、生活用器,反映出劉賀富足的少年生活和大漢王朝的鼎盛。
史載劉賀“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可能是其即皇帝位后,急欲親政,拔擢昌邑舊臣,觸及霍光利益,因此被廢。隨著2011年海昏侯墓園偶然被發現,數量龐大、信息豐富的考古資料還原了被史官刻意隱去的真相,重塑出劉賀鮮活立體的人生。墓中出土的孔子像漆衣鏡、《論語》竹簡500余枚,以及諸多熏香用具、棋琴器具等,顯示劉賀可能是一位受過系統儒家文化教育、興趣高雅、遵守禮法的宗室貴胄。本次展覽試圖通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在引導觀眾欣賞其璀璨精美之余,解讀史書記載之外劉賀的戲劇人生,從歷史個體中管窺漢代文明,感受泱泱大漢的盛世榮光。
2015年以來,南越王博物院先后推出“大漢楚王與南越王”“中山王與南越王”“齊魯漢風”“尋找夜郎”“滇王與南越王”等漢代諸侯王系列展,從漢代王侯相關考古發現,展現不同地區漢代文明的優秀成果。本次展覽是海昏侯墓園考古發現以來,首次在廣州展出的相關文物展覽,也是南越王博物院“漢代諸侯王系列展”的其中之一。海昏侯與南越王相關考古發現,從遺址保存情況,到出土的禮器、兵器、生活用器,既各有千秋,又有著諸多共通,反映出南越國既保留嶺南地方特色,又積極向中原漢文化靠攏。通過該系列展覽,南越王博物院期待在更廣闊的視野中,解讀西漢南越國的歷史遺存和文化特色,探尋嶺南文化融入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