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擺文化盛宴 饗八方來客
十一黃金周,廣州文化消費再掀熱潮,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機構人氣爆棚,影視、演藝市場活躍,一場場豐盛的文化盛宴備受市民游客歡迎。
展覽、研學、戲劇、市集……
看公共文化機構“七十二變”
展覽、研學、戲劇、市集、講座、導賞……廣州地區的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機構為公眾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選擇。
農講所紀念館在國慶期間舉辦紅色音樂故事會、“尋紅記”之人文與科學研學課程、匠心非遺潤學宮·國慶專場等多場活動。“10月1日和10月2日,參觀總人數是19722人,10月3日參觀人數也超過1萬人?!鞭r講所紀念館宣教部主任柯楚彬說。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組織了“發現中共三大”“筆底風雷”等4項紅色研學活動,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十一黃金周前3天,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每天入館人數都超過了1.2萬人次。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開展“共書祝福”“共唱紅歌”“共繪長卷”等主題活動以及“繪制琉璃夜燈”等趣味活動,讓市民游客厚植家國情懷。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重點推出8大展覽、11場藝術活動,吸引了大批觀眾。
新“開張”的廣州人民藝術中心成為熱門打卡地之一,中心精心策劃的15場主題展覽展演活動持續上新。
廣東省博物館以“粵博里的中國紅”迎接觀眾,并于黃金周期間延長開放時間,多個重量級大展結合古羅馬神話故事會、珠飾創作體驗、潮州木雕展廳實景解密游戲等活動,為公眾送上驚喜。
廣州圖書館在國慶假期第一天的入館人數就超過了4.3萬人次,舉辦的33場活動(包含線上)吸引了18049人次參與。
沉浸式參與
看非遺好精彩
廣州市文化館(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精心策劃多場非遺主題展覽。中心閣一樓特展廳精心策劃“摶土繞潮音——大吳泥塑藝術展暨廣州美術學院研修班成果展”,市民游客可沉浸式探索大吳泥塑的奇妙世界。廣州市各區也推出了豐富的非遺展覽與活動。番禺區在奧園廣場舉辦“非遺醒獅展”,觀眾前來打卡,有機會贏取“醒獅手環”。越秀區在南粵先賢館舉辦“‘賡續古越文脈 譜寫今秀華章’2024年廣府非遺保護實踐成果展”,講述廣府非遺故事?;ǘ紖^在塱頭古村景區推出“花都非遺展覽”。
南沙天后宮舉辦“藝游灣區,南沙有戲”國慶嘉年華,戲法、變臉、頂碗、皮影戲、雙簧等非遺項目齊聚一堂。10月2日至3日,第二屆亞太醒獅賽在番禺區舉行,鼓點激昂,獅影翻飛,令人熱血沸騰。
第二屆亞太醒獅賽在番禺區舉行。
廣東票房持續領跑
看文藝演出精彩紛呈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以打造國際演藝中心為引擎,精心策劃了108場/次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
10月1日下午,北京路南方劇院異常熱鬧,倫敦西區原版家庭合歡劇《小獅子大老鼠》在此首演,觀眾笑聲不斷。
10月3日至5日,“白鵝潭大舞臺周末藝術匯——廣東音樂曲藝專場”在白鵝潭藝術中心絢麗開幕。廣東音樂以動人旋律打破時空界限,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10月5日至6日,由星海音樂學院傾力打造、廣州大劇院聯合出品的大型情景交響歌劇《我愛你 中國》將在廣州大劇院震撼上演。
此外,北京路天河城還引進了口碑人氣俱佳的音樂劇《桑塔露琪亞》《辛吉路的畫材店》;廣東省友誼劇院上演開心麻花喜劇《同學會不會》、沉浸式親子兒童劇《奇妙萌可之魔法歌舞節》。
廣州粵劇院在多個知名劇場及風景秀麗的街區連續進行包括《水鄉情畫》《梁山伯與祝英臺》《呂布與貂蟬》在內的精彩劇目的演出,讓觀眾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與傳承。
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為全市觀眾帶來提線木偶傳統大戲《金鱗記》、木偶皮影組臺演出及《垃圾大戰》等精彩劇目,讓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沉浸在歡樂之中。
據網絡平臺數據,截至10月3日20時39分,2024年國慶檔檔期(10月1日—10月7日)票房破12億元。在各省票房排行中,廣東省票房依然領跑——至10月3日23時,檔期內廣東票房超1.5億元,其中廣州票房超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