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旅資訊

亮點紛呈!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廣州熱展

  • 聽全文
  • 2024-07-15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以下簡稱“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展正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火熱展出。據悉,本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展區共有698件作品入選,其中進京作品103件。據統計,廣東共有49件作品入選,數量位列全國第三,其中進京作品14件,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這些作品都描繪了怎樣的故事?采用了怎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又體現出怎樣的經典傳承與創新發展?7月至8月,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將持續開展多場導賞活動,由廣州市美協主席團成員等多位專家帶觀眾深入感受中國畫筆墨與時代的新氣象。

13c98a0834def632359e.jpeg

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展現場

  投稿作品數量、展出作品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全國美展已創立75周年,本屆展覽是繼上一屆全國美展之后5年來創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據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諸迪介紹,本次在廣州美術館展出的698件中國畫作品,是從全國各地報送的1300件作品中評選出來的,無論投稿作品數量,還是展出作品數量,均創歷史新高。“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代中國畫畫家秉承守正創新的理念,根植民族傳統精髓,通過創新的視角與表現手法,彰顯傳統筆墨的時代價值,拓展文化的表達空間,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有機結合起來,展現了當代中國畫藝術的活力和生命力,顯現出新時代中國畫創作、傳承、創新、發展的新面貌。”諸迪說。

  用中國畫創新描摹航天科技、深海載人潛水器及智能機器人等

  “本屆全國美展的特點之一,就是作品反映的生活面特別的廣闊,比如以‘神六’為代表的航天科技、深海載人潛水器以及智能機器人賦予的日常生活等,數字科技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我們特別期待用中國畫這么古老的繪畫去表現這種傳統藝術語言很難描繪的生活樣態,而中國畫的創新也表現了這種生活方式帶來的審美變化。”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尚輝說道。

  “展覽從內容到形式都百花齊放。內容上囊括了大小題材。題材涉獵探海登月、高鐵飛機等等,大國重器、城鄉建設、綠美鄉村都納入宏闊的藝術視野。近700件作品在有限的尺幅里展現了作者對生活、對時代火熱的感受,充分展現大國氣象,同時也有很多小切口、小情調、小題材。”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林藍表示,“在形式方面,我們看到了廣闊的探索的可能性。一方面我們看到了守正。各省的作者在傳承千年傳統上都做得非常好,尤其是浙江、江蘇的作者,對江南筆墨傳統的運用顯現出了雄厚的功力。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創新,譬如應對新題材,面對新內容,年輕一代的作者探索了新的方式去表現,不囿于傳統,體現了5年間這批作者對于技術、思想、藝術的探索。”  

  廣東作品呈現出中國畫的全新樣式 

  2023年8月,廣東成功獲得第十四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展覽展區的承辦權,這是時隔35年后中國畫展區再次落戶廣州。本次中國畫展覽是第十四屆全國美展13個展區的首展。今年入選中國畫作品展的廣東作品數量位列全國第三。“在觀展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因為位處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的作品充滿鮮明的文化氣息和地域特色,呈現出中國畫的全新樣式。”廣東省文聯主席李勁堃觀察到,廣東入選進京的作品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關注的題材比較新穎,特別注重捕捉時代氣息;二是表現技法令人耳目一新,展現出南方“開風氣之先”的藝術氛圍。

  據介紹,廣東有多次承辦全國美展展區的經驗。廣東是從第6屆至第13屆連續每一屆均有承辦展區的唯一省份,曾承辦了包括國畫、油畫、版畫、水彩、壁畫、設計、港澳臺、海外華人等展區。在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廣東也是承辦展區最多的省份。

  專家導賞 看畫是與畫家、與自己對話的過程

  據悉,7月到8月,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將開展多場本屆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展導賞,廣州市美協主席團成員等多位專家現身,為觀眾講述作品亮點。該館已在日前實行免預約入館,以期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

  7月12日、13日進行的兩場導賞活動中,記者在現場看到,來參加導賞的觀眾中,有抱著孩子來的一家人,也有外地游客,還有中學生和退休老人。導賞過程中,觀眾與主講人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紛紛提出對于作品感興趣的地方,積極表達自己對畫作的感受。現場有不少觀眾表示,很多畫一開始自己看時看不懂,聽完導賞馬上就理解了其中巧妙之處。

  其中,12日導賞主講人為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院長羅奇,他對觀眾說:“看畫不一定要看懂。第一眼看過去你覺得它好不好看、有沒有意思,這是很重要的。還有就是這幅畫你能不能看進去,它有沒有跟你的心靈產生共鳴,能不能讓你產生聯想。”羅奇告訴現場觀眾,在美術館看畫不是簡單地看作品的好壞,“一張畫就像一面鏡子,看畫是一個與畫家對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可以看到很多人豐富多彩的人生,從而認識了解自己,凈化自己的心靈。”

  羅奇表示,畫作要慢慢地去品味,要跟畫“對話”,跟畫作的“對話”多了,慢慢地就不會在意畫得像不像、看不看得懂等概念,而是會感受到畫家的感情、情緒、心靈境界以及畫家對藝術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態度。“所以要跟畫‘對話’,從中你會看到你自己,也可以鼓舞你。”

  部分精彩作品導賞

  《玫紅色的回憶》

  梁醒生/廣東進京作品

358fa5d1776ecbd3192e.jpeg

  看到這個畫面,你是否會對幕布的那邊是什么感到好奇?它表現的是小孩看戲劇的情景,小孩子在舞臺的背后掀開玫紅色的簾幕看演出,“先睹為快”,很生動——很多人小時候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這幅畫在沒骨、寫意的國畫技法里結合了撞粉撞彩的技法。

  《中國速度·動感號》 張靜/廣東進京作品

0b05faafad05b260ed5c.jpeg

  表現了高鐵站場景,借用石窟壁畫的技法,有巖彩的味道,非常壯觀。色彩采用堆疊的方式,把顏料撒在畫上,形成高鐵的動感和時間上的穿越感,像是我們幾百年后再來回看今天的高鐵,給人一種懷舊的感覺。  

  《休戚與共》

  羅玉鑫/廣東進京作品

02e54d84188637d2fcf7.jpeg

  萬物的生長和水是密切相關的,這幅作品既讓我們感受到北極熊母子間的親情,更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喚起我們對自然生態保護的意識。  

  《紅巖》

  王紹強/廣東

e7ccddb434b839bc5238.jpeg

  這是一幅比較“當代”的作品,表現了天空和大地。在整個展廳里,這幅畫可能會被一眼注意到,它表現了當代藝術家對視覺創新的追求和對色彩的全面駕馭能力。  

  《幸福專列》

  魏艷/廣東

40df9c364397f87ca0a0.jpeg

  《幸福專列》畫的是不僅能載人,還可搭載活羊、活雞、蔬菜等農產品的火車。畫中還出現了廣州特產。它是工筆畫,但畫得特別寫意和靈動,運用了有縱深感的大透視,人物神態刻畫細致。

  《點點繁星》 冼子予、冼一凡/廣東進京作品

afe777586fe6b82cb363.jpeg

  《點點繁星》的作者是兩父女,他們是做工藝美術出身,所以在畫中發揮了工藝美術的特色——貼了金箔,使得作品看起來閃閃發光。這幅畫并不完全是對廣州景象的復現,而是表達了他們對廣州的印象和感覺,除了城市還畫了青山綠水,表達了城市與自然間的關系。 

  《碩果》 周正良/廣東進京作品

5df3228848d61c52a4ec.jpeg

  這是導賞現場專家的一幅心水作品,畫的是來自南方的果木,是具有突破和創新的“大寫意”。畫家用很濃的焦墨一圈圈地畫,使得畫面很有力量感,看筆觸就知道這是一位很有勇氣和創造力的畫家。用色等方面也在試圖創造新的繪畫語言,顏色濃而鮮艷,非常到位地傳達了鮮活的生命力。       

  《萬物同天》 李夏夏/廣東

5ed05a4f58482959e4c2.jpeg

  《萬物同天》是一幅畫在絹上的工筆畫,作者把一百多個國家的花朵和動物融入一個畫面,讓它們像是生活在一個場景里,構思巧妙,融合了西方繪畫對色彩的運用,在色彩之中使用沒骨寫意,創作出具有東方美學意蘊的現代花鳥畫。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