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花城花事“雅”文化品牌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4月13日,2024年“蘭緣盛薈·花開越秀”文旅周啟動儀式在廣州蘭圃拉開序幕,開啟了為期5天的古風雅事沉浸式盛宴。
越秀區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資源,以詩詞串聯古人十大雅事,以花為媒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以科技點亮文旅新時尚,創新打造花城花事“雅”文化品牌,在第135屆廣交會召開之際,廣交天下客,推動文商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以一朵“小蘭花”做好人文經濟學“大文章”,與市民游客攜手共赴花城廣州的最美四月天。
以自然之材感受蘭花之美
四月的蘭圃,惠風和暢,蘭香馥郁。步入園內,就能體驗一場完整的“古風浪漫”之旅,行至竹林,一曲箜篌獨奏《彩云追月》,渾然天成,空靈純美。
演奏者在演奏箜篌
見山花藝草坪上,琵琶弦韻跌宕起伏,《蘭亭序》曲調旋律優美,音律在園中回蕩,表演者指間的彈奏,勾勒出一幅幅自然美麗畫卷。
據悉,本次活動除了琵琶和箜篌等民樂外,還邀請了嶺南古琴非遺傳承人、優秀青年民樂演奏家等,沉浸式演奏古琴、古箏等樂器,讓市民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底蘊和民族樂器的獨特魅力。
琵琶演奏者在蘭圃里演奏
移步蘭棚內,“室雅蘭香”花藝展吸引市民群眾駐足流連,“蘭氣滿庭”和“蘭之猗猗”兩個主題的花藝作品,融匯了東方美學的精髓,以自然之材,讓人們感受蘭花之香、蘭花之美。行至芳華園內,粵劇表演藝術家帶來精彩粵劇折子戲《花好月圓》,韻味醇厚,以戲曲的方式,展示多彩的嶺南文化。
墨西哥落羽杉大草坪上,小云雀民族樂團正在上演民樂合奏,匯集二胡、高胡等十三個樂器專業,優美的旋律與綠色生態自然融合,呈現出風和日麗、生機勃勃的景象,與大型蘭圃貓裝置構成一幅“貓咪暢想曲”。
小云雀民族樂團正在上演民樂合奏
曲水流觴中行飛花令比拼才情
園內圍繞古風“十雅”,設置蒔花、焚香、品茗、聽雨、撫琴、對弈、酌酒、讀書、侯月、尋幽“十雅”互動點,楊玉環、蘇軾、李清照、蔡文姬、歐陽修、王羲之、班昭、貂蟬、王維等古代名人扮演者為市民群眾再現了古人十種雅事,體現了雅事中蘊含的文化底蘊和人生智慧。市民可以與NPC對話、下棋、品香、論茶,也可以談書、賞花、學琴、共舞,還可以在曲水流觴中行飛花令比拼才情。以情景互動、輕劇情的方式帶領群眾體驗十大雅事,感受古人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場景,創新花城花事“雅”文化品牌。
千年花城,素馨留香。越秀區基于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素馨花傳說,創新開展“素馨佳人”評選活動,以花為媒,深入挖掘傳說背后隱含的廣府文化內涵。開幕式現場,2024年“素馨佳人”評選中突圍而出的10位佳人進行才藝展演,講好千年花城故事,傳遞素雅、高潔、親善、柔韌的人文精神。
花與詩是一對浪漫的組合。本次文旅周活動期間,越秀區結合蘭花主題開展詩詞、書畫、吟誦等展示體驗。組織蘭園詩社開展詩詞、書法、繪畫創作,邀請詩書畫家舉辦蘭園雅集,以“蘭”“緣”“盛”“薈”“花”“開”“越”“秀”為令,在曲水流觴中開展飛花令,酌酒賦詩,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詩詞誦讀讓群眾一同品味詩意雅趣。
以“科技+劇本游”感受科技與自然的融合
廣州龍巖,越秀連城,千百年來,兩地人民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系。“連蘭雅集”是越秀區與連城縣合作打造的品牌之一,在廣州蘭圃展出百盆連城蘭花,建蘭紅草紅荷、春蘭、墨蘭、春劍等共同見證越秀和連城的“金蘭之誼”。
國香館內,30幅蘭花寫生作品優雅亮相,以水墨丹青勾畫蘭花之美,搭建起兩地文化交流合作的橋梁。活動期間,廣州蘭圃增設多組藝術化蘭花生態新組景,呈現生態之美和別具韻味的東方氣質。
AR實景打卡點、AI生成宣傳片……越秀區積極探索以數字技術打造文旅新應用場景,以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文旅產業發展。依托蘭圃的精致園林景觀,開發了AR實景打卡供市民體驗,拿出手機掃一掃景觀,就能獲得實時呈現的詩句,還能聽到普通話粵語講解景點故事。蘭圃現場還配套設置十雅“尋幽”打卡活動,開發了可AR掃碼吟詩賞樂的花箋集文創,以“科技+劇本游”的形式讓市民游客感受科技與自然的融合。
“這個體驗很有意思,不僅能穿越到古代感受文人墨客風采,還能沉浸式體驗現代科技。”市民楊先生表示,“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尋幽打卡、AR和古裝NPC人物等元素結合在一起,古風與現代交融,讓人流連忘返。”本次活動還制作了AI先導片,吸引更多游客線下打卡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