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的廣州,春光明媚,漫步至越秀區文明路248號、250號,一座兩幢三層磚木結構的民居進入群眾視野。
這里是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舊址(以下簡稱“舊址”),是大革命時期胡志明同志領導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越南共產黨的前身)機關所在地和第一、二期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辦學場所,周恩來、劉少奇、陳延年等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曾應邀到此授課。
多維展示,首次對公眾開放
胡志明同志是越南人民的偉大領袖,是深受中國人民尊敬的老朋友。20世紀初,廣州高漲的革命形勢,吸引了許多越南志士來到廣州活動,廣州成為越南革命者的重要海外基地。1924年11月,受共產國際委派,胡志明同志化名李瑞,從莫斯科來到廣州,擔任蘇聯顧問鮑羅廷的翻譯。
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舊址,既是胡志明同志在廣州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紀念地,也是中越兩黨、兩國人民“同志加兄弟”深厚友誼的重要見證,是廣州重要的革命文物和文化遺產,2008年舊址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指導下,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對舊址進行全面修繕和陳列提升,3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記者了解到,該舊址原來是向越南貴賓開放預約參觀,本次是首次正式對公眾開放。
修繕工程完成后,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堅持“小空間、精策展”,依托舊址策劃推出“胡志明同志在廣州”展覽,展覽面積240平方米,展線106米,實物展品154件,多媒體展示平臺6個,采取主題陳列和復原陳列相結合的方式,多維度展示中越革命友誼。
展覽策劃以胡志明為主體,圍繞這段歷史,通過挖掘檔案、文獻、回憶錄及館藏口述史等材料,重點講述他在廣州創建越南第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指導的革命組織——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舉辦越南革命干部的搖籃——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創辦越南第一份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報紙——《青年》報;匯編越南第一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作——《革命之路》的故事。
真實還原,營造沉浸式體驗
展覽策劃堅持“原狀保護、充分還原”的原則,真實還原胡志明同志臥室、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總部會議室、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教室、越南第一張馬克思主義報紙《青年》報印刷室、學員宿舍等場景,再現胡志明同志和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學員生活、學習的情景。
舊址是胡志明同志在廣州開展革命活動的紀念地,也是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和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在廣州的活動地。
走進胡志明同志臥室,該室復原基礎上,配合動態投影、聲效呈現胡志明同志在此編寫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講稿的場景,重點展示越南第一部馬克思主義巨著《革命之路》在舊址的誕生。據介紹,胡志明同志白天主要在鮑羅廷公館辦公,但他經常來此給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學員上課,有時晚上在此休息。
胡志明同志是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的主要授課人員。在復原的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教室內,黑板上利用多媒體動態展示胡志明同志授課內容,并結合互動程序,重點展示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是越南革命干部的搖籃。
在舊址中復原了青訓班宿舍,簡陋環境真實還原越南學員艱苦的生活條件,最多時有15人在此住宿,每人僅有草席、枕頭及一張薄毛毯。
活動方介紹,舊址開放以后,將與周邊的國民黨一大舊址、中共廣東區委舊址、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文德樓、中共廣東區委軍委舊址等革命史跡串聯成經典紅色史跡參觀研學路線,生動呈現大革命時期廣州歷史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