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范”融合“科技范” 3月20日起一連3天活動不斷
月光之下,燈影之中,南海神廟盡顯古韻高雅。3月19日晚,隨著夜光龍、夜光獅閃耀登場,以“龍騰獅舞啟新程”為主題的2024黃埔“波羅誕”千年廟會正式拉開序幕,帶來別具一格的民俗體驗活動。
“波羅誕”是廣州乃至珠三角地區最古老、最盛大、最具影響力的千年廟會。本次“波羅誕”開幕式首次在夜間開幕,具有民俗風味的舞臺體現“文化范”融合“科技范”,不僅帶來活力滿滿的“夜經濟”,更進一步展現廣州的文化魅力。
打開千年廟會全新方式
在熱熱鬧鬧的開場鼓聲中,夜光龍恣意游弋在夜空中,夜光獅左右騰挪酷炫閃亮,宣告一年一度的“波羅誕”來了!
一艘“扶胥號”龍船藝術裝置乘風破浪,帶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美好祝愿,映入觀眾的眼簾,奔赴一場跨越七年的海絲之約。
開幕式上,情景舞蹈《海不揚波》、雜技《南海旭光》、民樂與詩詞表演《南海神廟碑附詩》等歌曲、雜技、舞蹈、粵劇等多個節目接連登場。粵劇例戲《八仙賀波羅》片段贏得臺下熱烈的掌聲,節目描述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前來祝賀一年一度“波羅誕”的盛景,涵蓋了國泰民安、長壽不老、招財進寶和百子千孫等節日美好寓意。
粵劇《八仙賀波羅》表演。
雜技《南海旭光》表演現場。
“這次開幕式從白天改為晚上,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我們要呈現完全嶄新的面貌和視覺沖擊。”國家二級導演、廣州歌舞劇院導演、波羅誕開幕式總導演楊洪濱介紹道。啟動儀式上的龍船造型既寓意龍年,又體現廣府特色文化符號——龍舟。而夜光龍獅則創新性使用了燈光效果,將武術、鼓樂、戲曲與舞龍舞獅巧妙結合,充分展現文化與科技交融的魅力。
民間藝人文化能人同臺獻藝,共同點燃文化新活力。參與演出的廣州雜技藝術劇院演員在表演結束后開心地“比耶”合影。這次,他們帶來了雜技空竹的表演《南海旭光》,為了讓臺下的觀眾看得清,還使用了發光球等。“戶外雜技受到風向的影響較多,在今晚較大風的天氣里演出,挺有難度的,但聽到大家的掌聲,我們成功了!”一位年輕的演員說道。
文創集市點亮“夜經濟”
本屆波羅誕還創新性探索提供夜游文化體驗,當晚6點15分,50位身著漢服的女子從西門橋巡游進入主會場,姿態輕盈吸睛十足,引得現場眾多游客駐足拍照。
開幕式當晚文創集市開至晚9點30分,集市設置有文創活動、民俗展示等,滿足游客“打卡”游玩的多樣需求。
據了解,本屆“波羅誕”將為市民群眾提供一個可觀、可賞、可玩的千年廟會。從3月20日至22日(即農歷二月十一至二月十三)活動舉辦期間,每天10點、14點現場將放送精彩民俗演出活動。
“四鄉會景,五子朝王”儀式將于3月22日正誕日盛大舉行。屆時,來自十五鄉的鄉民們齊聚一堂,用古老傳統的儀式表達祝福,寄托對未來的美好期望。當天下午,承載黃埔龍舟文化深厚底蘊的新龍船“扶胥號”將在南海神廟古港碼頭巡游,再現千年古碼頭的繁榮,傳承黃埔區“扒龍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廟會期間,非遺快閃活動連續精彩上演,群眾可以“零距離”體驗粵劇、粵曲、漢樂等非遺文化。非遺市集上,游客們可過足“國風國潮癮”——近距離體驗廣繡、廣州欖雕、通草畫等非遺技藝,波羅粽、波羅雞、嫁女餅等黃埔非遺代表項目,讓非遺變身“新國潮”;參加“國風游園會”,與身著古風服飾的NPC(非玩家角色)一同逛廟會、賞美景、游集市、嘗美食,盡享古韻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