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部作品摘得“金紅棉”
12月7日晚,第20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閉幕式暨金紅棉優秀紀錄片評選結果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正式揭曉金紅棉優秀紀錄片名單以及組委會特別推薦優秀紀錄片。
“金紅棉”評委稱
本屆入圍終評的作品整體質量很高
今年共有7280部作品角逐“金紅棉”,經過初評、復評和終評,有45部紀錄片作品進入終評環節,最終有17部作品摘得“金紅棉”。
由張偉民執導、廣東普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參與制作的《萬里千尋》獲得“中國故事優秀紀錄長片”,該片反映了張大千的海外生涯,回溯張大千將中國美學帶往西方的生活經歷與藝術創作。評委會認為:“這是一部歷時十二年的作品,極具文獻價值,讓今天的觀眾感受到張大千這位藝術家的心路歷程。”《萬里千尋》的導演張偉民表示:“非常感謝評委對這部片子的認可。對于我來說,這部片子能夠得到認同,意義非常重大。”張偉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拍攝《萬里千尋》的過程中,“張大千的人生軌跡已經成為我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不僅作為一個旁觀者去記錄,更通過電影的藝術語言,展開我跟張大千跨越時空的對話,因此我最終決定用自己的旁白來講述這個故事,也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讓觀眾從更親切的角度去理解有血有肉的張大千”。
《萬里千尋》獲“中國故事優秀紀錄長片”。
本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新增了“優秀微紀錄片”推優項目,最終,《失語癥》獲得肯定。片方代表在領獎時表示,“太激動了,甚至有點語無倫次”。他表示,“希望我們的拍攝能給罹患這個病的病人帶來一縷微光。”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本屆金紅棉優秀紀錄片評選終評委、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電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雅欣評價,本屆入圍終評的作品整體質量很高。多部中國入圍作品不僅具有時代特征,且具有更為開闊的國際視野,令人印象深刻。此外,本屆入圍的眾多長篇作品都凸顯出一個特點:那就是電影工業技術對于紀錄片的推動作用。
談到自己對于優秀紀錄片的標準,張雅欣表示:“首先要能夠感動我;第二個是要有代入感,能夠把觀眾帶入到故事的情境中;第三個是我希望在紀錄片里看到在我的日常生活里很難見到的東西,哪怕是一個細節,一個眼神,或是一種表情。”
海外嘉賓盛贊廣州
“中國創作者對紀錄片的熱愛令人印象深刻”
BBC Studios國際內容及合拍項目研發負責人托馬斯·斯科特對媒體表示,這是他人生第一次來到中國。他被廣州美麗的天際線與美味佳肴所深深吸引。而在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他與許多中國的平臺、機構從業者進行交流,認識了眾多中國青年創作者,也聽到了不少動人的“中國故事”,“這是一趟非常美好的旅程,這里的人們很熱情,很友善。希望明年我還能再來!”他期待未來能夠跟更多中國紀錄片人進行合作,“中國的創作者對紀錄片的熱愛令人難忘,這也是我很喜歡和中國創作者以及平臺合作的原因之一。”
超5000名紀錄片人共聚花城
多方合作破圈共贏
本屆紀錄片節共有1000余家境內外專業機構參展,圍繞征集評優、市場交易、行業交流、專業論壇、國際培訓等環節推出了80多場專業紀實活動,對紀實產業的全景洞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與深度。
相關數據顯示,本屆紀錄片節參會人數超過5000人,匯聚業界權威專家及優秀制作人,共同探討泛紀實內容創作的行業經驗及市場趨勢,促進紀實娛樂、紀實綜藝的精品內容創作;邀請文商旅多方代表,研究紀實內容在IP、故事和傳播上的應用場景,拓展紀實內容商業變現路徑。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正式與地中海歐洲紀錄片市場、新西蘭邊鋒電影節、塞爾維亞紀錄片影人協會3家海外紀錄片節展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彰顯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國家級紀錄片專業節展的品牌度、知名度。
相關鏈接:
“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十佳方案出爐
“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加強了行業合作。國際播出平臺、制作公司和發行商攜資金、項目等資源匯聚廣州,參與展映、方案預售和成片交易等環節。多家機構提供現金獎或發行機會,亞太廣播聯盟首設提案展示專場,希望通過紀錄片的聯合制作、發行,促進多方文化交流和融合。
本屆征集到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235個方案,22個方案入圍終評階段。經過40多名國內外決策人的投票,最終《不老愛神》《從來》《復制戀人》《家庭童話》《去哪安家》《無端歡喜》《我們生活在這里》《我將停留在哪里》《一席之地》《鑰匙轉了一下》獲得十佳方案。
“2023年度中國影響力十大紀錄片”系列推薦活動發布
12月6日,“2023年度中國影響力十大紀錄片”系列推薦活動在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正式發布。
紀錄片一直在傳播主流價值、記錄時代變化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媒體融合的持續深化下,2023年是國產紀錄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年,涌現出了一批思想性、藝術性、傳播力、影響力較強的優秀作品。
活動上,《航拍中國》第四季、《中國》第三季、《風味人間》第四季、《奇妙之城》第二季以及《尋古中國》《我的溫暖人間》《大運河之歌》《大泰山》《一路百年》《中國救護》共十部作品獲得了2023年度中國影響力十大紀錄片推薦。
《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如果國寶會說話》跨年特別呈現、《極致中國》第二季、《秘境神草》第四季、《千年陜菜》第二季以及《上新吧,福味》《智能時代》《定風波》《大國基石》《萬橋飛架—山水間的人類奇跡》獲得年度影響力十大紀錄片提名作品推薦。
紀錄片《零碳之路》《國道巡航》獲得年度影響力國際傳播紀錄片推薦。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楊乘虎,對“2023年度中國影響力十大紀錄片”系列推薦活動的臺前幕后進行數據解讀分享。他表示,2023年國產紀錄片呈現出主流作品年輕表達更積極、多元終端觸達受眾更活躍、以人為本價值立場更治愈、催動垂類圈層受眾更迭代的鮮明特點,并以青春、網感、溫暖、跨圈為關鍵詞進行總結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