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化廣州

“從灣區啟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在香港文物探知館開幕

  • 聽全文
  • 2024-08-23
  • 來源: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 分享到
  • -

  8月15日,“從灣區啟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在香港文物探知館開幕。此次展覽由國家文物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主辦,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作為支持單位,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古物古跡辦事處、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辦,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中心、南漢二陵博物館)、澳門博物館、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佛山市博物館、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惠州市博物館協辦。

  “從灣區啟航”脫胎于去年在南越王博物院展出的“從廣州出發——‘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重點原創展覽項目,“從廣州出發”展覽于今年初獲得第二十一屆(2023年度)全國十大陳列展覽優勝獎。為了更好地推動提升粵港澳文化認同、增進文化交流,助力推進人文灣區建設,該展覽文物展品經重新整合,更名為“從灣區啟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于2024年8月16日至2025年2月12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古物古跡辦事處下轄的香港文物探知館進行展出。

展廳現場(1).jpg

展廳現場

  “從灣區啟航”是國家文物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局簽署的《關于深化文化遺產領域交流與合作的框架協議書》以及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共同簽署的《關于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考古及文物建筑交流與合作意向書》框架下舉辦的系列展覽之一。本次展覽共展出255件/套展品,匯聚了“南海I號”沉船、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佛山南海諸窯、香港九龍圣山遺址、澳門圣保祿學院遺址等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窯址、港口、沉船等重要考古發現,為觀眾展示一段生動、立體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大灣區故事。

粵港澳大灣區出土廣東窯口產品(1).jpg

粵港澳大灣區出土廣東窯口產品

  展覽分為“南海I號”與“廣東罐”、“南海I號”航線再考、“廣東罐”與海上絲綢之路三個部分。展覽第一部分“南海I號”與“廣東罐”,重點講述近年關于“南海I號”沉船出水醬釉罐的重大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采取多學科綜合研究方法,證實了“南海I號”和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部分醬釉罐產自南海諸窯,明確“南海I號”最后從廣州離岸。展覽第二部分“南海I號”航線再考,透過船上出土文物中蘊藏的豐富信息,重構“南海I號”的航行,再現南宋時期海洋活動的繁榮景象。展覽第三部分“廣東罐”與海上絲綢之路,利用實物和史料,將粵港澳三地的遺產點及相關歷史信息進行有效串聯,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在海上絲綢之路扮演的重要角色。

“南海I號”出水文物.jpg

“南海I號”出水文物

  在本次展出的255件/套展品中,有39件/套來自南越王博物院。近年,南越王博物院在整理南越國宮署遺址宋代建筑基址資料時,確認宋代廣州公使酒庫的位置,其出土大量戳有“酒墱”“醇酎”“清香”等與酒有關的印文、印花醬釉罐,其器型、釉質釉色、胎質胎色、印文印花與“南海I號”出水部分醬釉罐高度相似,它們成為了研究“南海I號”最終離岸港口的關鍵性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人員利用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新發現與“南海I號”、佛山南海奇石窯和文頭嶺窯同出一源的印紋醬釉罐,透過多學科綜合研究方法,將古代貨物生產基地—商品集散地—貿易路線等聯系起來,實證廣州是“南海I號”最后離岸港口。

粵港澳大灣區出土廣東窯口產品(2).jpg

粵港澳大灣區出土廣東窯口產品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海外諸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秦漢以來,逐漸形成以廣州港為中心,香港、澳門等地為中轉的多層次貿易港口體系。粵港澳大灣區同根同源,既是連接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橋梁,也是推進當今世界貿易全球化的樞紐。“從灣區啟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凝聚廣州、香港、澳門、惠州、佛山等多地文博單位的力量,是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博領域上的又一次深度合作,有助于增進山水相連、同宗同源、文化相通的價值認同感。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