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化廣州

廣州農講所紀念館建館70周年

  • 聽全文
  • 2023-05-23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紅色地標“IP鏈” 多元延伸創新傳承

  2023年5月22日,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建館70周年紀念活動在農講所紀念館舉行。

  廣東省僑聯、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專家學者、農講所學員后代、農講所紀念館老員工、農講所紀念館理事成員、廣州市屬各博物館工作人員、藏品捐贈者等約80人參加了活動。廣州農講所是全國聞名的紅色地標,是廣州紅色文化極具影響力的“大IP”。如何讓它常做常新,持續不斷地釋放紅色文化的影響力、感召力?近年紀念館的一系列舉措,可稱亮點頻頻。

  做大“朋友圈” 在年輕人的分享中為更多人知曉

  5月22日的整場紀念活動用時不過1小時,但卻從多個側面展現了農講所近年延伸IP產業鏈的探索。紀念活動以全國12家博物館、紀念館的館長祝福視頻溫暖開場。緊接著由廣州市越秀區文德路小學創作的“快板+舞蹈”《英雄城 少年路》閃亮登場。為慶祝建館70周年,農講所紀念館精心制作了5分鐘館慶宣傳片,以青年大學生游客的視角,向觀眾講述紀念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活動現場,農講所紀念館為農講所教員及學員后代彭伊娜、阮欽彤、周健風、譚中武頒發農講所紀念館紅色文化宣傳員榮譽證書。作為彭湃、阮嘯仙、周其鑒、譚作舟等農講所師生的后代,他們用實際行動助力文化的廣泛傳播。青少年是文化傳承的生力軍。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今天的農講所是必打卡的地點之一。因為有著極富辨識度的紅墻碧瓦,很多新媒體平臺上,這里以“廣州故宮”或者“小故宮”的盛名,吸引了無數的攝影愛好者,僅每天在館內打卡的漢服玩家,就可達數百人。學宮與農講所的往事,在這些年輕人細膩而個性化的記錄中,變成網絡世界中的經典,為更多的人所知曉。

  近年,農講所紀念館積極創新紅色文化傳播形式?;顒蝇F場,廣東廣播電視臺康毅工作室創作的情景講述《百年講臺》十分吸引觀眾,“紅講臺”系統展現了農講所紀念館的館藏、環境等信息,從諸多細節中還原歷史場景,成為國內紅色文化傳播最為知名的品牌之一;而在剛剛發布的《廣東省2022年度博物館事業發展報告》中,也特別推薦了農講所紀念館推出的“小文物·大時代”紅色文化傳播項目,項目以線上線下聯動的創新模式,展現了農講所的歷史文化與核心精神。

  歷史“不遙遠” 尋后人訪故居,開發主題文創

  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位于廣州市中山四路42號。舊址原為番禺學宮,始建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是廣州現存的唯一學宮。1953年5月22日,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建立,成為新中國成立后全國最早成立的11家紀念館之一。周恩來親自為紀念館題名。一代一代的紀念館人,舉辦展覽、調查走訪、征集文物、開展研究,默默耕耘,篤定前行,將農講所紀念館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紅色地標。今年3月,農講所紀念館館長顏暉帶領同事們,踏上前往雷州半島、尋訪農講所學員足跡的行程。作為持續數年的系列尋訪項目中的一站,他們訪故居、探遺址、尋后人、查線索,將更多散落各地的資料收集,也將廣州農講所的品牌廣為傳播。在多個尋訪地點,當地的文博同行和民間人士們向農講所專家們發出邀請,希望展開交流、共建,實現各地資源的優化與提升。記者了解到,農講所紀念館還計劃在近期推動鄉村振興主題項目。

  此外,近年來,農講所紀念館推出了多種多樣的主題文創,以創新的模式,讓廣州本土的紅色文化資源,更加可親近、可觸摸。據館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結合建筑群及建筑構件,開發相關文創產品。

  場景“可親近”

  還原當年宿舍外景,內嵌互動設備

“紅墻依舊——我和農講所的故事”特展布景

  “紅墻依舊——我和農講所的故事”特展也在紀念活動當天正式開幕,將持續到9月22日。“紅墻依舊”是農講所紀念館建館70年來,首次舉辦的紀念館歷史發展脈絡專題展覽。展覽以人物故事為主線,以館舍功能變遷為副線。將數百年來不變的農講所紅墻比喻為畫卷,展示負笈者、革命者、建設者和傳承者等代表人物與農講所之間的故事。展覽邀請十余位黨史專家、退休干部錄制口述歷史,以親歷者鮮活生動的真實記憶,回顧與農講所有關的往事。同時,邀請觀眾在展廳預留的黑板中自主創作農講所主題板報。展覽中眾多文物及歷史資料照片為首次展出,如康富成犧牲時所騎馬匹上的馬褡子、冀三綱在農講所時穿過的大衣、周性初使用過的陶燈盞等為首次展示。作為在古建筑中舉辦的專題展覽,此次展覽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首次利用梁柱結構新增展墻,重新規劃參觀動線,詮釋古建筑的空間魅力。展覽更創造性地與互動多媒體相結合,制作1926年學生宿舍外景復原場景,并在場景中內嵌互動設備,觀眾可觀看展示“農講所日常Vlog”,沉浸式感受先輩們的家國情懷。另有古今地圖動畫演示,展示六百余年來從未在地圖上缺席的番禺學宮,積極打造引人入勝的多媒體展廳。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