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磚被賦予昂揚的生命力 化作一幅幅傳神的磚雕作品
小如一顆荔枝,每顆荔枝皮上密布的突起小刺頭都要一筆一筆雕琢;大如巨幅鳳凰,從磚塊拼接設計到羽翼發絲都細膩展現……經由匠人雕琢的青磚被賦予昂揚的生命力,化作一幅幅傳神的磚雕作品。
在不同角度的陽光下,磚雕往往會呈現出層次不同的色澤,富于起伏變化,仿佛把觀賞者帶入舊時場景,有了動態的生命。古樸沉穩的青磚黛瓦,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永遠是建筑文化史上一道耀眼的存在。
飛禽走獸栩栩如生
一人:秉承一顆匠心 踏踏實實去做
至今,何世良還記得恩師胡枝的一句話——“藝術就是要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才能成為純粹的工匠,而不是機械化的工人”。
磚雕大師何世良
廣州沙灣,廣府望族聚居之地,明清以來便富甲一方。當地的祠堂、民居上的雕飾匯聚了廣府工藝的精粹,磚雕大師何世良便生于此。15歲時,廣府宗祠留耕堂啟動修復工程,何世良便經常爬到墻上去看師傅們修復磚雕、木雕。
初中畢業后,何世良進了紅木廠做學徒,之后又去了白云區一家木雕廠學雕刻,師從木雕大師胡敏強與胡枝。那時,何世良白天雕刻,晚上偷偷臨摹胡枝的設計圖紙,實際上,臨摹圖紙不合行規,但胡枝發現后并沒有責怪他,反而生出了愛才之心,向他傳授更多雕刻技法。
至今,何世良還記得恩師胡枝的一句話——“藝術就是要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才能成為純粹的工匠,而不是機械化的工人”。
20世紀九十年代,寶墨園重建工程啟動,何世良受聘參與其中的木雕工程。偶然的機會,他的兩幅磚雕作品引起了寶墨園的重視,最終被選定承擔巨型磚雕影壁《吐艷和鳴壁》的制作。他一邊摸索一邊制作,歷時三年,終于完成了這項工程。
2000年,長達22.38米,高5.83米,厚1.08米,共雕有600多只鳥,100多種花草樹木的《吐艷和鳴壁》問世,這幅磚雕作品涵蓋了圓雕、透雕、浮雕及掛線雕等技法,整體氣勢恢宏,其細致的工藝突破了傳統的表現手法,開創了單體磚雕藝術品展示的先河,讓初出茅廬的何世良迅速打響了知名度。之后,這幅作品入選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紀錄。
幾年后,何世良在東莞粵暉園創作的《百蝠暉春》,其高11.109米,長50.845米,寬5.371米,由160萬塊老青磚雕刻而成,打破了由他保持的紀錄,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評為中國最大的磚雕,并被列入吉尼斯大全。
2016年,何世良在全國磚雕藝術大賽中榮獲全國“磚雕大國工匠”稱號,隨后又獲得廣東省傳統建筑名匠?!拔也⒉惶貏e在意這類稱謂,藝術的探索是無止境的,秉承一顆匠心,踏踏實實去做就行?!?/span>
一磚:用舊不用新 青磚上“舞蹈”
磚雕的選材上有“用舊不用新”的說法,出窯新磚火氣猶存,雕制時往往剛有余、柔不足,難以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而久經歲月洗禮的優質青磚,雕出來卻古拙淳樸、富有韻味。
青磚,是磚雕藝術的承載者。要想在磚塊上精雕細琢,選材很重要。不同于石頭、木頭等天然的材料,磚塊是加工而成的,品質參差不齊。
何世良使用的磚雕工具
在沙灣古鎮的一處工場空地上,50多萬塊青磚層層疊疊地堆放著,這些都是何世良的寶貝。他拿起一塊青磚,現場演示起如何選磚:先觀察它的密度,“氣孔”不能太多,細膩緊密,顏色統一為佳;用手指或工具輕輕敲打,質感太硬不行,太軟也不行,聲音沉悶不行,清脆為佳。他說:“青磚很脆,力度把握不好,就容易崩,磚里有空洞與裂紋會影響成品?!?/span>
何世良手握刻刀,精心雕琢
磚雕的選材上有“用舊不用新”的說法,出窯新磚火氣猶存,雕制時往往剛有余、柔不足,難以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而久經歲月洗禮的優質青磚,雕出來卻古拙淳樸、富有韻味。
新燒制的磚塊質量大不如前,為保證作品質量,何世良在全國各地不斷收集舊磚。有些青磚甚至不是買來的,而是等著人家舊屋、舊城墻要拆,何世良的團隊便會趕赴現場拆卸青磚,再長途運輸回來。
在青磚上雕刻,工具和力度都很關鍵。何世良在雕刻成名作《吐艷和鳴壁》時還處于技藝的摸索階段,“那時廢磚很多,雕四塊磚,最后只能用一塊?!焙问懒伎偨Y說,磚雕講究的是“陰力”,可收可放,“雕刻的過程無異于譜一首樂曲,既有激昂、高潮的部分,也有細膩的部分,整體是有節奏感的?!?/span>
雕刻,就如刻刀在青磚上“舞蹈”,“我拿過一塊青磚,手里一掂、皮膚一觸,就知道這塊磚適合雕刻什么?!焙问懒颊f,磚雕工藝就是以磚為伴,每一位磚雕匠人都是從青磚堆里歷練出來的。
老舊青磚經歷了歲月滄桑,擁有自己的歷史記憶,而磚雕創作也需要匠人投入情感,與青磚發生生命的共振。何世良不緊不慢地講述著,“身邊堆著青磚,雕刻時沒有人打擾,這樣一種‘忘我’的狀態,就是創作的最好狀態。”
一技:“花瓣薄如紙,胡須細如絲”
何世良藝術館位于沙灣古鎮安寧廣場一旁,原是古鎮的傳統建筑——仁讓公局,始建于清嘉慶十四年,占地面積326.80平方米。沙灣古鎮通過對傳統建筑進行活化利用,重新將它打造成以磚雕、木雕藝術為主題的何世良藝術館。
何世良藝術館內陳列展示大小不一的磚雕、木雕作品50余件。創作者何世良將花鳥、魚蟲、山石、人物雕于磚、刻于木,將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與漢民俗文化有機結合,構思巧妙,工藝精湛。磚雕通常保留磚的本色,不另行染色,因此創作者需要刻出多個層面,利用光照產生的陰影加強藝術效果。何世良說,藝術館展出的50件磚雕、木雕作品,每一件都由他精心創作,每一件都是他滿意的作品。
何世良的磚雕作品
較之于北方磚雕的雄渾敦厚,嶺南磚雕采用精制水磨青磚為材料,顯得纖巧玲瓏,精妙入微,有“花瓣薄如紙,胡須細如絲”的效果,又稱“掛線磚雕”。雕刻手法多以陰刻、淺浮雕、高浮雕、透雕穿插進行,精細者可達七八層,達到景致深遠的效果。
嶺南磚雕具有纖巧玲瓏,精妙入微的特點
何世良說:“嶺南磚雕可以做得很細膩,線條非常豐富,在不同的光線底下,好像有很多線條掛在上面的感覺,宛如剪紙一般細膩。特別適合雕刻嶺南荔枝、紅棉這類精細植物。”
他拿起刻刀,“叮叮當當”幾下,一片樹葉的形狀隨著碎石被風吹散而顯現出來。除了大開大合的敲打雕形之外,荔枝這類精細圖案也栩栩如生,就連荔枝皮上凸起來的小刺也清晰可見。
青磚黛瓦古樸沉穩
傳承
守住品質
推廣審美
談及磚雕的保護與傳承,何世良覺得,傳承這門工藝最關鍵的是守住品質以及推廣傳統工藝的審美。
2001年,何世良創辦起工藝美術工作室,收徒傳藝。如今,他的門徒已經有150人左右。在何世良看來,發展嶺南磚雕工藝任重而道遠?!笆紫刃枰獔F隊合作繼承,把先輩的技術水平、作品的傳統韻味延續下來,繼而是創新,將傳統韻味與現代審美結合起來。就當下的創作來說,還需在古老技法上給作品注入更多新穎的手法和現代元素,更應傾向于題材貼近生活、構圖磅礴大氣、造型精巧別致、雕琢透凸玲瓏的方向發展,適應社會審美所需并為大眾接受,才具備傳承發展的動力?!?/span>
此外,何世良還提及,如今的磚雕從業者不可以僅僅將自己定位為傳統行業里的工匠,應有藝術家的眼光和胸懷,將這份匠作工藝視為一門藝術學問,既要認真鉆研、掌握刀法、造型,夯實基本功,更要培養較高的審美水平和精品創作意識。
“嶺南磚雕是一門既老又新的手藝,國家早已將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來保護并大力促進傳承和發展。近年因吸收和積累了不少傳統的精華而鑒古出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絕不能一枝獨秀,必須讓它向群體化、產業化發展,并形成良性競爭,促進精品創作,惠及普羅大眾。這不僅是社會責任的驅使,也是一個機遇與困難并存的挑戰?!焙问懒颊f。
磚雕小檔案
磚雕,是指在青磚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
作為嶺南建筑藝術的一部分,廣東傳統民居上,經??梢砸姷酱u雕作品,或獨立存在,或與彩繪、灰塑、陶塑等裝飾一處,相互爭輝。手法有高低浮雕、透雕和線刻等,內容有花卉、人物和動物等,風格樸實華美,秀麗生動,顯示出嶺南人民的智慧和藝術才華。
嶺南磚雕分單件和組合磚雕兩種。單件磚雕結構簡單,常嵌于檐下斗拱、窗花或小型座飾等處。組合磚雕的應用范圍則大為擴展,常用于墻面、墀頭、門楣、掛絡乃至照壁等大面積的裝飾,施工時需根據圖案逐塊雕琢,大者更需雕制數百上千甚至逾萬塊,其后按部位拼接、鑲嵌及修磨施工痕跡,直至組合為完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