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化廣州

廣州云上“村晚” 全國示范展示

  • 聽全文
  • 2022-01-24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田園風光 艾米稻香 童話創意 鄉土氣息

  極具嶺南傳統文化魅力的醒獅、舞龍、粵劇、從化水族舞,動感的時尚街舞、精彩的花繩表演……傳統與現代融合,傳承與創新并舉,一臺“村晚”書寫出美麗鄉村的廣州畫卷,彰顯生機勃勃的廣州群眾文化活力。

從化水族舞《魚游春水》

  日前,“5G直達最美小鎮”——廣州從化云上“村晚”系列展演活動舉行,本場活動作為2022年全國“村晚”示范點展示活動之一,以“歡樂過大年·喜迎冬奧會——我們的美好生活”為主題,以5G聯動的方式在廣州市從化區4個特色小鎮同步舉行,展示傳統文化、非遺民俗、現代藝術、體育項目等不同特色的節目。特色鮮明、如詩如畫的美麗鄉村小鎮生動呈現鄉村人居環境的驚艷蛻變。活動視頻計劃于明日在國家公共文化云、廣州日報App等媒體平臺播出。

  4小鎮聯動,結合不同特色文化資源打造節目

  你想知道廣州這座一線城市有怎樣的美麗鄉村嗎?這臺“村晚”告訴你!這是廣州第一次申報、參與全國“村晚”示范展示活動,并成為2022年全國“村晚”示范展示點之一。

  “我們從2021年年初就開始設想,通過一系列調研后,去年12月確定在從化做‘村晚’。”廣州市文化館館長牟遼川表示:“做‘村晚’,我們一定要做出廣州的特色、特點。”

  主打“文體旅融合”的“村晚”在從化舉辦,從化4個特色小鎮參與其中,分別是艾米稻香小鎮、蓮麻小鎮、格塘南藥小鎮、西塘童話小鎮。廣州市從化區文化館副館長余鈿鈿告訴記者:“各小鎮都有自己的旅游、研學路線,這次‘村晚’節目也會根據小鎮特色進行設計,展示它們獨特魅力所在。”

  其中,“村晚”主會場所在的艾米稻香小鎮,以“生態種植+數字農業”為特色,通過人工智能賦能農業現代化發展,建成了全國領先、全省首個數字農田試驗基地,實現水稻生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元發展。因此,這個會場參演的節目醒獅表演《瑞獅呈祥》、街舞《一起向未來》、鋼琴獨奏《在希望的田野上》、花繩表演《繩彩希賢》等展現出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特點。

街舞《一起向未來》

  分會場蓮麻小鎮坐落在廣州的最北點,擁有得天獨厚的綠色生態文化、紅色歷史文化和蓮麻飲食文化等優勢資源。“村晚”演出會場設在東江縱隊從化大隊活動基地黃沙坑革命紀念館紅色遺址,也是廣東省首個“黨章學堂”的門前廣場。情景誦讀《從化好榜樣——黨支部書記鄧澄心》、從化本地群文工作者創作的歌曲《蓮麻細語》將在這里展示。

  分會場西塘童話小鎮堅持盤活鄉村“沉睡”資源,以田園風光、農耕文化、童話創意為特色,深入挖掘繼承、弘揚發展稻田文化、編織藝術、傳統飲食、稻草文化等優秀鄉土文化,將“廣州西塘稻草節”打造成有口皆碑的鄉村振興農耕文化展示典范。結合小鎮特色,從化最具特色的民間舞蹈、至今有200多年歷史的水族舞《魚游春水》舞出“村晚”的吉祥喜慶、鄉村的團結和美。

  分會場格塘南藥小鎮以傳統文化、中醫藥文化為主要特色,這里不僅有全長1028米、榮獲“最長砂巖深浮雕”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的“中醫藥歷史文化浮雕長廊”,還有嶺南中草藥文化博覽園、廣東馬騮山南藥森林公園等。在這里,觀眾將欣賞到太極拳表演、古箏合奏等極具傳統文化特色的表演。

  5G+4K科技元素賦能,從化首次云上辦“村晚”

  對從化來說,舉辦“村晚”不是第一次,但科技元素賦能、云上辦“村晚”,是首次嘗試。余鈿鈿告訴記者,“過去傳統的鄉村‘村晚’僅在一個地方演出,而這次活動得到廣州聯通的支持,充分發揮是‘5G+4K’超高清科技創新優勢,以四地同步的方式開展‘村晚’。如今從化幾個小鎮都有5G網絡覆蓋,給‘5G+4K’技術實現提供可能,同時體現廣州在信息技術、科技創新方面走在前列的特點。”

  據悉,“村晚”現場部署4K攝像機進行高精度動態采集,通過聯通運營商級網絡傳輸保障以及5G大帶寬、低時延的技術特點,全程采用5G+超高清視頻采集和回傳技術,實現4個會場的實時高清視頻互動,再輔以無人機航拍等,給觀眾們帶來精彩的視覺體驗,讓更多人能通過云上感受到“村晚”盛況。

  談到本次“村晚”舉辦需要克服的“難題”,牟遼川透露:“要做到4個分會場的5G銜接,我們嘗試了很多方法,既要考慮到連接的順暢,還要考慮到畫面呈現的效果。而且,天氣的情況也要考慮到,活動開始前幾天都是陰天甚至下起了小雨,我們邀請從化氣象臺每天兩次為我們播報天氣情況,也讓我們對正式演出當日天氣有了預判。還有團隊問題。我們邀請了一部分學生團隊參與‘村晚’,孩子們即將放寒假,團隊組織起來需要與時間賽跑。所以我們必須在這幾天完成從彩排、錄制到制作的整個活動流程。”

  村里的大“喜事”,村民喜氣洋洋登上舞臺

  “速度跳繩、單搖、雙搖、交叉跳”,從化區城郊街新星村希賢小學的節目《繩彩希賢》跳出鄉村少年的風采。候場時,希賢小學學生李曉媛、鄧錦盛告訴記者,全家人都知道他們準備參加“村晚”,“爸爸媽媽都很開心,他們都在問,什么時候可以看到‘村晚’,說要給我們捧場!”據悉,希賢小學跳繩社團成立于2012年——這支鄉村小學跳繩隊曾代表中國斬獲國際榮譽,一舉拿下數十枚國際級獎牌,讓世界對中國的鄉村孩子刮目相看。

  跟《繩彩希賢》相似的是,從化“村晚”絕大部分節目主角都是當地村民組成的村鎮群眾團隊。“目前,有130多個群眾團隊已經在從化區文化館注冊,平時他們都會有定期的活動。本次展演的節目就是從這些團隊中選拔出來的。”余鈿鈿告訴記者。“村晚”是村里的大喜事,村民喜氣洋洋登場,從鄉村小舞臺走向社會大舞臺。

  一曲古箏合奏《開元盛世》演奏完成,從化區太平鎮格塘村箏韻古箏隊的廖素清用“非常激動和興奮”來形容自己的心情。廖素清和兒子鄭敬軍都參加了本次“村晚”的演出,她透露,參加演奏的古箏隊隊員一共40人,“最小的孩子才7歲多,最年長的已經退休了”。

  巧的是,有母子合作參與古箏演奏,也有母女上陣的廣場舞表演。聊到富有創意的響扇廣場舞《古風雅韻》,來自從化區太平鎮水南村雅之韻舞蹈隊的黃小媚有點羞澀地告訴記者,因為有隊員意外因傷退出,自己只好臨時讓女兒鄧媛元“頂班”,“在這次展演中,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個人在舞蹈隊中得到鍛煉,同時還有我和女兒的母女情誼在訓練中得到加深。”意外加入舞蹈隊的大學生鄧媛元并不覺得跳廣場舞是一件跟自己年齡不相符的事情,“很喜歡阿姨們之間融洽的氛圍”。

  “村晚”上,從化草塘社村民給大家帶來的是從化水族舞《魚游春水》。水族舞發源于從化區溫泉鎮龍橋村草塘社, 如今已演變為村中乃至從化特有的傳統民俗活動。村民們演繹的水族舞,更是對家鄉文化的傳承和表達。他們每一次舞動,都在向更多人介紹草塘社的文化、家鄉特有的風光,傳遞鄉里鄉親的平實愜意、家家戶戶的團結幸福。

  “萬紫千紅百花放,新枝吐蕾詠春光;大鵬展翅九天上,校園飛出彩鳳凰。我是一顆小紅豆,代代相傳粵韻飄香!”從化街口街小紅豆粵劇團孩子們則唱出傳承嶺南文化的自信和心聲。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