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晚,作為廣州亮麗的城市文化名片,廣州青年交響樂團首度舉辦新年音樂會。這些年齡在11歲—22歲之間的青少年,在青年指揮家景煥的指揮下,以中西薈萃的曲目、媲美專業交響樂團的水準,展現了廣州青少年青春飛揚的風貌。
《節日序曲》《金蛇狂舞》《卡門幻想曲》等曲目一一奏響,當《羅馬的松樹》的最后一個音符落下,舞臺前方迸發出的亮麗彩紙漫天飛舞,氣氛熱烈。
在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中,廣青交返場演奏了四首曲目,最后的一首《雀鳥》尤為熱鬧歡欣,孩子們“跳著演”,各聲部“波浪式”站起又坐下,低音提琴甚至能“轉圈圈”……現場熱力值拉滿。“青春熱血,激情昂揚,年輕人的新年音樂會,果然不一樣!”有觀眾如此表示。
在演藝市場最火熱的“新年演出季”,“新年音樂會”向來是重頭戲,這樣的“名場面”比比皆是。
在廣州這樣一個海納百川、多元包容、充滿著創新活力的城市,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流淌于廣州市民生活的一年四季。
廣州原創 火熱綻放
大型話劇《三家巷》,改編自歐陽山同名長篇小說,當這部專屬于廣州的文學經典“立上”舞臺,觀眾不僅重溫了百年前廣州進步青年的人生歷程,更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青春激情與高揚的理想情懷。觀演現場,觀眾從“熱血沸騰”到“熱淚盈眶”,也體現著這片土地的人文傳承與精神傳遞。
當嶺南非遺南拳登上世界非遺粵劇的舞臺,是怎樣的火花四射?粵劇《南拳》以嶺南拳術流派蔡李佛拳為題材,講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蔡李佛拳門徒團結南北武術門派挽救民族危亡的熱血故事。傳奇故事,超燃打戲,悠長粵韻,果然是粵劇舞臺上的“動作片”!
潮汕英歌舞被譽為“中華戰舞”,舞劇《英歌》,賦予英歌舞時代“精氣神”,讓嶺南非遺通過獨具匠心的舞臺演繹和藝術呈現,傳播到五湖四海。演出現場年輕觀眾占八成,“英歌舞以豪邁的群舞動作展現出宏大磅礴的視覺沖擊,敲擊英歌槌則是在聽覺上釋放力量!”
舞劇《英歌》劇照。
廣州出品,這把“火”也在海外大放異彩。300多年前,清朝皇帝康熙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與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展開積極互動,書寫一段東西方兩大文明交流互鑒的佳話。“歷史如此迷人,文化如此精彩。”紀錄片《康熙與路易十四》作為第十屆法國中國電影節10部精選的中國影片之一,在巴黎全球首秀,還在法國多個城市開展為期一個多月的展映,同時亮相第77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聯合展臺,是“中國電影‘走出去’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
青年摯愛 輪番上演
時值歲末,音樂節“扎堆”,潮人聚會,讓廣州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越發時尚、更具魅力。12月7日至8日,2024南沙草莓音樂節熱力開唱,來自世界各地的5萬多位“草莓迷”在廣州南沙集合,共同奔赴這場2024年度的壓軸草莓音樂節;12月14日至15日,氣溫驟降,首屆琶洲音樂節如期舉行,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現場配套,以及與廣州一江兩岸城市標志夜景的聯動,讓樂迷表示“體驗超級贊”。
跨年之際,風暴電音節洶涌而來,以多元陣容,帶領觀眾踏上奇幻之旅。搖滾起來,沸騰起來,一起迎接2025年的到來!
公共空間 文藝沃土
文化藝術體現著一座城市的精神品質,藝術空間則是城市藝術氣息的重要載體。5月,廣州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向公眾開放。作為“國際知名、亞洲一流、國內領先”的現代化文化博覽群體,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將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并更好地服務于廣東省乃至全國人民,將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有機融合,打造具有豐富文化意象和典雅藝術品位的南粵新地標。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9月,白云山下,麓湖之畔,廣州人民藝術中心正式啟用,廣州又多了一個高質量的文化地標!以“文藝工作者的溫馨家園、人民群眾的藝術殿堂、文化藝術的創新高地”為目標,廣州人民藝術中心致力于建設成為廣州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與城市文化的亮麗名片、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臺。
文化活動如此豐富,公共空間如此多彩。這不僅是廣州文化軟實力的體現,更是城市創新活力綿綿不絕的象征。
一場場文化盛宴,不僅豐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更展現了廣州鮮活的城市形象——兩千年老城,仍是熱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