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埗水廠是廣州第一家自來水廠,后來改名為西村水廠,至今已經走過了百多年的歲月。如今,廠區內古建筑物風貌依舊,汩汩清水從這里流向中心城區的千家萬戶。
1908年8月16日,廣州第一家自來水廠——增埗水廠舉行了隆重的開水典禮,到1908年底,廣州的自來水用戶高達上萬家。
瘟疫與火災 催生首家自來水廠
中國最早開辦自來水廠的城市是上海。1880年,上海租界內的幾家洋行合作成立自來水公司,3年后水廠開始供水,生意興隆。上海本地商人見此情形,決定南下廣州開拓市場,挖掘第一桶金。他們的想法恰巧合了當時官府的心思。當時有兩大災星令地方大員煩不勝煩,一是瘟疫,二是火災。由于公共衛生條件差,當時的廣州城幾乎是“一年一小疫,三年一大疫”,水源不潔是瘟疫肆虐的一大幫兇;說到火災,城內街巷逼仄,祝融光顧更是家常便飯。聽了上海商人的宣講后,地方大員一盤算,在廣州推廣自來水,一來可以減少不潔水源對百姓健康的危害,二來可以大大提高消防效率,因此很快作出決策,官商合辦,開建自來水廠。
1905年,官府和滬商的出資陸續到位,當年10月,“廣東省河自來水公司”宣告成立。1906年,公司在長堤一帶購買辦公大樓(即后來的新亞酒店所在地),掛出招牌。
經過幾番評估,大家公認增埗河水質最好,可以作為采水點。于是,公司在西場沿河一帶征了70多畝地(合計4.6萬平方米),開建增埗水廠(即今天的西村水廠)。
1908年6月,增埗水廠舉行了隆重的開水典禮。到1908年底,廣州就有了近萬家自來水用戶。1909年,增埗水廠正式向市區輸水營業。1910年,廣州的自來水用戶增加到1.6萬戶。
其實,從清朝滅亡到20世紀20年代,增埗水廠也是經歷了一番波折的。民國初年,水廠技術人員走得七零八落。1915年,本土銀業界和一些商人將官方擁有的股本一股腦買了下來,水廠由官商合辦改為完全的商辦企業。不過,水廠的經營并未有太大起色,管理上也開始松懈,機器失修、水管漏水、用戶家里頻頻停水等情況漸漸多了起來,讓市民叫苦不迭。
建筑說往事 百年水廠正青春
到了1926年,廣州官方開始著手處理這些問題。當年11月,市長孫科宣布成立“整理自來水委員會”,經過一番角力后,官方于1929年接管了水廠。接管后,官方首先核算償還了商辦自來水股東的本息,接著就開始動工擴建增埗水廠,安裝了第二套快濾式供水系統。1937年,官方又投資擴建水廠內第三套給水系統,日供水能力為約9萬噸。可惜的是,工程還沒完工,全面抗戰就爆發了,日軍開始無休止地轟炸廣州,工程被迫停了下來。
1938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于日軍之手,抗戰后期,日軍還把增埗水廠的第三套給水設備、輸水管都拆了下來,運往臺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廣州市政府進一步擴建增埗水廠。1959年,增埗水廠改稱西村水廠。如今,西村水廠擁有4套凈水工藝系統,其中,二號凈水系統采用的脈沖澄清池、普通快濾池生產工藝至今已有50多年歷史,是廣州市現存最古老的凈水生產工藝。
2022年,西村水廠保留下來的增埗水廠舊址被選入廣州市第一批水務遺產名錄。舊址被打造成華南地區唯一一家與自來水有關的展示館。磚木結構的老建筑修舊如舊,保留著當年的風韻。館內展示著300多件廣州自來水歷史上的珍貴實物和圖片,訴說著這家百年水廠的悠悠往事。
百年水廠的記憶藏在地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