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圖說廣州

人樹“合唱” 余韻裊裊

  • 聽全文
  • 2023-08-07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在聯豐村的古榕樹下,村民們正在唱客家山歌。

  大樹名片

  榕樹:聯豐村種有三棵古榕樹,左側南起第一棵樹高13.2米,樹干胸圍380厘米,樹齡128年;第二棵樹高14米,樹干胸圍570厘米,樹齡131年;第三棵樹高13.2米,樹干胸圍620厘米,樹齡131年。

  位于花都區梯面鎮聯豐村聯豐路14號

  古樹歷史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正值盛夏,詩句中的綠樹、樓臺、荷花、池塘都能在花都區最北部的梯面鎮聯豐村欣賞到。

  因在山腳筑有360多級延綿往上的臺階,有直插云霄之勢,梯面鎮百步梯的名字由此而來。作為一個森林覆蓋率達到83.5%的森林重鎮,這里處處皆“綠”,推門望“林?!保渲胁环⑻旃艠溲谟称渲小y計,目前梯面鎮掛牌古樹名木共18棵,聯豐村就獨占3棵。這三棵大榕樹自打栽種那一刻起,就與整個村莊水土相接,血脈相連,從祈愿風調雨順的平安樹,到避暑納涼的遮陰樹,再到余音裊裊的客家山歌“合唱樹”……古樹與村莊的故事,仍在繼續傳唱。

  村口三棵“迎客榕” 護佑村莊風調雨順

  “前人種下平安樹,后人自在好乘涼。后人自在好乘涼,飲水思源永不忘……”往聯豐村方向走去,清脆悅耳的歌聲傳來,循聲望去,三株樹干粗壯、剛勁有力的古榕樹頓時映入眼簾,仿若三位和藹的老爺爺,熱情張開雙臂迎接每一個進村的人。

聯豐村村口的古榕樹樹干粗壯、剛勁有力。

  踱步至樹下,方知歌聲的來源竟是聯豐村村民,在古榕樹下唱山歌是村民們的日常消遣。抬頭望去,古榕樹覆蓋面之廣讓人驚訝,只見三棵古榕樹呈三角形分布佇立,彼此間留有約半米寬的距離,樹干最粗壯的一棵,需要五六個成年人才能合抱。廣州溫暖濕潤的氣候,為榕樹提供了茁壯生長的條件,三棵古榕樹樹冠龐大、枝葉繁多,深淺不一的綠葉層層疊疊,如同遮天蔽日的綠傘,給聯豐村帶來絲絲清涼。

  那么,三棵參天古榕樹究竟是如何在聯豐村“安營扎寨”的?當中有一段故事。聯豐村委副書記呂偉良介紹,聯豐村地處大山深處,以前不僅有可能遭受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還深受土匪山賊之苦。鑒于榕樹壽命長,象征著長壽與生機,又被稱為“大青樹”,而且四季常綠,有欣欣向榮之意,村民們就在村口種下三棵榕樹。在榕樹護佑下,村子變得風調雨順,人口不斷繁衍壯大,昔日的小村子變成了如今的大村子。逢年過節,村民都會自發帶上豬肉、爆竹等,來到村口的古榕樹下,祈求來年身體健康、家庭和睦。這一習俗,流傳至今。

  三棵古榕樹不僅是村民心中的“平安樹”,還是休憩娛樂的好去處。為了方便村民活動,村委在古榕樹旁修建了長椅、乒乓球桌、兒童娛樂設施等。炎炎夏日,孩童三五成群跑到古樹下乘涼,有的在安靜讀書,有的在津津有味地下棋,有的在打球,其樂融融。過去,榕樹對面曾是一片耕地,現在已改建為荷塘,供村民觀賞。而榕樹與蓮塘之間也修了水泥路,古榕樹周邊的景觀、設施有了很大提升。

聯豐村的古榕樹旁修建了長椅、乒乓球桌、兒童滑梯等娛樂設施,供村民使用。

  望著孩子們在樹下玩樂的場景,村里一位七旬老人感嘆:“幾十年過去,物是人非,樹還是那棵樹。三棵古榕樹就像村里的長者,雖然無言,但卻伸開臂膀為我們遮風擋雨,見證我們平安成長。感謝古榕樹陪我們長大、變老。”

  古樹下成練歌好去處 “客家嫂”為樹譜山歌

  過去100多年里,聯豐村村口的三棵古榕樹相互作伴,每日看著人來人往,在山歌聲中更是熱鬧非凡。原來,聯豐村村民幾乎都是客家人,他們多才多藝,尤愛唱客家山歌。走訪時,記者便在古榕樹下遇到了一位頭戴藍巾、身穿大襟衫的婦女——聯豐村村民洪運妹,雖然她已經年過五十,但在唱山歌時依舊神情灑脫、頗具感染力。

  作為客家人,唱山歌是洪運妹與生俱來的愛好,每當在田間勞作稍作休息時,她總會扯嗓子唱上幾句?;ǘ紖^梯面客家嫂黨支部書記吳展紅得知洪運妹的愛好后,積極邀請她加入到客家山歌隊中去。

  “隨著演唱次數增多,我逐漸認識到自己演唱的不足。”洪運妹說。為此,她主動加練,每天都來到村口的古榕樹下唱山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洪運妹的歌聲越發動聽,吸引了不少村民加入到練歌隊伍中來。村民們定期在古榕樹下舉辦客家山歌歌唱會,讓更多人感受到客家山歌的魅力。洪運妹所在的梯面客家嫂山歌隊還一次次走出大山,讓客家山歌唱響南粵大地。

  在洪運妹眼中,客家山歌之所以能夠越唱越動聽,這與村口的古榕樹密不可分。每當她在樹下練習山歌時,總能感受到古榕樹無言的陪伴,頓時一切不自信都拋諸腦后,更投入地練習山歌。

  現場,洪運妹又即興唱起客家山歌《油菜花盛開的時候》,“油菜花盛開的時候,春天在王子山停留。花海里蜂蝶飛舞小鳥歌唱,暖洋洋的風緩緩吹進心頭……”伴隨著“啪啪啪”節奏輕快的快板打擊聲,一個個嘹亮清脆的字符不斷傳開,吸引了附近的村民聚集過來,饒有興致地聆聽這樸素濃情的歌聲。微風吹過,古榕樹的葉子微微顫動,發出“沙沙”聲音,仿佛是輕輕和聲伴奏,一幅人與樹和諧共生、你唱我和的溫馨場景在這里得到生動詮釋。只聞余音裊裊在大樹四周不斷回旋,不絕如縷。

  為了歌頌護佑聯豐村的三棵古榕樹,梯面客家嫂山歌隊還特地創作了一首客家山歌——《古榕樹下歌飛揚》:“竹板一打鬧洋洋,客家山歌唱開腔;脈介歌子涯唔唱,單唱聯豐好村莊。單唱聯豐好村莊,靈山秀水人向往;村頭三棵老榕樹,傲然挺立歲月長。傲然挺立歲月長,百年風雨歷滄桑;歸鳥聲聲啼不住,錦鯉陣陣戲荷塘……”

  梯面鎮為18棵古樹

  建立3D模型進行系統管理

  2022年2月的一天,聯豐村人至今仍記憶猶新。那天,村里一棵古榕樹轟然倒塌,花都區相關部門立刻組織專家前來診斷,方才發現這棵古榕樹久經病蟲害侵蝕、風吹雨淋,最終根部支撐不住,徹底“病”倒了。奇怪的是,古榕樹倒下時毫無征兆,當時樹下還有許多孩子正在玩耍,但大樹朝著沒有人的一側倒下,故而村里沒有一人因此受傷。

  后來,這棵古榕樹因為年邁拄起了“鐵拐棍”,依靠鐵柱子支撐加固龐大軀干。但也正是從那時起,聯豐村村民踴躍報名,爭當古樹保護人,承擔起每天定期給古樹深挖施肥、輸營養液、防治病蟲害等繁重任務,每個身負重任的村民都感到與有榮焉,按時按點按照專家要求做好古樹養護工作。在村民的悉心照顧下,不到一年,這棵曾經“倒下”的古榕樹再次抽出新芽,重煥新機。記者走訪時向村民了解過,為何一棵“倒下”的榕樹會獲得如此重視和精心照料?對此,每一個村民的回答都出乎意料的一致:“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村里的‘老人’照顧我們那么久,現在累倒了,我們這些晚輩略盡孝心,真的再正常不過。”

  借此契機,梯面鎮進一步嚴格落實古樹保護管理制度,守好古樹保護管理底線。通過對轄內18棵古樹實行保護責任制,與古樹所在的各條村簽訂了《花都區古樹名木管理責任書》,并提交至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存檔,按照“一樹一冊”全部納入日常巡護管理,落實專人跟進管理。

  “為深入細致做好古樹的巡查和管護工作,梯面鎮聘請專業團隊研發、搭建古樹信息后臺管理系統,為18棵古樹建立3D模型納入系統管理,設立移動巡查小程序,記錄、監控巡護過程,實施全過程動態監測,為古樹提供科學的養護建議,以科技手段將古樹名木的管護責任落到實處?!碧菝骀傁嚓P負責人介紹。

  ●記者手記

  古樹下唱客家山歌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記者走訪發現,南方不少村落都會在村口種下榕樹,祈盼村子風調雨順、平安順遂。這次探訪聯豐村的三棵古榕樹同樣蘊含著這般美好寓意。經歷時代變遷,古樹逐漸出現一些歷久彌新的功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景延續下去。

  隨著文化生活的豐富,聯豐村古榕樹不僅發揮避暑納涼的作用,樹下更成為發揚客家文化、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場所。作為花都區唯一的山區鎮,梯面鎮轄區內的原住居民幾乎都是客家人。在當地,客家山歌、客家民俗等客家文化流傳至今。如何繼承和發揚客家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成為當地政府思考的重點命題。

  如今,借助“古樹下唱客家山歌”這一突破口,吸引越來越多村民來到樹下,參與到傳唱客家山歌的隊伍中來。未來,聯豐村還將聯合“梯面客家嫂”一道在三棵古樹下常態化打造山歌墟日、客家嫂創意工作室等活動,把客家山歌同傳統客家文化聯系起來,讓客家文化變得可視、可聽、可觸、可體驗。助力梯面鎮建設“綠美廣東”生態名片、森林康旅重鎮和戶外休閑運動目的地,全力打造全省標桿森林城鎮。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