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熊烈焰 穿葉而出
火焰木,一種一聽名字,就感覺與夏天“絕配”的植物,佇立在廣州街頭,仿佛空氣中都涌動著火一樣的熱情。有人說,火焰木艷紅的花朵點綴在一片碧綠之中,看起來熊熊烈焰隨時都可能穿葉而出。這是向上生長、沖破阻礙的力量。
火焰木鮮紅的花朵
花開正茂引來“賞花達人”
廣州不少地方種有火焰木,比如珠江公園就種有36株火焰木,分布在百花園、藤本園及西區桂花園路口。漫步珠江公園,若有機會看到郁郁蔥蔥樹上,盛開的一簇簇、一團團鮮紅的花朵,可能心情也隨之亮麗起來。
在海珠廣場,靠近僑光西路的區域也種有火焰木。天氣好的時候,火紅的花朵在麗日晴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嬌艷。而在華南國家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姜園、科學家之家等地也都種有火焰木,一個個花序簇立在枝頂,猶如火焰燃燒在綠葉中,好不形象。
廣東省生態學會理事李建基,是火焰木的忠實“粉絲”。一到開花時節,他就抱起相機,到廣州各個角落,拍下火焰木的倩影。“今天去了廣州塔,一出地鐵口就看到10棵火焰木,長得不大不小,很好看。拍完廣州塔的,我又去了科學中心,那里有10多棵火焰木,也開得很不錯。”李建基告訴記者,前些天他還去過二沙島和天河體育中心以及黃埔大道一帶,發現眼下火焰木正開得如火如荼。
許多人都知道,李建基是資深的天文愛好者,但其實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賞花達人”。李建基對記者說,他從1982年開始,就留心觀測廣州的一些花卉及其物候現象。他隨身帶著小本本,騎自行車上下班時,看到感興趣的就記下來,一直到退休后還保持著這個習慣。“我喜歡觀察植物物候,是受到竺可楨先生的影響,他寫過一本書,專門介紹物候。后來,我就對植物格外留意,不管是喬木還是灌木,都關心它們什么時候開花、花開多少朵等。花期是比較顯著的物候現象。”李建基說,他喜歡火焰木,是因為火焰木花期比較長,而且開花很好看,一眼望去“滿樹紅”。他告訴記者,在廣州的文明路、流花湖公園等地方都可看到火焰木,“還有一株火焰木,我連續觀察了幾年,大約每月觀察一次。最近一次是今年4月18日,開紅花十分繁盛,為一年來之最。地點在地鐵6號線‘植物園’站A出口附近。”
一眼望去火焰木“滿樹紅”
它很好看又用途廣泛
火焰木樹姿挺拔、樹冠開闊、四季常綠,若日照充足,幾乎全年可開花,花期之長久極為罕見。由于團團花簇橙紅若焰,燦爛輝煌極為壯觀,是一種珍貴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木本花卉,也是南國園林不可或缺的優良風景樹。由于本種性喜溫暖,火焰木在華南地區北部種植開花量少,花期亦是愈往南部越長。
南京林業大學從睿以及張開文撰文指出,火焰樹作為一種優良樹種,觀賞價值較高,在園林方面的應用較為廣泛,可作為行道樹,公園、景區、庭園綠化樹種,用于綠籬、護坡、也可作為盆景,還可以作為切花材料,受到市民的熱愛與追捧。
同時,據從睿和張開文介紹,火焰木含有極為豐富的營養成分和藥理作用,具有抗菌消炎、鎮痛降糖、抗氧化、抗驚厥等藥效。
傣族人將火焰木花稱為救軍糧、救兵糧、救命糧,因為火焰木花瓣是傣族特色菜的一種重要配料,傣族人將火焰木花瓣炒著吃、煮著吃、涼拌吃,據說有美容美顏、清熱涼血的功效。從睿、張開文認為,火焰木因其優美的觀賞效果、藥用功能等獲得了人們的喜愛,但其研究內容與利用價值遠不止如此。作為一種速生樹種,其木材紋路較好,還可為家具、工藝品提供一種選擇。
此外,西雙版納有些期盼生育子女的人家,還將火焰木當送子神樹早晚祭拜,祈求早日得子。
它“很受傷”但又很頑強
火焰木是近年來華南地區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樹種,廣州是火焰木能夠生存的最北端。這種來自非洲的植物,面對寒害沖擊,難免讓人揪心。
2016年4月12日本報曾刊登報道《熱帶樹木遇霰凍“很受傷”》。據報道描述,正值踏春賞花的好季節,廣州發展公園的大片綠地上,有幾處小樹林卻格外扎眼,有的樹只剩光禿禿的樹干,有的還有幾片蕭瑟的枯葉,無精打采地掛在樹梢。其中幾棵樹的樹干上,掛著“霰凍傷樹木,復狀中”的紙牌。據記者粗略統計,公園中大約有3片小樹林都有樹木干枯的情況,約20株左右,其中有6株掛了“凍傷”指示牌。根據有關部門統計,2016年1月下旬的寒潮,導致全廣州凍傷的300多株樹木,就以火焰木為主。
當時,華南植物園內的火焰木也“很受傷”,雖沒有枯萎,但2016年春天遲遲沒有開花。所幸,2016年極端嚴寒天氣持續時間不長,華南植物園內的火焰木主要是實生苗,又基本都是大樹,恢復得相當快。2017年初,植物園的工作人員欣喜地發現火焰木生機盎然,竟然在冬日里開花了。紅紅的花朵熊熊盛放,映襯著明媚的藍天,花團錦簇異常美麗。本該在春天期待的相逢終于在冬天重逢,植物頑強的生命力讓人振奮,令人動容。
植物在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面前所展現出的頑強,的確值得尊重和敬畏。《火焰木的生物學特性及園林應用》里介紹說,火焰木生性強健,性喜高溫,生長需要強光。生長適溫23℃~30℃,10℃以上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冬季若遇寒流,葉片偶有變紅或落葉現象,落葉后能忍受干旱;若遇凍害,枝條受凍,但根部仍具生命力能正常生長且開花。
為繁殖后代 用盡洪荒之力
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又稱火焰樹,和吊瓜樹、藍花楹一樣,同屬于紫葳科。紫葳科主要分布在熱帶美洲,然而火焰木所在的火焰木屬卻是非洲特有屬,且是單種屬,所謂單種屬就是屬下面僅有一個種。
火焰木因其花美麗、樹形優美,廣泛栽培于世界各地。為了獲得更多樣化的后代,火焰木在繁育后代時采用了自交不親和的策略(即同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頭上并不會產生果實,跟我們人類避免近親繁殖是一樣的)。火焰木的花大型、美麗,生長在樹頂端,佛焰苞狀的花萼以及傘形花序都為鳥類棲息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因此傳粉者主要是鳥類,也有些文獻記載傳粉者有蝙蝠、松鼠。
火焰木在繁殖后代方面可謂用盡了洪荒之力。據華南國家植物園介紹,火焰木的花萼在花冠完全開放之前會產生富含氨基酸的液體,這主要是因為火焰木生長在熱帶非洲,開花時間正好是非洲的旱季,這些液體為花的正常發育提供物質保障。這些液體會在花冠開放之后流入花冠里,同時,蜜腺會產生富含蛋白質的花蜜,為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不僅如此,火焰木花萼產生的液體會使得一些偷采花粉的昆蟲死亡(具體原因還不明確),而這些死去的昆蟲又成為訪花鳥類的又一食物。細數下來,火焰木為來訪的鳥類提供3種獎勵:花萼分泌的液體、蜜腺分泌的花蜜以及死掉的昆蟲,獎品可謂非常豐厚。
五月火焰木
火焰木也叫火焰樹,屬于紫葳科,花語為無憂無愁,用熱情撫慰心靈。火焰木花色鮮紅,像一束束小火苗掛在樹枝上,它的花朵獨特,深受人們喜愛,有吉祥美麗的寓意。火焰木花開似火,給人以“敢與驕陽爭輝”的奮發感。
火焰木性喜高溫濕潤、日光充沛氣候,日光充足則花期長、花量大。不耐寒、不耐旱。
火焰木原產于非洲赤道的熱帶雨林中,在熱帶地區種植較廣,生長海拔3000米以下。現廣泛栽培于印度、斯里蘭卡,我國廣東、福建、云南(西雙版納)等地均有栽培。
這里邂逅火焰木
在這些地方你可以觀賞美麗盛放的火焰木:
白云區云城東路、云霄路、陳田花園、江夏地鐵站;天河區華觀路、大觀濕地;海珠區濱江路東段;黃埔區兒童公園;烈士陵園、云臺花園、華南國家植物園、動物園、麓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