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的廣州,秋日勝春朝。在嶺南,秋天似乎只存在一張張被撕掉的日歷紙里:立秋、處暑、白露,變換的是刻在古老時光里的節氣歷法,不變的是“花城”四季如一。游園賞花、泛舟踏秋,在天高云淡的好天氣里,人們尋求不見秋,卻不知自己化為了一抹秋色。只有隱約透出的秋意,藏在一片悄然飄落的黃葉里。
秋日的暖陽灑落,三只白鵝結伴戲水
廣州的秋天,總是比人們預想的來得更晚一些。
桂花、銀杏和梧桐,這是江南文客詩集里的秋;槐樹、秋蟬和冷雨,這是遼遠北國的秋。而廣州的秋,是獨屬于嶺南的秋,雖然并不惹眼,但卻有著花城的明亮生機和活力。在這里,榕樹常青,天高氣爽,早茶一喝就是一上午。
清晨,草尖凝結的白露還沒有被陽光蒸干,流動的秋風穿過城市的脈絡,與晨跑的人撞了滿懷。秋天是適宜運動的季節,溫度舒適,天朗氣清,人們呼吸著清晨微涼的空氣,在綠道上、湖畔邊開啟新的一天。
老人坐在湖畔邊上,于靜謐中感受淡淡秋意
長椅上坐著的老人,在晨光里讀報或賞秋,獨享著一份屬于秋日的靜謐;孩子們則如同秋天的精靈,拾起夜里悄悄飄落的一片黃葉,舉在手中,奔跑打鬧著,笑聲如銀鈴般落在山道上。
秋天的傍晚來得很早,日暮時分,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夕陽大片大片地鋪陳在湖面上。駕一葉之扁舟泛游湖中,船槳激揚起浪花,將秋的燥熱浸泡在清冽湖水之下。湖面上飄蕩的小小游船里,坐著其樂融融的小家庭,秋風吹散了他們的輕聲絮語,融入了擊槳的清越水聲。遠處,水光與秋色相映,在層層蘆葦的掩映下,戲水的野鴨將水波輕輕搖動。
秋日的海珠濕地,市民劃著槳板泛舟湖上
秋日的夕陽灑落在小伙伴的身上
秋風習習,卻吹不過嶺南,花城之冠上,似乎不允許一朵花的凋零。在這座城市,賞花的意趣并不獨屬于春天。早在清朝的廣州,每逢中秋來臨的時候,芳村一帶的園林就會擺設“花局”,招徠游客。詩社畫苑會遍邀社友吟詩作畫,以助雅興,因而也被稱作“芳村花局”。年年歲歲花相似,如今無需筆墨,花城的秋天已自有詩意。在海珠濕地,濃烈的波斯菊隨地勢起伏延綿成片,像是在雪白畫布上隨意潑灑的斑斕水彩。賞花的游人如織,人們尋秋不見秋,卻不知自己也化為一抹秋色點綴在花海之中。若是無意中回頭的話,就可以望見遠處的廣州塔在淡淡的云層里若隱若現。城市的高樓與身前的花海相互映襯,一同構成了廣州獨特的秋景圖。
花海中的游人,與遠處的廣州塔相映成趣
在晴朗的秋日,立交橋上的行人,一定會為綻放的三角梅而駐足。層層疊疊的花簇擁著,如瀑布一般傾瀉而下,盛滿了整個花壇。遠遠望去,赤霞般的花朵開得無聲又熱烈,仿佛要在秋天的艷陽里燃燒。
九月,廣州的簕杜鵑開得姹紫嫣紅
廣州的秋天痕跡雖輕淺,只有些許秋意自草木葉片的邊緣泛開,用黃葉素緩慢地侵襲著夏天的色彩。或許再等來一場秋雨,就能擁有郁達夫所說的“秋的深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