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埔古港的古港遺風牌坊
黃埔村
廣州有一個黃埔區,也有一條黃埔村。不過,黃埔村不在黃埔區,而是位于海珠區琶洲街,與黃埔區長洲島隔水相對。該村得名“黃埔”,與這座城市數百年前對外貿易的歷史息息相關。
黃埔村建于南宋年間,原名為“鳳浦”或“凰洲”,傳說古時有鳳凰飛來此地停留,從此人丁興旺,五谷豐登。此后,該村以鳳凰得名。當時,該村已是“海舶所集之地”。相傳來中國做生意的外國人中文發音不準,常把“鳳浦”說成“黃埔”,久而久之,“鳳浦村”變成了“黃埔村”,并一直延續了下來。明代初年,廣州對外港口從扶胥港遷至琵琶洲和黃埔村一帶,亦稱之為“黃埔港”。
1757年,清政府實行一口通商,廣州被定為全國唯一的外貿通商口岸,規定凡載洋貨入口之外國船必須下錨于黃埔,黃埔港因此成為中國與世界聯系的重要通道,黃埔村也因此興旺。